四定是什么(四定原则)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江苏常州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学习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加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从事

四定是什么(四定原则)插图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江苏常州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学习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加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从事语言研究。周有光的语言研究中心是中国的语言现代化,他对中国语言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全面而科学的阐述。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定者,主持制定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85岁以后,他开始研究文化问题。在周有光的文献学、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余部,论文300余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7年10月31日,周有光荣获吴人文社会科学奖特别奖。评价网说周有光“思想自由,人格独立”;苏培成称他“敢说真话,说实话”。

(以上转自百度百科)

周有光先生曾在《咬文》杂志(1999年第2期)上从四个方面谈过汉字的规范化问题。我们摘录全文供你研究。

22

“小文”分享

汉字“四件套”的规范化

周有光

为了提高学习和使用汉字的效率,汉字规范化实行“四定”:形定、量定、音定、序定。

形状。笔画混乱,字符繁多,妨碍学习和使用。异体字要统一,以清晰易认易写的简化字为标准,这是清末提出的要求。1955年公布异体字清单,剔除异体字1053个。1956年,简化字方案公布,规定了515个简化字和54个简化偏旁部首。后来以类推法成为简化字总表(共2235字)。这些规定已在字典、教科书、报纸和杂志中广泛实施。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台湾省和香港的影响,被废除的繁体字在所谓的“社会字”中逐渐复活。从简体到繁体,从标准到不标准,这绝不是文化的进步。希望今天的知识分子能看清现代化的方向,共同倡导汉字的规范化。

书法不受简化的限制,但被废除的繁体字不应应用于实际情况。很多人认为繁体字高雅,简体字低俗,但古代书法家持相反观点。王羲之的《兰亭序》有三分之一,欧阳询的《九成宫》有六分之一是简化字。可见古人并不认为简化与书法是矛盾的。其实简体字多是书法家创造的。

量化。字太多,没有量化字,是汉字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在难以减少字数的今天,可以采用“分层次使用”的方法,减少学习和使用的不便。现在,汉字已经分为“常用汉字”(3500字)和“常用汉字”(7000字,包括常用汉字)。前者用于初等教育,后者用于一般出版物,另一种是“生僻字”,用于古籍和专门出版物。也可以分“初生字”(1000字)作为学习汉字的开始,这是“千字”的传统。经验告诉我们,少学多用不如多学。

定下基调。汉字本身无法有效表达读音,三个字至少有一个难念。此外,由于使用当地方言来识别字符,所以发音混乱。民国初年提倡“统一语音”。1918年出版《音标》,后改称《音标》。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简称“拼音”,出版。所有字典都用字母表示标准音,而不是反切法。50年代进行“普通话语音考试”,统一“异体字”的发音。“语音统一”的目的是废除“方言发音和文字识别”。搞好“语音统一”是推广普通话的基础。

排序。在要求快速检索的信息时代,汉字的“排序”更为重要。“部首法”和“笔画法”难以满足自动快速检索的技术要求。《音标》出版后,开始有了用字母顺序的“注音法”。《现代汉语词典》按字母顺序排列正文后,《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出版物也采用字母顺序。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汉语走向世界的桥梁。在信息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拼音来帮助汉字做汉字做不到、做不到的事情,让汉语在互联网上获得应有的地位。

本文转自:北语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217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