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在大槐树下(山西省洪洞县西北2公里贾村西侧)发生了18次中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对恢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在大槐树下(山西省洪洞县西北2公里贾村西侧)发生了18次中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都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此次迁移涉及1230个姓氏,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18个省份的500多个县市。经过600年的繁衍,有数以亿计的移民后代。如今,世界上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所以洪洞“大槐树寻根祖庭”被炎黄子孙奉为“家”、“祖”、“根”。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明代移民大迁徙有其历史背景和原因。

元末,由于蒙古贵族和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旱灾、蝗灾不断,黄河、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大地“失去了田地,死了无数的人,许多村镇变成了荒场。”据《元史五行志》记载,元代末年山东仅发生19次雨旱,河南17次,河北15次,淮北8次。“庄稼不入地,人吃人。”从郑智元年(1341年)到郑智二十六年(1367年),几乎每年都有大洪水,人民或死或逃。中原地广人稀,土地荒芜。为此,元朝不得不减少一些通往各州的道路。由于人粮锐减,明朝不得不将许多州府降级。洪武十年(1377年),布政司所属的河南等县“户粮多得数不清”,“十二县由一州改为另一州,六十县合并”。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十多个不足三千户的州,降为遍布全国的郡(《明太祖实录》)。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明朝建立后,中原地区人力不足,导致长期荒芜,居民稀少,多为无人居住的土地,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面积荒芜,财政收入锐减,直接威胁到明朝的统治。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元末,中原大饥荒大乱,山西却是另一番景象。中原的混乱和各种灾害很少波及到山西,大部分地区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天气很好,经济繁荣,人口兴旺。邻省流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密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189.1万余人,河北人口189.3万余人,山西人口403万余人)。为此,朱元璋(1328年至1398年、1368年至1398年在位)在周涛立了苏琪、户部立了刘久高、国子监立了宋纳等奏折。为了维护明朝的封建统治,他决定了移民定居农田的战略决策,一场持续了几个朝代50多年的大规模移民高潮开始了。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根据《明史》、《明史》、《日知录》等正史记载和笔记。,洪洞国槐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的2217个县市,总数上百万。其中:河南123个县市,京津冀142个县市,山东109个县市,山西104个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316个县市,陕西、甘肃、宁夏182个县市,黑龙江、吉林、辽宁171个县市,浙江、福建、江西227个县市。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相传他背井离乡时,广济寺旁有一棵汉槐,四周绿树成荫,一亩一亩。明朝政府在树下为移民办理手续,登记,给牛,种子,路费,按照去的地方编队出发。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流离失所者思念故乡,凝视着古老的槐树,看到生活在树枝上的老鹳不断哀鸣,觉得自己可能再也回不了故乡了,哀鸣似乎在为他送行。

为了让子孙永远记住家乡的样子,他们把最显眼的槐树和老鹳窝作为方位坐标。“问我祖上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上故居何名,大槐树下老鹳巢”等歌谣代代传唱。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祖宅叫什么名字?老鹳在大槐树下筑巢。”老鹳巢是一个建筑群,世世代代都有移民后裔在此出没。它是故乡的象征,是祖地的图腾。600年来,在分水湾,槐树的树荫下,鹳一直群居,戏水寻草,追逐着它们的叫声。孩子们的思乡之情因为鹳鸟的歌唱而愈加强烈。移民热爱他们的祖先,鹳鸟的歌声让他们更加渴望。今天,他们回到家乡,是为了祭奠祖先的遗愿,是为了表达对宗族的感情,是为了延续世代。果如鹳鸣之韵,绕梁久归野。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移民是哪一年)

(文字+图片:王永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927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