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福州市特产有哪些)

福州的春节从腊月十六开始,到次年二月二结束(喝咸粥)。二月二福州人会有哪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对此,福州民间专家方向红老师为我们一一揭秘。喝咸粥。二月二喝咸粥是福

福州的春节从腊月十六开始,到次年二月二结束(喝咸粥)。二月二福州人会有哪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对此,福州民间专家方向红老师为我们一一揭秘。

喝咸粥。

二月二喝咸粥是福州的特色习俗。

福州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福州市特产有哪些)插图这个习俗是怎么形成的?

相传旧时福州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只能在春节前采购年货。

二月初二,食物已经存放了一个多月,天气转暖,食物容易变质。很多家庭主妇会把第一个月没吃的食物全部混在一起,加一些糯米,煮成粥,让全家人一起吃,避免浪费。

久而久之,形成了“二月二喝咸粥”的福州老习俗,主要是为了弘扬福州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如今,对于一些福州人来说,即使家里没有食物,他们仍然在2月2日煮咸粥,这是习俗的传承。

他们经常用糯米、芹菜、牡蛎、肉丝等。作为原料,而且有的家庭会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其他配料,煮出各种口味的咸粥。

花卉节

农历二月初二也是传统的花节,俗称“花神节”。2020年,“花节传统习俗”获得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东庆。自古以来,它与中秋节并称为花节,是一个专属于春天和鲜花的节日。

清代张春华曾写下《咏花朝》诗:春到花朝,花绿枝头剪彩东风吹。蒸着彩霞,飞向阳光码头,画着亭子帮你赏红。

近年来,福州举办了多项“花节”活动,包括祭花神、赏红花、护花等仪式,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当今的时尚生活。

祭祀土地公

福州的二月二据说是土地爷的生日,称为“土地爷生日”。

福州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福州市特产有哪些)插图(1)已故民俗学专家方炳贵曾说,福州把“二月二”称为“土地生日”、“财运日”,颇有独到之处。

这一天,为了“温暖土地爷的生命”,福州大部分商家都会准备丰富的供品祭拜土地爷,以祈求风调雨顺,水到渠成。这是因为“水”在福州话里是“财富”的意思,有水就是发财。

2月2日是“招财日”,但福州人只在2月12日祭地求财,据说与闽江潮汐现象有关。

对于企业主来说,退潮卸货会大大增加成本,所以所有在台江地区做生意的商家都会考虑到卸货当天的潮起潮落。经过长期的总结,商家们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年的2月12日,潮水会涨得特别高,尤其是盛骏会馆前的三界河,容易形成“两头涨潮”的奇观。货船在这一天畅通无阻地停靠码头,节省了大量劳动力。

龙抬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龙舟节”或“龙舟节”。我国民间有句俗语叫“龙抬头”。据说从这一天开始,万物真正苏醒,春天悄然而至。

每年龙抬头的时候,我国都有吃“龙食”、剃龙头的习俗,以求一个好结果。

为什么农历二月初二叫“龙抬头”?这个节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古语“二月二,龙抬头”,南朝萧姜《砖窑》中记载:“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其中“大谷仓”和“小谷仓”指的是古人的粮仓,意思是龙的崛起对农耕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于“龙的崛起”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主流说法是传说中伏羲时期流传下来的农耕习俗。古人认为,龙抬头,阳升,大地解冻,春耕就要开始了,正是运粪耕田的时候。

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时期首领傅。在《傅·》中,“重桑而耕田”。每年二月二,“黄娘送饭,用手耕田”,一亩三分地都要照顾。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和于霞都以他们的前辈为榜样。当周武王到来时,它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施。二月初二,举行大典,让所有文武官员耕种一亩三分地。在唐代,二月初二被视为一个特殊的日子,朝廷也在这一天举行特殊的活动。元朝以后,二月二绝对是“龙抬头”。

2月2日也被称为“春耕节”或“农事节”或“春龙节”,因为它与农业有关。在这一天,人们流行吃面条,叫做“龙须面”,还有煎饼,叫做“龙麟”。如果包括娇子,就叫“龙耳”。总之应该是以龙的身体命名的。

福州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福州市特产有哪些)插图(2)吃猪头肉——“挑领导”

福州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福州市特产有哪些)插图(3)吃龙须面——帮“龙须面”

福州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福州市特产有哪些)插图(4)吃炒豆——吃“龙”

古代福州农村有个习俗,“二月二,吃饵,耕田,择秧田”。因为这个时候春耕比较忙,所以要选好苗场,种好种子,种好土,希望快点育苗,早点插秧。

有些所谓的“糁”是用米糊磨成粉,煎成“春饼”,也就是豆芽、小葱、虾皮等。都是拌成咸味,做成后切成几小块,有的加糖增甜。有的人直接用过年吃剩的年糕切片油炸,而不用玉米糁。

还有二月二“理发老”的民间说法。"二月二日,龙抬头,小孩和大人都要剃头."

给孩子理发叫“剃头”。龙抬头的时候,会祝福你的孩子健康成长。长大了就可以出人头地了。成年人理发被称为“剃头”,意思是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如今,二月二的习俗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福州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但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隐藏在各种庆祝活动中。(蓝秀楠/文)

来源: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福州工作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913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