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白杨礼赞的时代背景简要记录)

茅盾的《白杨礼赞》在消失多年后,又回到了课本上,现编入八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第四单元。这是一篇具有时代特色的散文。它写于70多年前的1941年。在编写教材的大背景下

知识: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白杨礼赞的时代背景简要记录)插图

茅盾的《白杨礼赞》在消失多年后,又回到了课本上,现编入八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第四单元。这是一篇具有时代特色的散文。它写于70多年前的1941年。在编写教材的大背景下,现在的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这篇课文?2017年10月26日,杭州新教材培训活动中,一位老师在教赞美白杨。我们借这位老师的课,讨论一下《白杨礼赞》的学习。

教师的课堂学习活动安排如下:

1.通过写三首关于柳、梅、松的古诗引入话题。

2.默读全文,直接圈出作者赞美白杨的句子。

3.作者是如何具体描述白杨的不凡的?在相应的单词旁边做注释。

4.小组合作探究两个问题(每组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探究):(1)作者为什么用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和哨兵的精神和意志,用鲜血书写新中国的历史?(2)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揭示象征意义的?(在小组反馈中,教师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

5.介绍写作背景。

6.总结:(1)这是一首对杨树的赞歌,是一首对民族精神的颂歌,是一首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歌!(2)用象征手法阅读散文的要领。

新教材的单元编排采用“双线结合”(中国元素和人文题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对“中国元素”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根据部队的“双线”目标,“人文主题”是歌颂北方军民用鲜血书写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象征”是汉语不可或缺的元素。全班最后都指向了这两点,目标似乎达到了。但从学生的学习反应来看,两个学习任务和两个探究题对他们来说并不难。而两个探究题对应的是课后“积累与拓展”中的思考题:

朗读并背诵课文第6-8段。思考:白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作者用哪些句子层层揭示了这个意思?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深化”是由这段话完成的:

当你走在积雪正在融化的高原上,看到这样一棵白杨树或者一排杨树傲然挺立在平地上,你会以为它只是一棵树吗?你不觉得它朴实、严肃、坚强、不屈,至少象征着北方的农民吗?你难道一点都不觉得,在敌后的广袤土地上,有坚强不屈的哨兵像这棵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守护着自己的家乡吗?你不觉得再远一点,这样枝叶紧密团结、奋发向上的白杨,如今在华北平原象征着用鲜血书写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吗?

虽然用了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但是意思就是这么直白!作为一篇散文,作品一旦发表,作者无法决定读者想看什么。比如莫怀戚的《散步》,学生读到“尊老爱幼”,作者却说要表达“人类生活的规律”。再比如鲁迅的《风筝》,有人读出了“儿童本位观”,有人读出了鲁迅的“自省精神”,有人“为不幸者的无知而悲哀”,有人说他们批判了封建教育,还有人读出了他们的亲情……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理解发生时有两种不同的视界,一种是文本的意义,另一种是接受者心灵的积累,理解的结果就是这两种视界的融合。《白杨礼赞》文本的意义(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读者(学生)的解读高度融合甚至一致,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再看“符号”。辞海的解释是:“用有形之物表达无形之主体性者,谓之符号。”吴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认为,象征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有意地用具体的形象去暗示具体的事物,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除了既定的例外,符号一般不会直接说出意思,经常用暗示的方式让读者产生联想。比如安徒生的《丑小鸭》,描写的是丑小鸭的经历,其实是作者自身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纵观巴金的《灯》,光被看作是人的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这种象征意义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来理解。再比如高尔基写的《海燕》。全篇没有一个字说海燕象征一个革命者。然而,联系到创作背景,海燕与革命者的相似性就凸显出来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符号的本质属性是含义。

而对于《赞美杨树》中的“象征”,作者似乎并没有耐心去细致地描绘这种西北地区极其常见的杨树,也不打算用“暗示”的手法去含蓄地表达它的“象征意义”。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告诉读者白杨象征着什么。从这个角度看,本文使用“符号”是违背“符号”的本质属性的。如果通过我们的教学,学生认为这篇文章中“象征手法”的运用非常巧妙,并试图写出这样的文章,那么我们的教学无疑会失败。这位老师的教学岌岌可危。

那么,《白杨礼赞》有什么教学价值呢?这个老师的教学能往前走吗?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阅读教学应该“把学生从文章中带回来”。“首先要把语言讲清楚,这样才能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然后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了解语言是如何组织和运用的。”再通俗一点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我们老师,真的是从语言出发,还关注了这篇作文的标志性句子,比如白杨的“非常”句,四个“不”等等。但正如上面的分析所表明的,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就是“象征”,以及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这些学生一读就懂。上课时,老师“从语言出发”,带领学生“思想内容”,但仍缺少“来回”,缺少“回归语言”的一步。

如何「回归语言」?回到什么样的语言?

本文开头就明确了《白杨礼赞》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讲“写作背景”,讲“写作背景”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象征意义(虽然它有这个功能),而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直白的象征)。《白杨礼赞》发表在茅盾自己的杂志《文艺阵地》上,他在其中说:“值此之际,立起大旗,写下大书《支持抗战到底,巩固抗战统一战线!”可见茅盾在发表之初就提出了“文艺为抗日服务”的概念。1940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茅盾受朱德同志邀请去了延安。在延安讲学期间,我亲身观察了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斗争生活,感受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回来后,作者通过赞美西北高原的白杨,表达了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敬仰。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显然是把笔放在第一位,主题放在第一位。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被这种战斗精神所感染。他忍不住哭了出来。他使用了文学手法中常用的“象征”,却完全忽略了其“含蓄”的特点。可见作者的激情溢于言表…这时,让学生再读相关的句子。我觉得学生读的不仅仅是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还有一颗“火热”的心的人。而我们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们在读到“白杨真不凡,我赞美白杨”时充满激情,自然被作者感染。因为,这是作者想要达到的,在这个艰难的时刻鼓舞大众!

如果我们在这里完成了这一课,我们自然会实现散文最终应该读“我”的目的。学生不仅被动地接受了老师总结出来的这是一首赞美诗、一首颂歌、一首劲歌的结论,也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一首赞美诗、一首颂歌、一首劲歌的形式来表达。一旦学生明白表达形式服务于内容,他就不会滥用直接表达和象征。

从语言出发,再回归语言,《白杨礼赞》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文本!

知识: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白杨礼赞的时代背景简要记录)插图(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483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