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本文参与2020小众征文:宇宙描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喜欢过这种视频:乍一看很酷很有节奏感,通常不会持续很久,场景或者过渡都很新颖。内容是一些第三人称的镜头,比如

本文参与2020小众征文:宇宙描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喜欢过这种视频:乍一看很酷很有节奏感,通常不会持续很久,场景或者过渡都很新颖。内容是一些第三人称的镜头,比如旅程的记录等等。这些视频没有对白,只有配乐。配乐就像是为视频量身定做的,每个地方的节奏都恰到好处。

就是在这里,我爱上了制作视频。

我们可以用很多名词来称呼这类视频,比如旅游视频,短视频,或者“MV(音乐视频)”。后来我们改名为“Vlog(视频日志)”。

所以我很好奇:这种看起来挺煽情的视频是怎么出来的?

到底什么是 B-roll

不管上面叫什么,我们大致可以把这类短视频的内容分为两类:A卷和B卷。以目前火热的Vlog为例:如果要做一个旅游打卡的视频,那么A卷就是“对着镜头讲故事”的部分,比如打卡地点的介绍,行程的安排等等。其他辅助叙事镜头可以算作B卷,比如打卡地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等。,还可以添加一些电影化的图片和一些偶然拍摄的轶事。

显然,一个视频可以没有A卷,但不能没有B卷。没有观众会乐意从头到尾看着作者在镜头上东拉西扯,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视频的时候都是去看花花绿绿的B卷。我们说的“喜欢某某视频”,大多是指喜欢的B卷。

那么,要想拍出一些“像样的B卷”,可以考虑哪些方面呢?

去年做了一个我的世界的游戏视频:百年理工大学|我的世界B-roll挑战赛!带着云回到学校。虽然实际拍摄条件和游戏差距很大,但是很多思路和技巧还是一样的。所以,在这里分享一下,作为案例,谈谈如何从零开始做一个“像样的B卷”。

主题

拍视频,拍视频,“拍”字当头。但在开拍之前,我们还是要谈一谈“主题”。不是小时候写的那种形式主义,但是很多新手(包括我)第一次上来拍视频确实会忘记主题表达。我在大学剪辑的第一个视频,被老师戏称为“杂耍蒙太奇”。

-我不知道这是否奇怪。简而言之就是杂耍,就是没有主线。

视频的主线其实是拍摄者的思维轨迹。这条主线可以是“换景”的游览序列,也可以是一些逻辑层次关系。

拿视频里的例子来说,我的主线是从学校大门进入,然后一路行进到标志性建筑——主楼——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拍摄每个地方的细节——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然后用延时摄影(小伙伴完成)展示建造过程——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最后用了一些大尺度的延时摄影(小伙伴完成)把光束包起来。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梳理主题的好处是可以让整个视频过程连贯,叙事从容。

拍摄

然后再来说说拍摄。

说到拍摄,最火的关键词绝对是“移镜”。干净的移镜可以让视频质量瞬间脱颖而出。而最受欢迎的“镜子”就是希区柯克、盗梦空间空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稳定器支持类似的模式,这些戏剧性的镜子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很容易被滥用,导致视觉疲劳,所以你在使用时一定要保持克制。

几种特殊的运镜方法

第一种移镜方式是希区柯克在电影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也被称为“希区柯克变焦移镜”。这种在空之间看起来失真的移镜,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改变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使拍摄主体的大小和位置不发生变化,常用来渲染紧张局促的气氛。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希区柯克运镜(由我的小伙伴拍摄完成)希区柯克的镜像传输(由我的小伙伴完成)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希区柯克运镜希区柯克的镜子

具体移镜手法其实有四个字:推拉变焦。当一个人向前走时,焦距被拉回,当一个人向后走时,焦距被向前拉伸。简而言之,就是要保持画面中主体的大小不变。这样你就可以通过改变焦距来制造空之间的压感变化。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人往前运动,焦距缩短人往前走,焦距变短。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人往后运动,焦距伸长人往后退,焦距拉长。

另一种运送镜子的方法是诺兰在《盗梦空间空》中常用的方法,所以也叫“盗梦空间空”运送镜子。这种镜面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画面中的所有场景都在旋转,镜头在快速前进。甚至还可以加入镜像对称、速度反转等等,让效果更加戏剧化。这种运镜方式特别适合纵深感强的场景,营造穿越空时的梦幻感。所以在拍摄这个视频的时候,我几乎是瞬间决定用在“校门-校训石-主楼广场-主楼”的中轴线上,效果也很成功。这种运镜方式瞬间增强了画面的观感。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盗梦空间运镜偷一个梦/镜子

现实生活中,很多稳定器都是这种模式自带的。如果没有稳定器,也可以手动实施。拍摄时,先想象一个中轴,然后一边向前/向后移动,一边绕轴旋转相机/手机镜头,效果就出来了。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如影稳定器的「3D Roll 360」模式例如阴影稳定器的“3D滚动360”模式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盗梦空间运镜的实现原理盗梦空镜的实现原理

虽然很容易被滥用,但这两种技术仍然是可以快速提升画面质感的载镜技术。因为在正常生活中,我们无法从如此华丽的视角看世界:人眼的焦距不会改变,主体建筑不会突然转向。适当加上这种镜头,整个视频一下子就有视觉冲击力了。

另外,《拼接镜》也很有意思。还记得当时那么红的何老师的5G视频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跟在他后面的第二个视频:“【何同学】涨到百万美金后,我的人生有什么改变?》视频中3点40分,有教科书般的马赛克镜子。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何同学的案例何同学案

同样,我在视频中也用了类似的拍摄方法(拍摄是我的小伙伴完成的)。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拼接运镜(由我的小伙伴拍摄完成)拼接镜(小伙伴完成)

可以看到,画面中的两个标志性元素被镜头推拉,最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校门的景色。

在实际拍摄中,可以先确定路口的构图,再确定第一个和第二个视觉兴趣点,最后从一个兴趣点移动到路口再到另一个。这样在剪辑的时候就可以分成两部分,后半部分可以反转移位,实现拼接效果。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拼接运镜的实现原理拼接镜的实现原理

以上利用方向运送镜子的方法虽然看起来很新颖,但是不要滥用。其实在B卷中,用拍摄方向来运镜的方法是最常见的。因为我们看视频是有逻辑的。只要镜头在动,就一定有方向,当两个同方向的镜头连在一起,自然就有了一种连贯性和合理性。为了后期制作的方便,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会有意更多的创造这些逻辑。

简而言之,按方向运镜的通俗表达就是在一个B卷结束的时候把相机上/下/左/右/前/后摆动,然后在另一个B卷开始的时候再把它往同一个方向摆动。后期剪辑时,将两个B卷剪辑在一起,通过简单的重叠过渡,可以形成连贯流畅的视觉体验。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两段素材都是向右运动两种材料都向右移动。

导演华在做客《新演播室》时,曾经分享过自己在制作短片《折叠东京》时的移镜方法。知名视频博主丹尼尔·希弗(Daniel Schiffer)在自己拍摄的广告短片的幕后分享中也介绍了类似的方法,都是通过方向来运送镜子。

其它运镜方法

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方法,POV(视点)、长镜头(一镜到底)、延时摄影等。也可以加入B-roll,使画面内容富于变化。

POV:目前大多数主流稳定器都支持 POV 的拍摄模式。一镜到底:可以不用傻乎乎地真的一条视频拍到死。在合适的地方中断拍摄,后期巧用相似素材做遮罩,做「伪一镜到底」,是常规的操作方法。延时摄影:这种拍摄方式在平面摄影中会提得更多,门槛也相对来讲更低一些。篇幅原因,不再赘述。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水面 POV水POV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大范围延时(由我的小伙伴拍摄完成)大面积延迟(小伙伴拍的)

要让镜像运输更自然,还可以在运动方向上做文章。这和太极有点类似,就是“你要先上后下,你要先左后右,你要先走在前面。”比如你想把镜子往右边运,你可以在这之前把它“引”到左边,然后再往右边看会更流畅更自然。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先向左「引」一段首先将一个段落“引”到左边

物质管理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曾经说过:前期是作曲,后期是演奏。对于制作一个完整的B卷来说,拍摄只是完成了前期的流程,进入后期流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但在“玩”之前,我们需要先整理一下“乐谱”。后期流程第一件事就是物料管理。其实素材的类型有很多种,比如时间、器材、场景、拍摄场景等等。我们不需要管那么多。剪B卷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材料大致分类。

比如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镜子按方向运”,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画图可能是随机的,各个方向都有。在管理资料时,需要按照绘图方向进行分类,或者用备注进行标注,以便于以后同方向资料的衔接。

配乐

配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BGM(背景音乐)”。一个好的配乐就像一个情感放大器,可以大大提升画面的感染力,所以在选择配乐的时候要考虑很多因素。

配乐的风格

一般来说,一个视频可能只有B卷,或者A卷和B卷都有。如果视频是A卷和B卷的混合,您需要为B卷选择单独的声道。如果整个视频只包含B卷,那么在剪辑之前,尤其需要仔细挑选配乐,因为配乐的风格往往代表了这个视频的风格。

适当的配乐可以与画面内容融为一体,加强画面所表达的情感。很多新手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到了后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开歌单听,选哪首歌好听。其实这样做并不合适,原因很简单:一段音乐听起来好听并不代表它适合做配乐;即使适合作为配乐,也只是适合特定的画面风格。这就好比一张照片再漂亮,也不一定能做成手机壁纸。这是同一个道理。所以,在选择配乐之前,最好先想好这个视频适合什么样的音乐风格,然后再按药方来。

比如视频中,我想表现建筑的宏伟庄严,就选了一段类似“钟声”的配乐,后来又加了一些低音鼓。因此黄路的声音与宏伟的建筑相匹配,更加自然。

配乐的节奏

在配乐的选择上,我们还需要考虑整体节奏的多变性。就像是看山而不是看太平,B-roll也是。叙事性的A卷视频可以选择Loop(无限循环)配乐,而B卷则需要选择有起伏、有适当抑制的配乐,这样更容易调动观看者的情绪。

一个小建议是,选好合适的配乐后,先在空白色时间轴上布局,然后按照配乐的节奏放入画面进行剪辑,这样可以更好的把握剪辑的节奏。

无版税的配乐

对于免版税的音轨,考虑音频库。曲库里所有的配乐都是按照流派、曲调、时长等分类的。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配乐都可以免费商业化。有些不需要签名,有些需要签名,使用时要注意筛选。

剪辑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剪出一个有节奏感和肉感的B卷。

明确剪辑思路

我一直觉得剪视频和写文章很像。有些人喜欢一上来就展示气势磅礴的场景,比如航拍、延时等。,让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牢牢抓住;有些人喜欢先扬后抑,从局部的特写镜头开始,然后过渡到整体。不管用什么方法,剪辑的时候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思路。

精简画面内容

新手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敢删素材”。原因很简单。前期拍60秒素材花了不少功夫。到剪辑的时候,不到2秒,我就不行了。这个问题的直接结果就是镜头冗长,一个完整的B卷变成了一个材料拼盘。其实剪B卷有时候和电影预告片差不多。适当的“喂不饱”让人更有食欲。就像去饭店吃饭一样。最好吃的菜永远是感觉不够的菜。所以适当减少屏幕内容,切出一个清脆的B卷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非线性变速」

剪辑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有时候,适当的剪辑可以让前期拍的不好或者拍不出来的素材弹起来。比如大家熟知的UP大师《电影飓风》在《干货》里开始达芬奇剪辑一个小时!第五集《变速的一切》四点左右提到了“非线性变速”这个概念。非线性的一个好处是,它与配乐的节奏相匹配,随音乐“踏步”。前期拍摄B卷时,由于条件限制,很难形成非线性运动,但后期剪辑时非常容易实现。所以我们可以先拍摄统一的素材,然后在剪辑的时候改变素材的速度,画面的速度可以随意调整。

也许大多数人不会像视频中的Tim那样使用达芬奇软件进行剪辑,而是使用更常见的FCPX或Premiere等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方法:

如果使用的是 FCPX,则自带的「速度切割」功能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非线性变速。如果使用的是 Premiere,华胜辉也在做客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方法,可以根据前文的链接来搜索到。利用「声音剪辑点」

一般我们看别人的B卷作品,觉得剪辑节奏把握的很好,就会说这个剪辑是“踩点”,而“踩点”讲的是一个概念:“声音剪辑点”。踩配乐的鼓是使用声音编辑点的常见形式。知名UP导演、独立导演劳伦斯在《干货听转场|电影转场教程(下)》中,从影视专业的角度分享了一些关于声音剪辑点的专业知识,如J切、L切等。巧妙利用声音编辑点,还可以做到不同画面之间的无缝过渡。

转场

说到剪B卷,还有一个热门关键词,那就是“过渡”。如果你在哔哩哔哩搜索,有很多过渡教程。这些“民科”教程往往会推荐一堆过渡插件。看起来如果你安装了这些很酷的插件,你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一名伟大的编辑。诚然,很多B- roll确实很酷,但它们并不依赖于过渡效果。“滥用转场”是上了这些“民科”教程后的典型症状。这类视频和滥用眼镜一样,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看多了会“厌烦”。所以,我们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来。

几种简单的转场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定向镜”的过渡。当这类素材连接在一起时,可以沿着运动的方向添加一个简单的“方向模糊”,这样更有利于素材之间的过渡。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添加简单的「方向模糊」添加一个简单的“方向模糊”

关于转场,很多新手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大规模使用“黑色转场”、“白色转场”或者“交叉转场”。因为新手对剪辑时机的把握不是很熟练,直接硬切很容易导致画面僵硬,跳开,所以会用“顿挫感”来淡入淡出,重叠等等,没有那么强烈。

我的建议是,最好下意识地少用淡入淡出过渡。有几个原因:

一是淡入淡出和叠化在很多时候很「拖节奏」。二是频繁使用黑场、白场会给视频带来很强的「割裂感」。归根结底是第三点:这几个效果本身就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镜头语言,并非所有场合都可以用。

所以,该硬剪的地方最好硬剪,对剪辑感的培养大有裨益。

利用相似素材来转场

除了简单的重叠,你还可以使用相似的材质来做过渡。鹿劳伦斯曾经分享过他的变身技巧,包括使用类似材料的方法。在我的视频中,我用它来配合定向反射镜进行过渡。实际上,前后图像之间的位置相差很远。而使用“叶子”或“云”这种类似的素材,即使在剪辑时直接剪切,也不会不一致,可以实现空之间的无缝转换。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利用树叶转场使用树叶过渡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利用云朵转场使用云过渡。

其他过渡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流行的过渡方法,如遮罩、亮度键控等。转场的目的是连接画面,表达内容,而不是炫耀技巧。只要记住这一点,温和克制的无缝过渡就不成问题。

音效

美丽的画面和配乐当然很吸引人,而恰到好处的音效可以进一步拉近观众之间的距离,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强化配乐的节奏

我们可以给配乐的鼓点加上音效,加强配乐的节奏感。由于配乐的鼓点往往是画面的“声音剪辑点”,所以这里可以加入一些声音作为过渡音效。在我的视频开始的时候,我在连接几个局部画面的时候用到了这个方法,加入了一个很低的“咚”声效果。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咚」音效对应的画面屏幕对应“咚”声效果

或者假的环境声音。除此之外,实际拍摄过程中的环境声音也可以作为音效,比如树叶在风中的沙沙声,夏天的蝉鸣,路上的车流等等。,这样会让画面更真实。

当然,如果拍摄过程中没有真实的声音,可以通过后期添加音效来“制造”声音。比如拍汽车,大部分都是生活场景,不会有太多声音。但后期剪辑时,可以人为制造一些起步和弯道音效,让画面更有张力。

具体来说,在这个视频中,我在拍摄盗梦空间的场景时加入了“嚎叫”的穿梭音效空;在水面拍摄POV镜头时,加入一些水流的音效,比单调地铺配乐要好得多。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穿梭音效对应的画面穿梭音效对应图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水流音效对应的画面对应水流音效的图片

免版税音效至于音效的下载,前面提到的音频库也有提供,Adobe Audition提供的音效也可以免费使用。

其它

除了上面提到的所有这些方法,如果你想上一层楼梯,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

将单一的技巧复合起来

如果你留意我用过的案例,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动图不止一次出现。这意味着,在实际拍摄和编辑一张图片时,我们可能会同时使用多种技术。所以,如果单个技能进行排列组合,就会诞生很多新花样。

利用其它奇技淫巧

标题的空中俯瞰效果,来自Google earth studio,可以从世界上任何高度空拍摄想要的画面。在使用之前,你只需要注册你的帐户,并声明你的目的。过一会儿,你会收到一封反馈邮件,然后你就可以享受你的创作了。

而我题目的Logo动画就是从零开始学原理一下午的成果。这是一个macOS中的动态软件,可以很轻松的做出一些轻量级的动画效果。我相信你一个下午做出的成绩会比我好很多。

视频拍摄技巧(手机拍摄视频十大技巧)

片头 Logo 动画标题徽标动画

另外,如果你看过其他一些B卷,你可能会对他们“手写”的短片片名感兴趣。iPad上的Zen Brush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这是一个书法应用,可以记录泼墨成动画的过程,并保存。接下来怎么玩就不用说了。

总结

拍摄一部B卷——或者广义地说,拍摄任何完整的视频——其实和很多工作一样,“里子”远不是“脸”看起来那么简单。难点在于,这是一个多方合作的完整过程。即使是七八分钟的短片,也会经过很多环节,包括策划、编剧、场景勘测、制作、灯光、录音、服务、剪辑、字幕、配色、动画、特效包装、最后公布。每个环节背后都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但是做一个视频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2010年,索尼发布了第一部微单《奶昔(NEX-5C)》,2018年,iPhone X拍摄的电影《三分钟》诞生。随着影像行业的快速发展,拍摄视频的门槛越来越低,“单兵作战”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发烧友可以利用微单、手机等轻量级设备轻松实现自己的想法。

从积累审美开始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影像爱好者,只想拍一些纯粹记录生活的B卷,我有一点个人建议:从积累审美开始。如果可以,尽量远离一些快速营养的“流量垃圾”,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这也是我对自己的忠告。

比如有些人喜欢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基调,有些人喜欢爱乐之城的氛围,有些人喜欢海边曼切斯特的意境——我们不一定非要拉一些很老的片子,可以从这几年的片子入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拉一些8分甚至8.5分的片子,最好是文艺片而不是商业片,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剥离电影的商业套路,真正注重镜头语言的运用,找到自己喜欢的配色风格,这对我们平时拍摄平淡的生活场景会有很大的帮助。

内容比技巧更重要

“鹿劳伦斯”在“十年前,我刚入海时自言自语”中,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所有人都会突然不看电视了?
不可能!

而我们也真正见证了这一天:“短视频”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有线电视节目,成为一种席卷全国的娱乐消费形式。一个事物“大众化”的影响往往是双方面的:

一方面,作为我们这样非科班的个人爱好者,即使对视听语言粗通皮毛、对专业的影视理论一知半解,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创作出像模像样的内容。另一方面,在一些其他场合,短视频也正在逐渐变成一棵摇钱树,逐渐与「内容分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不难看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内容”。技术进步是艺术创作蓬勃发展的动力,而科技的核心,众所周知,就是“以人为本”。短短十几年,相机从富人的消遣品,变成了普通人的家。在这篇文章中,我还介绍了拍摄B-roll的各种技巧,从拍摄到剪辑,过渡,配乐,音效...十八般武艺全部上阵。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此刻在想什么,拍什么。

以这部电影为例。这部《我的世界》B卷拍摄的时候,主楼已经搭好,在服务器里躺了一年了。当时因为疫情,开始停课,大家都呆在家里种蘑菇,就又回到服务器上填坑。也是因为回不了学校,视频发布后,大家对“云中返校”空的热情比之前高涨了。我不是什么人气博主,我只是哈工大数万学子中的普通一员。在没有任何公告的情况下,我把视频发布在了QQ 空,那里的大学生还在玩。仅仅发布几个小时,自然就累积了一万多的播放量。

我之所以提这个,并不是夸,而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内容比技巧更重要。我相信一万个广播里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我朋友建的楼。我只是把朋友们的劳动成果剪辑成了视频。或许一些拍摄B卷的技巧确实起到了作用,但“在我的世界里建造校园”才是内容的核心。作为所谓的“内容创作者”,我们最珍贵的就是内容,最需要打磨的也是内容。它是我们经历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分享到的一切,它构成了我们每个人有血有肉、烟火气的独特个体。

拍视频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学习的过程。我在业内大方的家庭面前只是个门外汉。这些所谓的经历就像野草一样微不足道,但它们只是在考验班门弄斧。希望这些内容正好可以帮助到你,让你在初入视频拍摄的时候少走一些弯路,拍出一张脱颖而出的B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481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