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kata是哪个国家()

编者按:在海外华人中,印度华侨是一个不太被重视的群体。一方面,印度华侨华人很少;另一方面,印度华侨华人并不掌握当地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也不跻身社会精英阶

编者按:

在海外华人中,印度华侨是一个不太被重视的群体。一方面,印度华侨华人很少;另一方面,印度华侨华人并不掌握当地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也不跻身社会精英阶层,因此在印度社会的知名度很低。从华人移民印度的历史来看,加尔各答一直是印度最大的华侨聚居地,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印度华侨社会的兴衰。通过2019年和2020年在加尔各答的两次调查,笔者得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加尔各答华人社区的持续衰落是现实,也是趋势。中国人遍布世界各地,表现出很强的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但在印度华人兴衰的背后,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情况和问题?你经历过怎样的生存适应和生存选择过程?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不仅可以回答印度华人社会衰落的原因,还可以揭示海外华人的行为逻辑和原则,为理解海外华人的跨文化适应和调适带来启示。

学术界对印度华人的研究涉及经济、生活、文教、宗教、身份认同等诸多方面。有一些描述加尔各答华人历史和社会的综合性书籍,包括1999年出版的法文书《chino 1s A Calcutta:les tigres du Bengale》和2012年出版的英文书《印度华人:A》,作者是来自加拿大的印度华人谢明东(Ming-Tung Hsieh)。还有一些介绍印度华侨华人情况的专著和章节。如陈友生撰写的《印度新志》有“印度华侨”一章,介绍了印度华人社会的形成和主要特点;沈立新写的《世界唐人街》纪录片也介绍了加尔各答的唐人街。还有一些研究论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印度华侨华人的生活状况。如《华侨历史研究》杂志2008年在第4期杂志上发表了《印度华侨专题》,包括一篇序言和8篇论文及书评,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尔各答华人的身份认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变迁。此外,日本学者山下伊藤的《印度的华人社会与唐人街——以加尔各答为中心》一书,用人类学的方法考察了加尔各答两个唐人街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台湾省学者潘美玲的散文《印度加尔各答的客家移民》,论述了加尔各答客家人从“移民”到“少数民族”的身份变迁。在这些成果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印度华人社会地位低下,是被边缘化的群体,尤其是被歧视的群体,甚至是一个正在消失的族群。原因如下:第一,历史上华裔印度人从事的职业大多与印度种姓制度下普遍被认为低下和不洁的职业有关;其次,1950年印度宪法关于在印外国人国籍的新规定带来了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第三,印度政府对中国城的改造和对皮革业的限制,带来了中国人的生计问题。第四,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印关系恶化,导致政治问题。

笔者完全同意上述观点,即印度华人社会地位低、社会融入程度低是其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但是,加尔各答华人社区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有外部原因未必能完全说明问题。我们不应该忽视印度华人的社会文化存在、心理情绪状态以及他们与外部生活环境的互动模式。作者拟引入心理文化学的研究范式,以“心理”和“文化”为最基本的分析变量,试图呈现印度华人“生存状态”生成的各种条件。文化学的基本理论逻辑是:人的存在是一个系统,人的行为是人、物与观念、心理与社会动态互动的结果,意识-生活、心理-社会的互动平衡运行构成了人的基本生存状态的动力系统。中国人作为外来族群,必然要经历在外部环境下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人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结合中印文化传统的差异来分析华裔印度人的心理和文化调适,审视华裔印度人的生存状态,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作者打算用这个视角,结合在加尔各答的一些观察和记录,一方面分析印度教社会和文化的特点,揭示印度华人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分析了印度华人的心理和文化适应特点,探讨了华人在加尔各答的生活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

第一,加尔各答华人社区的衰落和生存困境

加尔各答有两个传统的中国社区:位于加尔各答市中心孙逸仙街的“老唐人街”和位于郊区的唐格拉/中国城。据当地华人说,老唐人街比塔巴的中国城早150年左右就存在了。老唐人街的华人大多是广东人,也有少数湖北人、福建人和台湾省人。大部分来自广东梅县的客家人都在中国城。总的来说,这两个华人社区日渐式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人继续迁出,数量急剧下降。

20世纪中期是印度华人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数一度达到近6万人。“在繁华的唐人街,大大小小的餐馆、杂货店一字排开,制革厂、木工店、洗衣店一字排开。夜晚灯火通明,霓虹灯闪烁,街上行人熙熙攘攘,熙熙攘攘。”当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相对于印度其他外来民族来说是比较理想的。但这种繁荣的局面只持续了不到十年。根据印度人口普查数据,从2001年到2011年,来自中国的移民人数从23721人减少到14951人;在印度生活超过20年的中国人从11588人下降到5164人。从这个数据来看,70年来,印度的海外华人数量下降了90%。华人社区的衰落不仅是加尔各答唐人街的情况,也是印度老一辈华侨的普遍情况。

根据作者的实地调查,由于不断的移民,加尔各答的华人估计不到2000人。老唐人街第二代华人毛先生讲述了印度华人移民的概况。

在印度的华人都会离开,现在把孩子送到国外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障。我现在住在这里,是因为住久了,习惯了。这里物价比较低,生活简单自由,也有一些生意可以做。但是一只脚在外面,随时准备离开。

在中国塔巴市经营南京大酒店的叶女士将此归因于客家人的命运。

客家人对生活环境要求不高,只要能过得去,就能扎根。以前老一辈有一种说法,客家人到了第五代一定会离开居住地。我现在在这里真的体会到了。

可见中国人留在印度的意愿持续降低。现在还住在这里的华人,大部分都是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年轻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大多移民到华人集中的地方,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

(2)华人社区在衰落,缺乏发展、变化和活力。

21世纪初,加尔各答市政府和最高法院决定搬迁塔巴皮革厂。后来这一带的皮革厂大多迁到15公里外,塔巴曾经兴盛一时的皮革业逐渐衰落。从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塔巴有230多家华侨皮革厂,至今只剩下不到40家,其中很多都租给了印度人。2021年11月1日,加尔各答市政府开始控制塔坝的皮厂。塔坝唯一的皮厂能否继续,不得而知。此外,1925年由当地华人捐建、是中国教育摇篮的培美学校,自2010年以来已无学生;1969年由当地华人社团“厂商会”捐款创办的《印度商报》,是印度唯一的中文报纸。近几年来,它只能勉强维持不到200份的日发行量,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这变得更加困难。疫情发生后,负责邮寄《印度商报》的中国人已经去世。位于塔巴制造商理事会旧址的报社唯一的计算机和其他设施被盗。目前还没有给中国家庭送报纸。以前老唐人街有近20个行会,现在只有7个。它的功能从同乡、亲戚聚会的场所,到华人社区重要的宗教场所,再到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等。去聊天室,麻将馆等。其中,曾经是开国小学所在地的南顺会馆,从1980年开始就没有学生了,后来变成了当地穆斯林孩子的语言学校,教授英语和印地语。中国女校长何不懂中文。其他华人协会,如加尔各答华人福利协会、加尔各答制革厂业主协会、欢宝制革厂业主委员会、印度华人协会、南唐格拉青年俱乐部、加尔各答华人文化娱乐协会等。,目前有所下降。

(三)中国人的生存与文化空的关系越来越狭隘和封闭。

目前加尔各答的两个传统华人社区处于华人和印度人杂居的状态。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加尔各答空华人生存发展的差距被挤压。一方面,1962年后,3000多名当地华人被送往拉贾斯坦邦德奥利沙漠的一个二战战俘营。他们获释后,他们的家和财产已经被占用。此后,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涌向这两个传统的华人社区。2020年笔者在加尔各答调查时,已临近春节,塔巴的华人都在家门口挂灯笼。由此判断,中国人的生产居住空之间的面积只占塔坝面积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印度多元文化拼盘中极小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空也受到了挤压。比如在老唐人街,华人会所的建筑被许多穆斯林的房子和窝棚包围;印度圣雄甘地的画像挂在四一会馆大门中间;南顺会馆的教室里贴满了阿拉伯经文和清真寺的图像。中国人把孟加拉语和印地语作为语言;汉语和汉语之间,方言和孟加拉语混杂。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越来越少,懂中文的就更少了。

中国人和印度主流社会有明显的距离。华人的大部分活动都局限在中国城塔巴和老唐人街,使得这两个传统的华人社区类似于大社会中的小社会。中国人不关心外部事务,不与政府打交道,除了业务往来,很少与当地印度人接触。据当地华人说,两个华人社区之间的接触也很少。华人社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亲近感。

中国人在海外发展,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为了在异质文化环境中寻求自身的生存空,必须面对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接触东道国的社会结构、制度、观念体系,内化某些规则;第二,如何通过积极的心理和行为调整,实现更安全、更稳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印度社会中一个微小的移民群体,华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来自外部社会的巨大压力。加尔各答华人社区的衰落趋势,说明华人在印度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反映出他们的生存适应和调整不足,或者说他们的发展和转型并不成功。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着重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文化因素进行分析。

第二,中国人在印度传统文明环境下的生活适应和社会融合障碍。

心理学认为,对人的存在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基本的人际关系状态上,即人与人之间相互认知、相互交流等相互作用的状态,以及人的心理、社会、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状态。对人在与他人或社会互动的体验中的行为的动态分析表明,人的基本生活状态是否理想,是基于人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以及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美国心理人类学家徐诚斌认为,安全感、社会交往和地位是每种文化中人们最基本的社会需求。华人在印度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然面临与印度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印度社会文化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整合和生存适应模式。

(1)在种姓制度下“不被触及”,难以满足中国人社会地位的需要。

中国人在印度遇到了一个有着古老种姓制度的社会。种姓制度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意识形态或社会结构上,还体现在印度教徒的心理层面。它已经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基因和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着印度教徒的世界观和行为,也制约着他们与印度社会其他群体的交往模式和社会关系。

印度教倾向于把宇宙中的一切都视为不同的等级序列。一切事物都处于特定的位置,个人或社会群体自然嵌入到这个关系链中。这个序列构成了通往终极实相(梵天)的阶梯。种姓地位实际上代表了人在这个序列中的地位,与一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相关。种姓地位取决于人与梵天的距离,这是宗教和仪式意义上的距离。与梵天的距离是用“清净”和“不净”这两个概念来衡量的。这个等级体系最顶端的那个是最干净的,最接近梵天,地位最高。"这一概念为现实社会中的种姓切割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标准."因此,在心理和行为上,印度教徒表现出明显的避免被污染和害怕被污染的倾向,甚至认为思想、言语和身体造成的行为过错会导致污染。于是,同一个种姓形成了自我封闭的社交圈,而种姓之间却出现了隔阂和壁垒,比如不通婚,不共享三餐,彼此不联系等。,而这个概念也催生了贱民制度。隐形人,又称贱民,从事最肮脏的职业,社会地位最低。印度传统社会分工之所以复杂琐碎,主要是为了区分职业清洁程度,防止清洁种姓受到污染,影响社会地位。因此,种姓印度教社会有两个核心特征:一是等级制度,即在明确的等级序列和相应的权利义务框架下,强调人与人之间角色和地位的差异性和唯一性;第二,为了维护这种秩序,形成了明显的、严格的社会隔离与隔绝的倾向。

所以在历史上,那些进入印度的外来民族被视为不纯,被印度教徒以隔离或限制通婚和交往的方式对待,以至于作为种姓群体被纳入高级等级框架。华人不仅被视为一个“种姓群体”,而且因为从事皮革加工、制鞋、木工、美发、镶牙、洗衣服等主要职业,在印度传统的社会分工和等级原则下被视为不洁。尤其是早期的加尔各答,华人大多从事皮革加工。在印度大部分地区,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是被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的“贱民”(简称“贱民”)。虽然印度现代社会的种姓意识和种姓习俗已经淡化,但洁净和污秽的宗教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不可避免地表现在印度教徒对外来民族的态度上。此外,一些中国习俗,如吃牛肉,对印度教徒来说是亵渎的。所以印度华人是“未被触及”的,在种姓制度下改变社会地位是极其困难的。这就在印度人和中国人之间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对提高社会地位的无望,是隐藏在华人深层心理的一种不满,也是很多华人(尤其是年轻人)想离开印度寻找其他发展机会的深层原因之一。

(2)“宗族认同”无法同化为“宗教认同”,中国文化认同丧失。

印度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社会。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对上帝有着深刻而虔诚的信仰。一方面,印度教具有强烈的神秘主义倾向和思辨性质,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内向性特征。想象神灵和见证神灵是印度教宗教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印度教徒的观念世界中,与神的关系和与神合一的途径意义重大,被视为解脱的象征或人生的最高目标。另一方面,印度教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强大到足以将所有甚至宗教范围之外的社会力量整合成自己的形式”。从历史上看,反对印度教的势力和外来民族都没有破坏印度教的基础,而是融入了印度教秩序或部分同化于印度教传统。耆那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最好的。否则,它只能成为“一个宗教客族群,地位尴尬而暧昧,生活在依然鲜活的印度教社会秩序旁边”。

这也是华人在印度的生活现状。与印度教社会的宗教认同相比,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家族和宗族认同,表现出强烈的“人伦中心”倾向,具有重视亲属关系网络的特点。在没有这种联系的地方,也会“发展类似的亲属关系纽带,延续与原有亲属或地方团体的联系,或者发挥必要的作用,使其在非亲属的环境中有立足之地”。“唐人街”的聚居模式就是这种联系的典型表现。加尔各答的华人不仅建立了宗族协会、社团、行会等众多的血缘和地缘群体,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杨大钊,遵循着共同的祭祀仪式。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祭祖牌位仪式应该属于中国最基本的祭祖形式,是一种基于亲子关系的仪式行为”,从而通过他们共有的集体记忆形成一种认同。所以,虽然中国人在习俗上表现出与印度人的一些相似,比如吃咖喱、喝奶茶、用手吃饭;穿着人字拖打板球;他们也庆祝大型的印度节日,如排灯节和胡里节。但中国人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缺乏类似印度教的信仰,无法通过接受印度教信仰或与印度人通婚来建构新的文化认同,进而融入印度教秩序或同化于印度教传统。

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城市化和“个人化”的发展,家族、宗族、村庄等传统纽带正在松动,中国的传统家族势力也在衰落。但宗教的力量似乎并非如此。至少在印度,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凝聚力在增加。一些中国人已经接受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华人社区也有影响。宗教认同有固定的经典、宗教场所、定期的活动和积极的宣传,而宗族认同不具备这样的特征。加尔各答华人社区的衰落反映了一个现实,即传统中国社会中基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份认同无法抵抗宗教身份认同。

(三)印度社会的“单利益”交换模式,使得华人社会交往的意义难以实现。

心理学认为,社会交往的意义是根据人们的价值观决定的,一种文化及其关联的社会必然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交往模式。中国人的基本人际地位是“伦理”,其特点是重视各种社会关系,遵循“信用-借贷”的交换模式。即交换行为是基于信任和可预期的交换回报,类似于信用借贷行为。中国人重视“报”的意义,提倡“滴水之恩”。不回馈或者少回馈,会被怀疑“意义不够”、“感情淡薄”。所以是一种有情感投入和道德意义的交往行为。中国人对社会关系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种沟通过程中的人情积累。但在社会等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单益”交换模式,即一方给予另一方恩惠而不期望回报,受益人可能没有回报的意识或行为。这是一种不平衡、不平等、不对称的沟通行为。印度教徒有“债”的概念,生来有五债:神债、祖债、圣贤债、人债、众生债。所以印度教徒更注重人与超自然生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印度教还有“因果报应”的概念,可以解释人的行为的一些后果。但这种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是在轮回的框架下观察的。所以“奖励”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必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印度人主动求人,有求必应,心安理得,理所当然,但不来,这让中国人很不舒服。所以中国人和印度人很难亲近,他们之间的关系往往只停留在职能层面,比如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或者业务往来的关系。

可见,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隔离、宗教文化传统、虚拟人际关系等特点,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华人从未遇到过的特殊情况。这些因素形成了强大的屏障,让印度华人很难适应生活。至少在理论上,无论中国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社会序列中“准贱民”的地位,他们极难被同化进而认同印度教文化,甚至很难通过社会交往与印度教徒建立起深厚的、基于信任的关系。这是印度华人在生存、适应和发展中遇到的特殊而棘手的问题,对华人社会地位、社会交往等需求的满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印度华人很难形成安全感和稳定感。

第三,中国文化传统影响下印度华人心理文化调适的局限性。

徐诚斌认为,当熟悉的限制消失,新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加入时,任何人都可以改变他们的行为。然而,变化的程度和类型必须取决于它所来自的文化背景和海外环境。华人在印度社会生活的环境给他们的生存和适应带来了难以逾越的困难,华人与印度社会之间形成了社会隔离。因此,华人在印度的生存和发展更多地依赖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华人的社会传统中,社会群体的缔结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原则,形成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紧密圈子,相互依存程度很高,这也使得印度华人的心理和文化调适体现出一定的消极性和保守性。

(一)没有跳出中国的传统框架

第一,是“准村庄”的基本生存状态。有学者在研究海外华人团体组织时提出了“准村落”现象,认为“准村落”是指“海外华人利用村落这样的组织资源来组建和管理自己的社团,作为他们在祖籍国的村落生活移植到异国他乡的替代品”。笔者认为,“准村庄”的概念更能解释华人在塔巴的生活状况。按照费孝通先生的定义,乡村就是“熟悉的社会”。中国城,大坝,面积只有10多平方公里,却像一个自给自足的村落社会。除了客厅空,早市,杂货店,殡仪馆,商会,牌楼,祠堂,麻将馆,学校,报社,寺庙等。都有。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梅县客家祖地乡村生活的投影。它们的功能是全面的,兼顾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表现出完整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价值。这虽然为华人提供了族群认同的来源和反抗排斥歧视的场所,但也会使他们的社会融入问题更加突出。

第二,非亲属群体非常不发达。印度华人的非亲属群体非常不发达,尤其是没有政治组织。所以在政治层面,没有畅通的渠道表达诉求,始终存在身份认同的问题。印度是一个拥有数千个政党的民主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低种姓印度教徒逐渐开始觉醒,出现了朴正洙(贱民)维权的高潮。在印度的穆斯林下层阶级中,也出现了Pasmanda运动,积极呼吁和争取更多的直接权利,特别是在政府机构中保留席位。然而,作为印度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和地位低下的族群,印度华人没有充分利用印度政治制度的特点,没有成立政治组织,不仅不参与政治,而且几乎不问政治,表现出相当消极的社会参与。

(二)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和新形势的变化

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正在迅速现代化。华人新移民的不断进入带来了大量的人才和物质财富,为华人社区的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华人社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更多的中国新移民来到印度寻求发展机会,在印度生活不到一年的中国人从2001年的383人增加到2011年的2729人,但这并未能改变加尔各答华人社区的持续衰落。一方面,这些新移民多集中在新德里、班加罗尔、海得拉巴、钦奈等地,与老一辈华侨没有交集。他们带来的资金、技术和生意,并没有进入加尔各答的华人社区。另一方面,传统华人社区在适应外部世界新形势的变化和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方面是保守的。

第一,没有实现新职业转型。过去,加尔各答的华人根据籍贯和技术实力,从事皮革、餐饮、干洗、美发、木工、牙科等职业;到目前为止,这种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其生计方式也没有在现代工业、金融业、IT业等新兴行业中得到拓展。这极大地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二是没有适应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从印度唯一的中文报纸《印度商报》的运作来看,其目的很大程度上不是经济利益,而是作为维系华人感情的载体和纽带。作为纸媒,硬件落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滞后,难以发挥与外界信息交流的功能。

第三,华侨学校的教育模式没有得到充分的拓展和改变。华人在印度创办的华侨学校并没有充分发挥华侨学校的国际功能,而是因为生源和师资不足而相继倒闭。中国青年不具备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成为社会精英的动力。所以印度社会各个领域都没有有影响力的领袖,比如华人政治家、华人企业家、华人影星、歌手等。

(三)存在“逃避”心态

由于过于依赖“内群体”的生存模式和族群认同,印度华人在与外部社会的互动和参与上相对被动和保守,缺乏创新精神和变革意识。因此,华人适应印度社会过程中的变化程度较低,难以改变社会融合、边缘化和长期被忽视的困境。相应的,国人也很难有成就感、存在感和对未来的悲观情绪,从而产生逃避的态度。笔者在加尔各答调研期间,很多华人表达了明确的“离开”意愿。

塔巴第三代华人叶先生直言“在印度没有前途。”他打算卖掉他在塔巴的房子,永远离开印度。他说,“当你在这个国家一年挣不到10万卢比,住在塔坝已经不是你的家,如果你有问题,没有人能帮你,你还愿意住在这里吗?”老唐人街的二代移民张先生提到了华裔印度人普遍的不安全感。“这里不安全,印度政府也不管我们,所以害怕1962年发生的事情再次发生。”

很多华裔印度人皈依了基督教,但他们可能不会完全遵循基督教的宗教仪式,比如每周去教堂祈祷。因为中国孩子很难上当地的公立学校,所以往往选择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学校,同时也是在为将来移民西方做准备。一些中国人认为“信仰基督教有利于在这些学校学习。如果以信徒而不是中国人的身份入学,可以避免歧视,以后出国会更受欢迎。”

由此可见,来自外部社会的对抗性压力和本体安全保护壳的失效,造成了印度华人对自身生存发展的不确定性,进而产生失望、恐惧、焦虑的心态。根据心理文化学的理论,人的存在是由许多不确定因素构成的“场”,是心理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个人根据文化规范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努力在自己的精神和与他人的关系中保持平衡”。中印社会难以实现内外互动平衡,加上政治环境的波动和生活资源的短缺,使得两者长期处于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态。因此,他们求助于外部世界来寻求新的生活空、发展机会和更高的社会地位等。,从而实现心理社会平衡。

四。结论。

有学者指出,“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我们必须时刻面对两个主轴的拉力。一是对最初出发地点的怀念...另一个吸引海外华人的主轴是对移民的认同。”在印度社会,中国人遇到了其他文化中的中国人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这是一个有着古老而深厚文明传统和文化基因的中国人在与同样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印度社会适应和融合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问题。也是印度华人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未能实现成功调适的根本原因。宗教固化的印度社会的孤立性和排他性,使华人获得社会地位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不是经济状况的改变或华人自身的努力所能克服的,更不是通过与印度教徒通婚就能融入印度社会的。所以中印社会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是极其不充分的。印度社会对华人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较低,人们在满足情感、归属感、安全感等社会心理需求方面遇到较大障碍。他们定居下来,更多地投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形成了内向的生活方式和模式,这反过来加剧了他们与印度社会的隔离,使他们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相对消极。因此,印度华人对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对未来充满不安全感。近年来,加尔各答政府对檀巴皮具厂的取缔,让中国人对檀巴的前景充满了忧虑,担心印度政府政策的改变会对中国人不利,于是倾向于逃离,将目光投射到外面的世界,到其他国家寻求发展机会。这也是华人作为印度社会中一个微小的移民群体所采取的生存策略。它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为达到心理-社会平衡而做出的选择。因此,加尔各答华人社区的整体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也许,加尔各答的唐人街很快就会成为历史,但加尔各答华人的特殊情况不应该被忽视,淹没在华侨历史中。本文希望能为理解海外华人的文化适应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摘自:蔡静:印度加尔各答华人的生存困境及原因分析——从心理文化学的角度,《华侨史研究》2022年第1期。注释省略,必要时请参考原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475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