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名言)

什么是“玄学”?尼采曾经说过,“学习多种语言可以让记忆充满文字,而不是事实和思想。”这是学习很多外语的最大劣势。掌握多种语言只能说明说话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

什么是“玄学”?尼采曾经说过,“学习多种语言可以让记忆充满文字,而不是事实和思想。”这是学习很多外语的最大劣势。掌握多种语言只能说明说话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对象,但不代表他理解那个对象。这就好比一个老司机知道到目的地有多少条路线,却不一定知道目的地是哪里。而且,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往往会干扰我们对对象的理解,有时还会伤害我们的母语。

比如井上哲二郎把玄学翻译成中文叫“玄学”,严复翻译成“玄学”。两种翻译方法都不能准确解释玄学的含义,反而混淆了朱的“玄学”和王弼的“玄学”,伤害了母语。再比如,18世纪所有的法国唯物主义者都反对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但国内的教科书却称他们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这种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非常尴尬和矛盾的。事实上,他们应该被称为“机械唯物主义者”。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搞清楚西方人所说的“玄学”到底是什么?

对于我们来说,执着于文字上的争执是没有意义的。只要知道玄学的内容,就能理解玄学的意义。要理解形而上学的最初内容,就要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说起。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名言)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亚里士多德(384-322年前)

经验和技术的区别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还没有科学的说法。人们凭感觉认识事物,各种感觉汇集在一起,最终形成记忆。如果记忆不断积累,经验就会浮现。举个例子,比如他新手的时候,一个做轮子的工匠,在师傅的指导下只是粗制滥造。他用眼睛观察轮子,用手测量它们的大小,用各种感官产生记忆。后来随着日子的积累,对轮子的印象越来越深,他也渐渐成了一个老匠人。这时候我们说他“有经验”。

但是,经验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只能判断个别的东西,很难推广。医生可以判断A患有某种症状,吃这个药会好一些。他们也可以根据相似的症状判断B需要服用相同的药物。不过这个判断是个人判断,会随着每次诊断而转移。如果一个医生不了解甲、乙两种常见疾病,不做大体判断,不找出病因,那么他开的每一剂药都有出错的危险。因为患者是个体的,所以症状是普遍的。好医生懂得从个别患者身上诊断常见病,然后对症下药;庸医被不同病人的外在异同所迷惑,找不到病根。最后,他们不得不根据经验盲目猜测和开药。

经验才知道为什么,理论才知道为什么。在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就会形成。掌握技术的人往往比只有经验的人更有能力,因为他们能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经验只是在有限的领域里如鱼得水。一旦超出这个领域,就无可奈何了。最好的建筑商可以凭经验造出坚固的房子,但如果他改变了另一个地方的地质和土壤,就不再能保证质量,除非他接受一个工程师的领导。而且老建设者的经验是不能传给别人的,只能靠自己积累。理论不同。它可以在不同的人之间教授。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名言)

哲学研究的是什么?

大多数技术都是实用的。人们通过感官认识自然现象,了解其成因,利用其规律提高生产效率。这些技术都是应用的,它们使我们能够理解各种各样的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有闲阶层的出现,一些人从以实用为目的的求知转变为纯粹为了求知而求知。他们在所有特定的技术上建立了一些更高的知识。比如古埃及的僧侣有闲暇的特权,所以发明了数学来研究1+1为什么2的超感知识。

古希腊也出现了一些研究事物起因和原理的人。他们研究的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所有的事物,也就是所谓的“万物”。我们说一个人“聪明”,有两层意思。第一种意思是这个人知道所有可知的事情,很有见识;另一层意思是这个人知道一些大家都觉得很难知道的事情,很深刻。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学问的就是知道一切事物的原因和原理。最深刻的是能够洞察事物最初的起因和最初的原理。把两者结合起来,最聪明的人就是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最初原因的人。

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者从事的技术是哲学,哲学不同于一般的技术,不是研究具体的事物,而是研究一切;探究的不是某个原因,而是第一个原因。哲学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终极问题。宇宙的起源,世界的开始,万物的起源,什么是至善,和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研究它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求知欲。

哲学就像奢侈品,当精神得到满足,就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变得纯粹和自由,我们不再为其他利益寻求智慧。所有的思考都是出于对智慧的热爱,所以哲学家也被称为“爱智者”。亚里士多德说:

“一个糊涂而神奇的人,每一次都羞愧愚蠢;他们探索哲学只是为了摆脱愚蠢。很明显,他们搞学术是为了知识,没有实际目的。”

技术是探索具体事物的原因,哲学是探索万物的最初原因,所以哲学离感官体验最远。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名言)

哲学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关系?

今天的《形而上学》是由几篇文章组成的书,书名不是亚里士多德取的,古代人也没有把他的著作叫做《形而上学》。黑格尔说,“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称之为τμετφυσικ(‘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现在一般称为“本体论”。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认为τ μ ε τ φ υ σ ι κ是哲学第一、最重要、最纯粹的部分;事物的物理学(自然哲学)属于“第二哲学”,这是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当然,唯物主义者不同意这种划分。自然是第一位的。为什么要在自然之前加上一个虚幻的形而上的世界?人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那么形而上学的科学家为什么能说自己有研究终极问题的能力呢?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复杂多样的。一个渺小的人类怎么会自信到可以穷尽万物?把哲学当成奢侈品,当成投机游戏,完全不在乎它的实用性。那么这种哲学和空谈有什么区别呢?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实际上只是“思辨哲学”。用费尔巴哈的话说,“形而上学是秘密的心理学。”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

“有一门学术学科研究‘存在之所以为存在’和‘因自然而存在的礼物’”。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而上学是对存在的研究,它有两个核心问题:

1.存在就是存在,因为万物各有其位,所以“这是什么?”“是”是最根本的问题;

第二,有天赋。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本性,所以“这是什么东西?”“如何”是第二个问题。

当然,这些晦涩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而是思辨哲学家的谈资。用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的话来说,它们“在面临风暴危险的水手眼中,比水的化学分析知识更无关紧要。”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名言)

尼采反对旧形而上学尼采反对旧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与自然哲学家的区别在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中,大家都有这样一种观念,即万物都是由一定的元素组成的,是不朽的、不灭的,从古至今一直坚持着。虽然任何事物都会有它的起伏,但构成它们的基本元素不会消失。这种用要素解释原因的理论,就是“物质原因”。泰勒斯使用水作为基本元素,而阿那克西美尼使用气体。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火,它们都属于“单一元素论”。

此外,恩培多克勒认为基本元素分为水、火、土、气四种,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认为是原子和虚数空,而阿那克萨哥拉提出分化的聚散是万物生灭的原因,分化永远存在,都属于“多元素论”。

对于“物质原因”的支持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单一元素论”的支持者并没有说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元素进化成万物,也就是说缺乏对动因的解释。但是,说“多元素”的人并没有把问题说清楚。他们一般不谈动力,只是在疲惫的时候偶尔提一下。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动机原因”早于“物质原因”。

然而,当我们阅读先贤的残篇时,我们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并不公平。事实上,大多数哲学家并不区分“物质原因”和“动机原因”。他们认为两者实际上是一体的。在他们看来,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元素内部或元素之间,而不是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在元素之外寻找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即“隐藏的美德给希望”)。

比如,赫拉克利特说:“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的”,这种斗争是由元素内部的斗争而产生的;认为阿那克西美尼的冷与热是导致气体元素浓缩稀释,进而创造万物的原因。认为恩培多克勒的“爱”与“恨”的矛盾,使得四种元素分离又结合,构成万物;认为阿那克萨哥拉“奴役”的安排,使元素在漩涡中混合分离,产生万物,是“目的的原因”。

但亚里士多德似乎不明白,但他仍然问道:

“至于动态变化的问题——事物从何而来?如何做出改变?——这些思想家和其他人一样,被懒洋洋地忽视了。”

其实自然哲学家已经回答了,事物从自身要素出发生动地变化,要素内部和要素之间的矛盾为动态变化提供了动力,动力在于要素。亚里士多德将“物质”与“动机”分开,将“动机”视为先于“物质”,进而寻求一种“形式原因”。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古代自然哲学最终转向了形而上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0702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