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空军运-20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冷故事# #国防科普#焦虑射击枪12甲午战争前,清朝江南制造局陆续仿制阿姆斯特朗120mm和152mm退管速射炮,其

#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冷故事# #国防科普#

焦虑射击枪12

甲午战争前,清朝江南制造局陆续仿制阿姆斯特朗120mm和152mm退管速射炮,其中120速射炮制成12门,152速射炮制成4门。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空军运-20首次亮相中国航展)插图

那么,这16门最先进的“新型钢铁快炮”真的参战了吗?他们在甲午战争中具体装备了什么部队,在实战中表现如何?

一、转让给北洋水师一门试炮。

目前能查到的是,1892年第一批十门成品刚做出来,江南局就把其中一门炮转给了北方的海军军械所,虽然携带了弹丸和推进剂,但希望北洋试用后能采用: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空军运-20首次亮相中国航展)插图(1)

1892年(光绪十八年),海防军械所1个,自燃枪30支,无烟火药100斤,实弹钢弹10发,钢枪40斤,钢弹5枚。

这次分配了20发各种炮弹。按照每轮四斤半无烟药90斤的要求,超配了100斤,还超配了10个“炮门电自燃”,应该说诚意满满。然而,非常可惜的是,这支枪在转到海军军械中心后消失了两年。在北洋各级陆海官员的记录中,并没有这种枪的记载。

所以可能性很大,因为北洋当时准备采购克虏伯速射炮,专门在刘公岛进行射击实验。所以江南局的这支枪不知什么原因被束之高阁,失去了与“克虏伯十二速射炮”抗衡的机会。之后北洋和福建造船局采购了8门克虏伯40倍120速射炮和5门克虏伯40倍152速射炮。江南局配的40倍阿姆斯特朗120速射枪不翼而飞。

由于失去了北洋和福建的订单,加上当时南洋没有需求,这家工厂生产的九门炮无人问津,就在江南局的仓库里落了灰。根据现有资料,只有负责保护制造局安全的“江南局保护营”装备了数门“保护局炮”,并已生产出少量弹丸。对这些枪进行了有限数量的射击实验。

据《江南制造局志》记载,光绪十八年(1892年),护营收到阿姆斯特朗40斤花弹9枚,固体弹26枚,钢弹4枚。一共39发炮弹。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英国安式(阿姆斯特朗式)火炮在日本的主要类型是钢制穿甲弹(实心弹)、铸铁手榴弹(开花弹)和钢榴弹炮(钢弹)。江南局的三种弹药应该是一一对应的。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空军运-20首次亮相中国航展)插图(2)

到1893年,江南制造局造了两门120速射炮,同样没有订单。于是,这11支威力巨大的速射枪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剩女”,继续待在江南局的仓库里,等待她的如意郎君。

于是在光绪十九年,江南局护营接收了47发阿姆斯特朗40磅固体子弹和435磅无烟火药,继续在局内小规模试射。

第二,北洋紧急调拨江南局速射机枪

北洋傲慢无礼的态度,不久后就遭到了自己的报应。一年后,1894年,中日关系急剧紧张。看到日军66+1速射炮(西京丸一门)的巨大优势后,北洋水师全体成员都忧心忡忡。为了弥补这种武器的绝对劣势,他们做了很多尝试,其中之一就是配置江南局的120mm速射炮。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空军运-20首次亮相中国航展)插图(3)

即使在这个时候,北洋依然没有重视江南局的国产速射炮。他们的首选还是外包克虏伯的速射炮。他们宁愿与住建部长期扯皮,反复纠缠他们试图购买12门进口克虏伯120速射炮是35倍(按英制标准是32倍),对江南局仓库里的11门国产40倍国产120速射炮视而不见。在各种想法都无法导入之后,终于想起了这些江南的“剩女”。因此,直到1894年7月2日,江南制造局才收到北洋大臣催促派枪的电报:

“局四十斤快枪,除应拨四尊外,已由局筹海运,应药、铜壳酌齐候拨。海军还是要设置快炮,局里还有六个。我们也为所有的弹药祈祷,并把它交出来。”

要么没必要,要么狮子大开口。这份电报直接要求,除了应交付的4支枪外,制造局还存在的6支枪,要配备弹药工具,运往北洋。然而此时,距离甲午海战丰岛海战打响仅23天,北洋舰队“济源”号和“广益”号遭到日本海军伏击。而这些至关重要的10门炮,是否都转移到了北洋水师手中?

首先要明确一点,120速射炮确实是转给天津海防军械局的。我们在江南制造局的记录中首先查到的是1894年拨给海防军械局4门炮。从时间和数量来看,这是李鸿章7.2电报中的四门。这批珍贵的武器弹药包括: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空军运-20首次亮相中国航展)插图(4)

Ameslang有4门40磅全钢快炮,1600朵实心弹,400钢弹。一共3600发。每支枪的弹药多达900发,其中手榴弹:穿甲弹:榴弹炮的比例为4:4:1。速射铜弹壳500个,自动发射炮门1000个,炮门2600个,炮药袋160个,无烟火药800磅。按照每120发炮弹4.5磅无烟火药,800/4.5=177发。

需要注意的是,这4门120速速射炮配有3600发炮弹,底火是1000+2600 = 3600,但铜壳只有500发,不到总弹壳的七分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阿姆斯特朗速射炮是分装的,其铜壳可以多次重装。所以弹丸的产量是弹壳的好几倍。被前线炮兵使用后,可以直接重装火药,然后再次使用。

而北洋四炮3600发炮弹只出了500发,2000发炮弹只出了177发无烟推进剂。搞什么鬼?这是逼着北洋用冒烟的“栗子药”发射速射炮吗?你不能因为烟雾而发挥速射炮的优势!

看来老外赫德所说的“克虏伯枪有弹药没弹药,阿姆斯特朗枪有弹药没药”原来是真的。北洋水师虽然拿到了四门速射炮,但是无烟推进剂不够!

第三,从南阳调来的速射炮

然而江南局虽然按照约定给了北洋四支枪,却始终没有给他们狮子要的那十支枪。你是北洋的哪根葱?当时我们急着要结婚,你却非要要那个德国洋妞,你抛弃了我们正规的江南贵族家庭。现在知道我们的重要性了吧?哼,可惜当初你不理我,现在我却让你爬不起梯子。如果你已经答应把四门分给你,你就仁至义尽了。多了就没有了!

而且不仅北洋海防重要,日本人打电话,南洋海防也重要。所以不仅南阳水师的一艘船不能北上,南阳路要塞的防御也需要加强。存放在江南局的枪支要先分配到南阳的特定堡垒。因此,在江南制造局,有这样的记载: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空军运-20首次亮相中国航展)插图(5)

5门40磅重的快炮、60枚开花弹、130枚实心弹、50枚钢弹和220枚铜弹分配给防卫局。有490枚40磅重的花弹,310枚固体弹,90枚钢弹,220枚铜弹和800磅无烟药。还有两门全钢炮,3850磅无烟药。

真的是一排接着一排,给南洋五支枪,就像北洋四支枪和1892年那次,一家给五支枪。但北洋战事吃紧,所以只给了南洋60+130+50+490+310+90 = 1130发炮弹,远不及北洋的3600发。并给了440发炮弹和800斤无烟药,都和北洋差不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江南局给南洋的是两门305炮和高达3850斤的无烟药。推进剂数量是北洋的5倍!也就是说,最需要的北洋速射炮弹只给了177发无烟发射药,而没那么需要无烟药的南洋沿海重炮却给了大量无烟药——这方面估计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本来就很乱的清朝战时后勤。

上面有120门炮和10扇门。之后江南局的保护营里还不时配发40斤炮弹。也就是说江南局应该还有1-2门120速火炮保留。因此,甲午战争前的12支枪转移到了南北大洋,江南局保留了两支枪,这是很清楚的。不能不说,分配真的很公平,谁也不会受雨露之苦。然而,两个额外的120枪架不见了。目前有九江新金鹰配两把40斤的波鸿枪铁架的记录,不知道是不是。

所以从结果来看,江南局生产的新式火炮,包括4门305炮、4门152速炮、5门120速炮,大部分都是由南洋转运过来的,最后装备了陆上炮台。最需要速射炮的北洋水师只得到4门120炮,仅占速射炮总数的四分之一。

所以我们可以说,北洋之败,不仅仅是因为武器,更是因为高层的不团结。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空军运-20首次亮相中国航展)插图(6)

这个清廷是一盘散沙。不仅皇帝和太后有自己的党派,就连诸侯也有自己的小心眼。各派互疑,海陆互防。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清廷各派还在争气,暗中互相牵制。这怎么可能不败呢?江南局十二门120速射炮的发放过程就是对这种情况最真实的反应!

参考资料:

战后的刘公岛

中国现代兵器史

马吉芬回忆录

石梅雅云回忆录

江南制造局志

近代西方钢铁技术向东亚转移的开端分析

克拉布的快枪插图

长江沿岸省份要塞插图

李鸿章全集

盛宣怀传

日清战争

明治27、8年海战

晚清北洋水师阿哈瓦基地堡垒工事考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0650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