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是哪个省(四川德州市属于哪个市)

齐鲁点记者萧玉7月29日上午,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德州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军介绍了德州市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据介绍

齐鲁点记者萧玉

德州市是哪个省(四川德州市属于哪个市)7月29日上午,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德州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军介绍了德州市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据介绍,今年以来,德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稳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5月份全市经济运行逐步企稳,6月份加快回升。上半年延续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按照市级GDP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德州地区生产总值1804.5亿元,同比增长3.8%,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3和0.2个百分点。从反映经济运行的重点领域来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德州全市上下坚定肩负起粮食安全责任,积极创建全国首个“吨粮半”大型示范区。夏粮生产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的增长,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7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蔬菜产量稳步增长,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3.6万亩,同比增长1.4%;蔬菜和食用菌产量271.3万吨,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食用菌6.1万吨,同比增长7.1%。畜牧业相对稳定。上半年,生猪出栏245.9万头,同比增长3.8%。

工业生产加速恢复。

把稳定工业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重中之重,加快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聚焦七大制造业,实施“十大行动”,工业动能不断优化,活力不断增强,工业生产加快发展。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从先行指标看,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6%,比1-4月和1-5月分别增长1.5%和0.6%,增速呈持续上升趋势。从行业增长情况看,全市33个工业大类中,24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增速为72.7%。增速比1-5月提高3个百分点,20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服务业快速增长

继续培育服务企业,积极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作用将更加突出,服务业将实现快速增长。1-5月,全市规范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前4个月提高9.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5.3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56.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增长17.4%;租赁和商务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增长18.6%。三大产业合计拉动全市规范服务业30.5个百分点。

家庭消费继续上升。

针对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反复冲击,德州在全省率先推出汽车家电促消费政策,激发了居民消费热情,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有效加快了消费市场回暖。上半年,德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6亿元,同比增长0.2%,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7.6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农村消费品零售额99.0亿元,同比增长1.9%。升级商品卖得好。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视听器材零售额增长174.9%,化妆品增长14.7%,家具增长56.3%,智能手机增长21.3%。

投资驱动更加明显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阵地和抓手,积极推进实施一大批省市县重点项目、挂图作战重点项目和工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5%,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1%,拉动总投资提高8.9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8.4%,连续两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9%;“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9.5%,占全部投资的50.1%,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民生和现代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教育、卫生、商务服务和其他行业投资分别增长96.1%、163.9%和67.1%,拉动总投资提高5.3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加速增长。

随着国内疫情整体好转,各项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带动全市外贸整体增速明显回升。上半年,德州货物进出口总额293.1亿元,同比增长21.0%,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23.6亿元,同比增长60.2%;进口69.5亿元,同比下降32.4%;贸易顺差154.1亿元。新型外贸业态蓬勃发展。截至6月底,全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200家,比2021年增加51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7亿元,同比增长69.8%。

社会民生继续改善。

把稳定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在全省率先实施失业保险稳定回归政策。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463人,占年度计划的60.9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98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454人。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0815户,其中新登记企业市场主体14440户。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2元,同比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73元,同比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55元,同比增长6.1%。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0392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