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动车出轨(2008温州和谐号事件)

新闻是一门手艺。记者是寻求事实和真相的工匠。很多时候,记者的技巧隐藏在稿件背后,到达现场,采访谜题,还原事实,追问真相。在新闻业的黄金时代,我们可以从记者的笔记

温州动车出轨(2008温州和谐号事件)插图新闻是一门手艺。记者是寻求事实和真相的工匠。

很多时候,记者的技巧隐藏在稿件背后,到达现场,采访谜题,还原事实,追问真相。在新闻业的黄金时代,我们可以从记者的笔记中一窥t a们是如何工作的。在近期事故引发的舆论中,“新闻伦理”意外成为焦点,这也让我们有机会进行公开讨论和反思。比起辩论书上听到的理论术语,真正重要的是一线新闻从业者告诉我们Ta们是如何理解职业道德的,如何报道灾难新闻的。

我和一些记者谈过。所有的ta都曾经或仍在为中国的传统新闻媒体工作,多次到灾难事故现场做采访和报道。一些ta出生于60、70、80、90年代,见证了市场化新闻媒体近20年的变迁。我问Ta,灾难报道的应急机制是怎样的?如何在现场采访当事人及其家属?有哪些实用指南?以下是ta们的分享。

01

你能给我讲讲你的灾难报道吗?你的组织有什么样的突发新闻响应机制?到了现场你会怎么突破?

@周昉,前调查记者

印象比较深的是东方之星沉长江,天津大爆炸。相信大家对事件本身都有印象。通常事件发生后,队伍一般分为前队和后队。

前方小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随后分头寻找目击者,确认人员伤亡,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公司,等待当地新闻发布会、调查组等。简而言之,他们把事件的全景像拼图一样拼凑起来,还原了过程。后方小组从事情发生的时间开始连续搜索所有线索,整理出已知的和未知的,然后根据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分组做案头工作,找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采访分析。

与前方的配合包括:一是前方记者没有时间随时刷新闻,要经常为他们总结最新情况;二是社交媒体发现新线索,第一时间要求前方记者确认采访;第三,通过搜索等案头工作和专家访谈,为前方提供新的突破方向和思路。大致是这样的。

要探讨的整体问题,无非是谁、何时、何地、什么、为什么、如何。时间、地点、事件定性,一般都是官方很快就定好的。当事人是谁,是什么样的人,灾难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避免灾难的重演,这些都是媒体核心不得不问的话题,也是空之间的一点点。

然而,如何往往是基于为什么。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空的灾难或者沉船的原因,为什么超出了媒体短时间内可以探究的范围,那就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此时,世卫组织是灾后媒体最合适、最有意义的突破方向之一。

当然,其实早些年,提出公众质疑,追究相关部门责任,倒逼调查结果才是更高更好的突破方向。

@唐建光,

曾任成都商报社会新闻部主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笔及时政社会新闻部主任、看历史杂志主编。

在媒体中,灾难报道是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采访过很多次灾难新闻,最重要的一次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5月13日,我是第一批进入北川的记者之一。

2003年底是国内外灾难的高峰。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重大天然气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面对重大事件,记者的第一任务当然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追寻真相。这个真相包括目击事件现场,调查灾害损失,追查事件原因,分析相关责任等等。

到达开县后,现场数公里已被封锁,相关官员三缄其口。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刘志明分手了。刘志明翻山越岭,绕过封锁线进入现场,采访了当地村民、遇难者家属和矿区石油工人,获取了事发现场、事发过程、村民生命财产损失等现场信息。

我们还去了火葬场,目睹了大厅存放的尸体,基本确认了死亡人数。

同时主要留在开县采访。在经济利益和安全生产方面,企业和当地民众存在冲突。于是我们通过走访开县的干部群众,获得了很多信息。包括此次事件,安全生产漏洞,以及天然气开采中的监管问题和制度矛盾。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xx总部已经派出了调查组,于是我“潜入”了调查组所在的酒店,通过一些手段(隐秘但不违法),拿到了他们提交给上级部门的调查报告,完整交代了事故过程、事故原因分析、应急处理、人员和财产损失等情况。经我们掌握的现场情况确认,整个灾难的全貌已经完全还原。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获得的文件当然是有关部门不愿意向媒体和公众公开的信息。没有这些信息,公众无法通过官方的“权威发布”了解事情的真相。

12月26日,开县井喷三天后,印尼海域发生9.0级地震,引发海啸波及东南亚,近30万人遇难。《中国新闻周刊》联合多家中国媒体,立即派出记者团前往印尼、斯里兰卡等重灾区采访。

这是中国媒体第一次对国际灾难进行及时、全面的报道。《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团由四人组成,包括三名作家和一名摄影记者。作为采访团的团长,我在印度尼西亚进行了采访。

采访中,我们不仅见证了海啸对东南亚沿海地区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也报道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救灾总动员。同时,对灾害预警机制、国际救援体系和国际志愿者体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这些内容为我们采访汶川地震后的国内救援和国际救援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温州动车出轨(2008温州和谐号事件)插图(1)焦点

@潘,调查记者

入行五年多,参与过很多灾难报道。这些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的突发事件。

以郑州暴雨为例。7月20日,晚上7点多,从网上得知地铁5号线被淹。晚上9点,领导派我到现场,同时在后方开始电话采访。当时飞机取消,高铁停运。我第二天凌晨4点到达机场,乘最早的一班飞机去了Xi,然后从Xi开车进入郑州。

这两年,随着媒体的转型,很多媒体机构开始进军国内新闻,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厮杀。尽快赶到现场,尽早接触采访对象,先建立报道逻辑,就是要主动出击,在同题竞争中胜出。灾难的报道往往有四个方向:救援宣传、死者报道、责任追究和灾难下众生书写。河南暴雨新闻的核心是地铁5号线事故,所以我很快确定了两个方向:报死和追究责任。

在去Xi郑州的大巴上,我开始接触采访对象,一遍又一遍打了10多个电话,寻找可能进行深度采访的人。开车七个小时,7月21日晚上八点多,进入郑州市区。下雨,停电,断网。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导航停止了,坐标丢失了,汽车在颤抖中行驶,到处都是积水、淤泥和乱丢的汽车。高架桥不再是快速通道,而是停车场和安全的地方。许多市民带着家人来这里过夜。

然而,没有时间叹息和喘息,也没有时间考虑住在哪里和吃什么。同行的视频记者开始直播,我得想办法赶到医院,见见采访对象。晚上11点多到的医院,面试到22号凌晨1点多才结束。凌晨2点走回酒店,吃了一桶泡面,睡了3个小时,早上5点起床写稿子,中午12点提交第一份报告——郑州地铁5号线走失人员和遇难者。

我以为第一篇报道的艰辛已经到了极限,没想到之后的每一篇报道都在刷新这个极限。重大新闻事件随时会有新的发展。我们组织要求不仅要追热点新闻,还要推出深度调查报道,所以没有机会在现场停留。白天一般会去很多新闻网站采访。晚上熬夜听录音写作,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很多时候,我一天内同时采访五个不同方向的新闻故事。

就这样,我一边做雨衣爸爸系列报道,一边完成了调查报告《郑州地铁5号线进水调查》。前者是全网独家推出,让大家知道失去女儿的父亲的故事;后者独家披露了通报之外的两个取水口,还提出了低洼地铁停车区的实际情况和建筑问题。后来这份报告给国务院调查组提供了很多帮助,最终的事故调查报告也证明了举报的地铁停车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王锴

我采访进三联的时候,包头空比较难,所以后来李红谷主编问了我一个问题,怎么去受灾现场?我会回复,打车。先去包头机场,然后打车去事发地点。

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好笑,但也没什么不好。后来我无数次去灾难现场,也是类似的过程。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上了一辆陌生的车,去了灾难现场。我在三联工作的时候,杂志的宗旨就是报道一切,所以几乎所有的灾难都无法避免。再加上编辑部男记者不多,所以采访了多种灾害类型,无论是台风、泥石流、洪水、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火灾。空很难,几乎都遇到了。我唯一没有采访过的灾害类型可能是海啸,当时海啸发生在东南亚。

我们是周刊,所以和日报相比,有一定的滚动周期,但其实并不长。基本上需要在三到五天内完成从采访到写作的全过程,篇幅要求比日报长,一般5000字,而且有自己突出的亮点。所以这个循环其实很紧张。

印象最深的是08年汶川地震的采访。我们杂志社人少,酒店房间隔壁住了一大批南方都市报的记者。他们非常清楚。一个人,负责哪个,每天印多少字。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没有遗漏。报纸提供全景报道,各种信息全面,包括对地震中的人、救援人员、负责指挥大局的官员、专家的采访。我们不能。记者到一个地方,要捕捉所有的信息,然后从一堆信息中选出最核心的信息。我记得我的地震采访是在我自己去北川的路上,所有的人都是我的采访对象:逃难的群众,救援的战士,还在地震现场找人的家属,医院的医生。这些人其实不在乎谁最重要,谁第二重要。在我们眼里,每个人。

我在俄罗斯采访过两次空难,伊春空难,波兰总统空难事件。宜春空难采访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记者了,所以领导坚持让我带着同事一起去采访。我们从北京一路跑过来,半夜三点左右才到。因为有两个人,面试可以分。同事们堵在遇难者家属的酒店前采访死者家属,而我去找救援人员——救援人员其实可以还原很多灾难现场,包括救援过程。在我们看来,一篇好的杂志报道应该是基于全景的。在此基础上,如果有突出的点进行突破,就会成为一篇好的报道。所以我们会在白天面试结束后晚上回酒店。

伊春是个小城市,刚刚发展了旅游业,所以飞机上的乘客大部分是去这个森林小镇开会的,还有一小部分是本地人。实际上,有三个当地人回老家参加家人的葬礼。也许在那个年代,他们需要紧急飞行。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可怕的事故,在一场空的灾难中增加了更多死亡的阴影。这就像某种命运,太可怕了。

在温州,我和另一位同事致力于写受害者的故事。在我们看来,这是整个灾难报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个人的死亡都不会是一个数字,而是生命的丧失。必有因果。我们只是希望这些人的生活被记录下来,这样这些死亡就不仅仅是官方公布的数字。

温州动车出轨(2008温州和谐号事件)插图(2)焦点

@李易,时政记者

我第一份工作的头几年,媒体上的灾难报道还是有一点空的。该组织几乎免费支持记者到达现场。领导常用的话就是“吃干榨净”,任何一个场景和角度都不能放过。

如果要举个例子的话,2015年的“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爆炸发生在晚上将近11点的时候,差不多是就寝时间。但看到蛛丝马迹后,几乎所有炙手可热的同事都参加了,新组建的项目组迅速扩大到40多人。我们三四个同事也很快出发了。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资深女编辑已经多年不在现场了。当时她晚上跟着版,直接开车去滨海新区。为了及时跟进消息,我和三四个同事开始电话采访,包括网上的目击者,医院,消防部门,工厂,餐馆,地图上能看到的商家。考虑到滨海新区离北京比较近,根据经验医疗资源不够的时候,可能会送一部分伤者去北京。我也从家里出发,去积水潭医院急诊。这段时间,我继续给前方打电话。其中一名消防员告诉我,他的几名同事已经牺牲了。

在医院一直呆到第二天上午11点,单位也派出了第二波、第三波记者支援。我从医院直接回报社,继续组织采访。当时群里几十个同事彻夜未眠。前一天晚上没看到新闻的同事都来接力了。几个小时之内,三里屯就发生了砍人案。我们在北京的同事快用完了,所以我去了另一个场景。那天晚上休息了几个小时后,第三天我继续前往天津。

那一周,我们有十几个记者在现场,有人调查涉事企业,有人在医院跟进伤者和死者的情况,有人去参加新闻发布会,有人做解释性报道,还有人去被爆炸波破坏的小区挨家挨户走访…不仅我们,很多同事都在现场,很多报道都很扎实,很充分。

02

在做涉及灾难的新闻报道时,你自己或你工作的组织有什么实用的指南或新闻道德手册吗?比如在采访当事人或其家属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唐建光,曾任成都商报社会新闻部主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笔及时政社会新闻部主任、看历史杂志主编。

灾难采访对记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除了勇气,专业精神更重要,遵守相关道德规范也是必须的。中国媒体参照国际媒体标准,也形成了相应的灾难新闻伦理。比如充分尊重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意愿、感受和隐私,避免采访报道中的二次伤害,血腥图片和文字描述的处理原则等。但这并不意味着灾难新闻中不能采访遇难者及其亲属。

灾难报道不仅仅是关于现场、原因和伤亡的冰冷数据和理性分析。我们关注灾难的原因是它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灾难中失去的不是一定数量的“人”,而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死了两万人,而是死了一个人,这种事情发生了两万次”。一方面,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是灾难中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只有当我们看到灾难对生命的损害时,我们才会更加关注灾难,并采取更多措施来帮助损失,防止灾难再次发生。

我曾经参观过美国纽约的911纪念馆和俄克拉荷马大爆炸纪念馆。在这些纪念馆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关于灾难的文字和数据,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活着的人和他们的故事。这里有很多遇难者的影像,他们的遗物,他们的人生故事,他们的声音和心声都在这里展示。当我们看到这些真实的生活时,我们会更加后悔这场灾难。

在纪念馆里,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幸存者和遇难者的亲友、同事的口述,讲述着曾经陪伴他们、已经逝去的生命。事故发生后,大部分遇难者的亲友都渴望讲述他们的故事,这既纪念了逝者,也安慰了幸存者。

在我看来,在每一篇灾难报道中,最珍贵的是这些逝去的、受损的人们的生活故事。如果他们的故事没有被讲述、记录或分享,那么那些逝去的生命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灾难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王锴

有个写死者故事的采访,所以一直待在殡仪馆。任何一个记者采访遇难者家属都会有心理障碍,因为按照常规思维,家属或者好朋友处于悲痛之中,不宜打扰。但是我发现这只是一个假设。许多家庭成员渴望找到一个可以交谈的人,讲述他们死去的家人的故事,包括他是谁,如何上车,如何打最后一个电话。为什么人们突然离开了?记者可能是减轻他痛苦的第一渠道。官方的很多解决方案都是赔偿,但是家属需要的不仅仅是赔偿,还需要大量的情感倾诉和信息补充。

我还采访了一个死去的大学女生的同学,既有高中同学,也有大学同学。这些同学的回忆,丰富了个人的故事,也让逝者有了值得回忆的东西。她也得到了同学们的感谢和怀念。某种程度上,不仅名人需要讴歌,灾难中的普通人也需要。

我们在借鉴之前记者采访的时候,自然会得到一些采访的戒律:第一,不要伤害被采访者。如果被采访人拒绝采访,要求化名,要求看稿,必须满足;第二,我们不接受爆料付费,被采访人提供一定报酬。我们没有这个支出,一定不能收。我们生产的更像是公共文化产品,有使命感,不至于陷入混乱的采访局面;第三,以公共利益为准绳,这种公共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比如,在一场灾难中,有哪些人为因素,需要提出问题——在著名的北京暴雨事件中,死者的死亡原因,既有暴雨的突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该不偏不倚地提出来。

温州动车出轨(2008温州和谐号事件)插图(3)焦点

@周昉,前调查记者

在探寻谁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要想办法找到当事人的家属或者幸存者。我的规则是,如果对方拒绝,就不再问,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有需要请TA再联系我。红线就是不要让对方不舒服。对方有诉求,自然会谈。如果他不想谈,纠缠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天津大爆炸后,很多编外消防员希望被平等对待,他们很想媒体帮他们发声。也许第一代网民从来没有见过媒体和当事人一起推动问题解决的案例。近几年几乎没有了。

我工作的媒体会有新闻操作手册,但没有专门的灾难报道手册。通常我入职后,会有一些老记者做一些实战练习分享,然后老记者带你演练几遍,印象会更深刻。但尊重受访者意愿、核实直接引用、交叉确认等是普遍的。

我个人认为,早些年很多当事人家属和幸存者向媒体倾诉,是想引起公众关注,向有关部门施压,尽快查明灾难原因,查明是否存在失责主管,为我或亲人寻求一个交代,避免灾难重演。今天,很多人已经对这些东西放弃了希望,倾向于独自消化自己的痛苦。而且,任何声音都可能带来网络暴力的巨大压力。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普通人认为谈话和报道是没有意义和徒劳的。

温州动车出轨(2008温州和谐号事件)插图(4)焦点

@潘,调查记者

我采访了许多事故受害者或幸存者的家属。刚入行的时候,打这种电话需要很长时间。我甚至在拨电话的时候都会深吸一口气,因为我总觉得他们很难过很绝望,打扰他们是不道德的。后来我慢慢发现,只要你真诚,考虑对方的感受,你就会和对方建立信任。因为重大事故发生后,遇难者家属的信息也很匮乏。他们想知道事故信息,其他受害者的信息,以及一个能让他们有话语权和相关部门交涉的依靠。这时候记者可以帮助他们。

我与许多受害者家属建立了信任。因为前期我会和他们交流信息,帮他们和遇难者家属建立联系,甚至咨询医院,帮他们寻找亲人的遗体。我会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现场采访。比如一开始我可能会采访外围的亲戚朋友了解基本情况,然后我会在直系亲属感觉轻松有倾诉欲望的时候再去采访他们。当然,在采访他们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不要占用太多时间,所以我会在外围采访的基础上再问一些更深入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问题。一些可能刺痛对方的问题,我会提前询问对方的意见,他们可以选择不告诉,也可以选择不回答。

这几天网上充斥着记者吃人血馒头的论调。其实我觉得挺难过的。因为近年来,关于“新闻已死”、“调查记者走了”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我每次去新闻现场,都能看到和我一样充满热情和理想的同行,不顾一切地突破采访,拼命地写文章。我了解自己,也相信他们。在报道灾难的时候,他们都想问出真相,记录这个时代。

@李易,时政记者

我现在想不出一个好的例子,因为我虽然认同死者报案的意义和正当性,但每次采访受害者家属的时候,心里其实都有悲痛和纠结。我需要在拨电话或者去找有关的人之前做好心理建设。规模还取决于家庭成员的状况。

但我能分享的是,我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机构身份,用足够温柔的语气与受害者家属沟通,不会对对方造成压迫。最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委托人的感受,告诉他/她,他/她有权拒绝我,但如果可能的话,我愿意成为他们的红颜知己。如果是现场采访,我可能会采取陪伴的方式,先联系家人,不要急着提问,尽量与他们感同身受,循序渐进地思考和面对问题,也许能取得他们的信任。

所供职的机构经常有与新闻职业道德相关的讨论,舆论之后会有层层回复,但在我的印象中并没有非常详细具体的关于职业道德问题的书面文件。我觉得分寸其实是善意、经验和认知的结合。不能盲目同情,不能比家人更脆弱,也不能感情上被冒犯。你需要对人性有洞察和理解,在陈述客观事实方面也必须有严格的专业要求。总之这个衡量标准就是你的面试可以问心无愧。

这篇文章转载自青年杂志《青年学》。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更多相关书籍

温州动车出轨(2008温州和谐号事件)插图(5)早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就渴望获得信息。在前工业时代,人们通过交谈、闲谈、庆祝、布道和公告来收集和分享新闻。印刷时代诞生了小册子、期刊和最早的新闻纸,将新闻共同体从本土扩展到了全球。这本书追溯了从1400年到1800年四个世纪欧洲许多国家的新闻历史,展示了控制新闻的力量,新闻在政治、宗教改革和社会事件中的作用,新闻的娱乐性和时效性,记者的可信度,以及人们在打开新闻世界的窗口后所发生的变化。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在这种信息规模下,人与人之间如何沟通?读者会在书中获得新的思考。这本书获得了2015年哈佛大学的戈德史密斯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9815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