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录取条件(世界前100所大学排名)

第一部分哈佛“教育学院”开放的选修环境基于项目特征哈佛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以下简称“HDP”)专业是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下开设的。作为哈佛教育学院王牌专业之一,

第一部分

哈佛“教育学院”

开放的选修环境基于

项目特征

哈佛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以下简称“HDP”)专业是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下开设的。作为哈佛教育学院王牌专业之一,2021年秋季整合。前教育学院提供的十多个项目也进行了类似的整合,HDP被整合到人类发展与教育中(& # 34;HDE”)专业。但整体课程与HDP没有太大区别。

哈佛大学录取条件(世界前100所大学排名)插图

(哈佛毕业典礼,学生供图,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专业选修课也很自由开放。除了教育学院本身开设的教育相关课程,还可以选择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教育学)。甚至可以跨校,比如完全可以选择肯尼迪学院的课程。虽然可以修混合课程,但还是要按照规定完成专业课下固定学分的学习。

班级简介

HDE专业没有固定的班级。每个人都随着自己的选课和项目分支移动。整个专业学生人数在150人左右。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同。相对来说,大班人数可能达到100人左右,小班人数在10人左右。

教学模式

从去年9月初开始,大部分课程基本恢复线下,也进行了部分线上模式。但对于涉及签证问题的留学生,需要保证线下课程有足够的学分。(注:自2020年秋季起,所有在线课程的学生将不再被允许进入美国,已经在中国的学生将不受影响)

网络课程虽然很方便,节省了很多通勤时间,但是睡醒打开电脑就可以学习。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线下的课程,和同学在一起可以更真实一些。课后和教授或同学交流会更方便,有更丰富的社交和信息获取渠道。

同班同学

我认识的大部分都是海本,也有少部分985,211录取,主要是985。

总体来说,哈佛的这个项目还是“年轻”的,没有非常严格的工作经验要求。所以很多学生本科毕业,但是也有一些国际/本地学生有着丰富的经历,比如自己创业,或者之前从事过K12教育行业,在小学或者中学做过老师等等。

虽然申请这个项目并没有严格限制心理学的背景,但是我们身边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学方面的经历,比如课程相关,参加过lab等。文件中类似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他们对课程的热情和理解。

第二部分

“读HDE,拼命输出,每天都像期末一样”

哈佛的HDE课程作业量真的不小。我在读美国书的时候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但是在哈佛读了之后,感觉已经到了本科的尾声了!几乎没有休息,每周什么都写,无论是短文、论文还是一些多形式的课程设计等等。,而且还有没完没了的演示。

哈佛大学录取条件(世界前100所大学排名)插图(1)

(哈佛图书馆,学生供图,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除此之外,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输出自己的观点,包括小组讨论,这需要大量的输出。如果你不做课外阅读,你的输出会变得非常困难,你在课堂上不会得到那么多。

哈佛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在学习上也很努力,所以整体课程压力也很大。

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以感受到这种压力,只是努力去抵抗!有时候会和身边的朋友一起吐槽,心情会好很多。另外,哈佛所在的剑桥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在空空闲时间,它会选择去河边跑步,边跑边感受河边的风景,感觉压力得到了释放。

第三部分

哈佛平台大,起点高。

“但我还是有点失望”

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哈佛大学给我的感觉,我觉得是“平台、精英、资源”。哈佛大学以学校出名,很多课程可以邀请各个领域的大牛来听课。无论是行业领袖还是企业高管,都会遇到很多高层次的“大神”。

与本科学习不同的是,在哈佛教育学院就读的国际学生,在进入硕士学习之前,很多都有工作经验或社会经验。他们都有非常明确的想法和目标,也有自己经历形成的视角。当然,他们也是各行各业非常顶尖的人,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但在一些课程讨论中,我偶尔会感受到一种隐藏在哈佛校园里的“优越感”。在一些课堂讨论中,比如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你可以感觉到讨论中会有一种“我们如何帮助你”的意味。上层圈子里无形的优越感,总让人觉得这些讨论和对话不是建立在非常客观平等的基础上。

也会有没有完全了解当地情况,却套用了美国本土模式的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我会在这种讨论氛围中感到一些困惑。当然,这是我自己的一些经历,不代表全部情况。

第四部分

我不后悔选择这个专业

但也有些遗憾。

那时,我也收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我很纠结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ICC专业和哈佛大学的HDE专业,因为我倾向于多元文化背景的研究和学习。在做研究的时候,我发现哈佛大学的教授也有非常多样的背景,有些老师的方向和我的兴趣不谋而合。再加上哈佛本身的名气和排名,我选择了哈佛。

但是当你开始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虽然哈佛的教授都是大牛,但是分散这些资源并不是那么开放和“唾手可得”的。只有你主动关注,去老师那里“努力挖掘”或者偶然和同学聊天,你才会了解到这种隐形资源的存在。但是很多时候得知已经来不及加入了,觉得很可惜。

想在读研期间最大化背景的同学,一定要多注意在课堂之外和老师同学打听这些资源。

第五部分

除了学习,我的生活

01

疫情下的哈佛

现在感觉大家对疫情的态度不那么紧张了。当初很多餐厅和室内都要求戴口罩才能进入,现在其实也没有强制要求,但还是强烈推荐。同时,在哈佛之前,要求每周检测一次核酸,放入收集箱,并要求接种疫苗。

目前,每周检测不再是强制性要求,人们在户外时会逐渐选择不戴口罩。但是相对来说,中国学生还是会比较关注。

02

波士顿的公共安全

总的来说,这里的治安情况不错,恶性事件不多。但也不是绝对安全。你仍然需要注意不要在晚上独自行走,尤其是在太阳下山后。最好和朋友一起去,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哈佛大学录取条件(世界前100所大学排名)插图(2)

(哈佛校园景色,学生提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在哈佛,你可以看到很多警车,尤其是在大型活动期间。另外,晚上每隔几米就能看到报警装置闪着蓝光,让人更有安全感。

03

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

和我本科的地方相比,波士顿的四季都很正常,没有极端恶劣的天气,夏天的景色和气候也很宜人。我以前住在查尔斯河边,每天都看到很多人围着湖跑步。加入跑步后,我也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尤其是傍晚,夕阳西下在湖面上,天空空呈现紫色,让人不禁赞叹它是多么的美丽!

哈佛大学录取条件(世界前100所大学排名)插图(3)

(傍晚河边跑,学生提供图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在我每天休息的时候,我经常去参观各种博物馆、展览、音乐节和户外集市。波士顿的活动非常丰富,这些也构成了我在这里的日常。

第七部分

来到哈佛有得有失。

但最感激的是我遇到了他们。

01

收获最大的是身边的朋友。

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同学朋友,最让我惊讶的是,每次和他们聊天,我都在思考和成长。虽然我们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但相同的是我们都很优秀,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

哈佛大学录取条件(世界前100所大学排名)插图(4)

(共度春节,学生提供图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不仅仅是谈论未来的发展或者专业学习,包括日常的讨论和一些时事观点,总能引起很多共鸣,帮助你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这件事。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02

我学会了如何真正理解“少数”

之前在课堂上和其他文化背景的学生讨论的经历也提醒了我思考。在判断和评论一件事之前,你需要真正了解它的发展和原因。比如在评判一个地方的教育制度之前,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个地方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等。

这也提醒了我,当你真的要去评判或者为少数群体发声的时候,你需要问问自己,你真的了解他们吗?真的做了客观评价吗?

03

我想对我的同学们说。

在申请之前,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想达到什么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当初选择哈佛,就是看中了哈佛带给我的资源和平台。但其实课程也给我带来了一些遗憾。

哈佛大学录取条件(世界前100所大学排名)插图(5)

(哈佛毕业典礼,学生供图,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虽然HDE有很多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但是我和我的同学都觉得这些心理学相关的课程有点太基础了,甚至在本科期间就已经接触和学习了,而且由于学期太短,能够深入学习的知识也比较有限,这也让我们感到有些遗憾。而且有些教育课程针对性也很强,可能是针对K12或者幼儿的,和我的预期有些出入。

但总的来说,我不后悔选择哈佛。在做选择的时候,我总是需要权衡什么对你更重要,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拓展自己的边界,探索新的事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9423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