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什么什么引()

丰子恺的漫画《高反》。照片由王振忠提供从1996年开始,我先后发表了《暮色与水长》、《日出》、《山那边》三篇散文。第二篇,主文,来源于1998年以后在《读书月刊

旁什么什么引()插图丰子恺的漫画《高反》。照片由王振忠提供

从1996年开始,我先后发表了《暮色与水长》、《日出》、《山那边》三篇散文。第二篇,主文,来源于1998年以后在《读书月刊》上发表的《日出而作》专栏,加上同时期在《万象》、《寻根》等杂志上发表的学术随笔。

这套书名叫《从黄山百越到东亚海》。如副标题“明清江南文化与域外世界”所示,其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明清江南社会的文化现象,二是对域外世界的描写与追寻。

徽州位于黄山和百越之间,“黄山百越”也指皖南的徽州,是我最近三十年来长期关注的地区之一。在书中,我首先勾勒了晚明人文地理写作的复兴轨迹,并聚焦于皖浙边缘山区的社会建设,追溯历史灾难的蔓延,探寻岁月遗失、世代失落的相关记忆,聆听黄山钟声的世纪回响,关注波浪溪流的沧桑变迁,解析江南诸多传说中“徽州潮风”的演变,感叹近期庚子洪水的沧桑变迁……

一个

整整30年前,谭栖祥先生在《复旦学报》上撰文,呼吁加强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他指出,中国人对人文地理现象的记录和研究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龚玉》。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和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卷末记载的“风俗”向我们讲述了战国至西汉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农、商、工、矿各行业的兴衰与风尚。而汉代以后的官方地理记载忽略了对人文地理的描述,有关人文地理现象的文献散见于东西方,直到明代才有所改变。对此,谭先生特别指出,明代丘浚的《宜颜补》、的《图书编撰》、谢的《五杂组》、王士行的《广志义》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在他的倡议下,上述书籍都得到了历史地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有的还出版了专门的研究著作。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看,《宋创虞梦》中最系统、最有价值的著作是《尚书》。在我看来,《商人纪》在布局和用词上是在刻意模仿《史记·货殖列传》。事实上,在明代,《货殖列传》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一些徽商甚至将《货殖列传》作为必修教材,以便从中学习有用的商业经验。在写作方面,《史记·货殖列传》系统总结了晋鲁江南及龙门碣石以北地区的经济特点,深刻揭示了形成地域差异的历史渊源和环境因素。《商人年谱》还注重对地域划分、地域特征、人地关系的观察和研究,融合了经济、文化、风俗等因素。此外,(1510-1593)的《梦里散窗》成书于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王士行的《广智易》(1546-1598)成书于万历丁酉,即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而谢(1566)无论是作者生活年代还是成书时间,的《宋创》,都是最早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商贾集》对人文地理现象的系统描述标志着《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相关传统在明代的全面复兴。

在明清经济史和人文地理研究中,徽商和徽州风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张寒在《商贾记》中指出:“商贾之子,爱其食,爱其衣,妆其足,织地鳞河,飞尘满天,汗如雨下。乔乔杰借给她丈夫一笔钱,她带着一份奉承逃跑了。燕姬和赵女品丝竹,扮演秦征,渴望美丽和尊严...自保,太过张扬,徽,他们的人更注重机会和利润,舍本逐末,唱转枢纽。金笳在市场上的利润是几倍,第二次,最低级的无能者谋求每一分利润。”休宁县和歙县是徽州府最重要的两个县,也是商业发展最早的两个县。万历《社稷》的编纂者谢弼,曾认真研读过《史记·货殖列传》。他将歙县的实际与它进行了比较,并在地方志中列出了《货殖传》,详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这些材料中的许多后来被顾和黄所用。

明代中叶以来,相当一批徽商活跃在江南的盐、木、典当、布业经营领域。当时,一些富裕的徽商拥有数百万两白银。到了清朝,他们甚至超过1000万,位居中国财富榜榜首。这些徽商都是江南有钱的外地人,与六朝的“胡人”和唐宋元时期财大气粗的徽商颇为相似。所以,把江南民俗中以前的“胡人”和徽商换成“徽州潮风”,显然是顺理成章的。

在16世纪的东南文化市场上,徽商成为冠军。万历前后,江南的西汉玉玺被徽州的富人高价购买。当时的文人和官员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但都认为这是“邯郸才子嫁为仆妻”,甚至痛心疾首地称之为官印掉进厕所。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钱多势众的徽州,频繁地在江南各地大规模“学宝”、“夺宝”。除了文人的享乐,从明中叶开始,徽州的典当行与普通百姓(尤其是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在“无徽不成镇”的江南,民间流传着“无徽不成卒”或“无徽不成卒”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江南的典当行大部分都是徽州人开的,即使不是徽州人开的,但里面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徽州人。狭义的徽州朝奉是指徽州典当行中的工作人员。在江南,虽然徽州典当行中的潮风一直为人诟病。另一方面,有句话叫“典当是穷人的后门”。当地人进进出出典当行,以为是“去姨妈家”。比如在上海,人们给大典当行起外号叫“大姨妈”,给小典当行起外号叫“小姨妈”,典当行也把客户叫“外甥”。这些都说明典当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很多人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普罗大众挣扎在贫困线上,穷途末路时,总要出入当铺,质押财产,以暂时渡过难关。久而久之,很多人把自己的贫穷和徽商的富有相提并论,进而认为自己的苦难都是徽商重利盘剥造成的——这就是“松人的财富大多被徽商搬走”等谣言出现的原因,也是大量“徽商带宝”故事的背景。

到了明代,两县因为名利双收,赋税负担即使在徽州也是首屈一指的。

在传统时代,公务是行政运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所有税收和逮捕嫌疑犯都需要官方服务。由于官方服务的重要性,在许多场合,官方服务在山洞中,其间,上下其手。他们在乡下胡作非为,掠夺人民。尤其是这些官员下乡时,经常扒皮吸髓,家破人亡,酿成人间惨剧无数。“教室里一个朱,百姓中一千滴血”反映了一个极其残酷的事实。

有鉴于此,明清时期,许多有识之士竭力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官员的职权。清代县级行政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钱粮征收中的自封内阁、卷钞纸皂的例子等。所谓自封投阁,是指清初为防止不法官吏滥用职权,任意征收或重复征收赋税而采取的措施。此后,各州县在收缴各种钱粮后,都设立银柜,百姓缴纳的钱会自行放入柜中,官员、仆从不得造假手。此外,纸肥皂和木肥皂已成为更常见的做法。目前,在徽州文书中发现的“纸皂”不止一种:

在这个印刷品的右上方的长盒子里,写着“纸肥皂代替穷人”,在左下方,有一张阿清王朝官员戴着保暖帽子的照片。右手拿着一张“催欠户”的牌,左手提着一长串绳子或脚镣,上面写着“不用吃喝,只催户玩,再拖就签字,拿个比”。所以,它的意思是对欠户要有礼貌。“无酒无饭”当然是和真正的仆人下乡相比。在纸肥皂的右边,有无数来自政府的提醒。这份“纸皂代贫”文件,上面写的是真实姓名,盖的是公章,应该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实物。

在清朝,政府执法的“穷人纸皂”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制度设计。它希望小事由乡民调解,大事才用“穷人用纸皂”。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官兵的干扰,也可以对违法者起到警示作用。从其初衷来看,这是一项便民措施,通常被视为官方一方的仁政。然而,一方面,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犯罪嫌疑人,其中不乏循规蹈矩的“好人”,但也不乏钻山越洞的“刁民”。因此,无论是“纸皂代劣”还是“木皂代李”,其实际效果仍不理想。另一方面,军官们总是试图寻找机会扰乱民众。按照理想的设计,纸皂可以用来涵养,官员可以直接评判功过,而不是官服里的假手。但原告和被告往往是水火不容,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势必会产生纠纷。在这种背景下,原告很可能与官员勾结,撕衣毁票,把事情闹大,以此来激怒政府,从而使事情一发不可收拾。这为官方服务的官方干预创造了充分而有利的条件。看似理想化的制度设计看似完美,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社会现实其实相当复杂。

频繁的商业活动和社会流动导致了徽州契约文书的大量形成。

敦煌文献和徽州文献是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的两大重要发现。敦煌文献发现于1900年。大约半个世纪后,徽州文书第一次被大规模发现。前者指甘肃敦煌5至11世纪的多语种古代手稿和少量印刷本。这些原始资料有5万多件。目前除中国外,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都有不少收藏。徽州文书是指皖南徽州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书,时间可追溯到南宋至1949年前后。抗战胜利后,著名学者方浩第一次在南京买到了几份珍贵的徽州文书。1956-1958年间,在收藏家郑振铎的影响下,徽州文书在皖南首次大规模发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商业史研究在空之前受到重视,徽州文书再次大规模被发现,至今仍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已知的徽州文书总数已达100万份。除了少数海外文物,这些资料大部分保存在中国的公共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另一方面,以敦煌文献和徽州文献为基础的“敦煌学”和“徽学”相互延续,成为20世纪的两个新学科。目前,徐承尧大概是唯一一个既与敦煌文献又与徽州文献关系密切的人。对徽州文学的情有独钟,成就了徐承尧这位古文大家,一张徽州的亮丽名片,一位传统时代的徽州文化研究大师。

作者在《边缘山区的社会建设》一文中指出,史学界仍有一些人对徽州文书存在根深蒂固的误解。在他们的印象中,徽州文书只是一些土地契约,绝大多数来自市场交易,缺乏系统脉络,学术价值大打折扣。实际上,这种假设完全不了解迄今为止徽州文书收集、整理和研究的现状,他们的幻想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事实上,徽州乐器是中国数量最多的民间乐器,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以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而著称。都说近几十年各地民间文献层出不穷,但可以断言,没有一个地区的文献质量能与徽州文献相提并论。就像黄忠信在歙县二十五市飞地发现的文献一样,新发现的徽州文献很多都有很好的系统脉络。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徽州因为传世文献的丰富,拥有极佳的“史料环境”。任何一种文献的任何新发现,往往都能在整体的历史数据环境中迅速找到相应的坐标,从而发挥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因此,与其对现有的文献和史料进行批判,不如面对客观现实,清醒认识作为历史学家的长处和局限。我认为,实地考察的目的是增加我们的感性认识,在传疑与信札之间寻找有价值的历史线索,真正了解手头的民间历史文献。

惠州虽然位于安徽省南部,但由于“山限水隔”,在地理上与世隔绝。然而,随着徽商的发展,以及土特产和外国商品的转移,人们的交往、文化碰撞和社会流动极为频繁。就像精致的徽州老房子,虽然高墙深宅一片漆黑,但堂前的世界依然透出屋外的光。“四水归堂”中精心呵护的盆栽,也在天地之间自由呼吸,自由呼吸,焕发出勃勃生机...

明清时期,无数回民想要经商,寻求更深远的经济利益。他们从新安顺流而下,很快就航行到了长江三角洲。从那里逐渐汇入浩瀚的东海,驰骋在东亚世界。30多年来,我个人的学术研究是从徽州学开始的,逐渐延伸到海外文学和东亚海域史的研究。

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反映长崎贸易的文献是二十九年(1764年)徽商王鹏在长崎唐馆所写的《修海边》。它不仅被我国第一部日本通史《中国人》翁广平频繁引用,而且先后被收入《赵岱丛书》和《小芳湖斋舆地丛朝》。到了19世纪中叶,这本书被北京的俄国传教士团收购。为此,茨韦特科夫撰写了《中国人关于长崎的笔记》的俄文译本。此外,1941年,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将《海之袖》一书翻译成日文,并在东京出版,附有日文简介和注释。这些不同的文本,影若满月,香随风送,在远方相映成趣,成为了海内外了解18世纪中国人如何认识日本的经典。

16世纪,徽州墨商的营销网络广泛分布在江南地区。江户时代,除了徽州墨品传入日本,中日两国在制墨技术上也有频繁的交流,这是民间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江户时代日本著名墨商泰松井从父辈开始认真研究中国的制墨方法。元四年(公元1739年,清四年),泰国松井亲自前往当时的“锁国窗”长崎,与几位从事中日贸易的清代商人会面,详细考察中国墨。他还通过来长崎进行贸易的中国海商,与在苏州经商的曹素功以及名为詹武源的墨商进行了交流。保宽二年(公元1742年,清乾隆七年),泰国松井出版《园墨谱》,明显模仿明代方墨谱、程墨园,其中专门记载了徽墨的图案。通过《古美苑墨谱》等海外文献,我们对徽州墨的海外流传及其相关文化交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997年,我作为复旦大学派出的校际交流学者,第一次访问日本。其间,在内阁文库出版的历史丛书中,发现了一本唐代的《图们江之书》,收录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幕府官员宫崎撰写的视听草中。宫崎骏生卒年不详,但他活跃于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本书是宫崎骏沈澄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撰的海外文学作品集。唐代《图们江书》之前的一份文件,题目是《蓝夫(郑文十二年长崎赞美一个女人的画像,出版)》。“蓝夫”指的是一位荷兰商人的妻子。《郑文十二年》相当于清朝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江户时代,日本奉行闭关锁国政策,长崎是唯一的“锁国窗”,只允许中国和荷兰的商船在日本进行贸易。所以两个资料列在一处,应该都是与长崎贸易有关的史料。据此推测,唐图门簿应该是一位来到长崎的中国商人携带的名簿,其内容反映了与该商人有关的苏州批发商的姓名和地址。从唐代《图们江记》中所填人名、地名、店名来看,这些商人的经营主要涉及染坊、布店、银匠店、毡店、麻袋店、糖库、药房、当铺、钱庄、器具店等。可见苏州街头巷尾开设的店铺,布匹、糖、药品数量最多,都与清代苏州与日本长崎的贸易活动完全吻合。

1997年,在我到达日本后不久,我的大学组织了一次去冲绳的旅行。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琉球过去的风土人情,与福建沿海的密切关系,让我产生了兴趣。在日本近一年的时间里,除了冲绳,我曾经去过长崎,一个山川秀美的城市,独自徘徊在长崎的大街小巷。当时虽然身在异国,但总觉得似曾相识。与冲绳类似,长崎作为江户时代的“锁国之窗”,与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频繁的往来,尤其是与福建沿海地区。“海与琼浦相连,远观日出”,而本书的“长空长水琼浦月”等文章,都是以日本历史研究的学术标准,从远处看历史上中国与中国的频繁交流。

比如关于江户时代长崎唐馆中国人的生活,中文描述最生动的是《琼浦物语》、《翻译家必备》等初唐教科书,而相当直观的形象就是各种唐馆地图。目前出版的关于长崎唐馆的资料集有两种:一种是2003年的长崎唐馆集成,另一种是2005年的唐馆蓝兔馆绘图卷。

中世纪时,圣德太子派小野的妹妹去隋朝,递交的国书自称“日本的天子”——这是日本在7世纪初面对其西方邻国时刻意表现出的一种自尊姿态。现在借助这些江户时代的唐馆图,我们可以从远处看历史,有了很多清晰的发现。

近代以来的东亚局势一波三折。如果结合中国和中国的相关史料,我们可以看到,福州的土地神信仰,与东渡的僧侣和水手一起,被放到东亚贸易和东西方文明冲突的背景中...人们,尤其是从事东西方贸易的福州人,对长崎早年参拜靖国神社的信仰有着不解之缘。这个例子凸显了东亚地区跨国贸易、移民网络、民间信仰和文明冲突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也隐含了民间文化交流中的许多丰富内涵。

近几十年来,以区域取向来分析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种普遍做法。此后,文化史,尤其是“向下看”的社会史和历史人类学的发展,推动了当代史学的演进。区域社会史的方法也为海外华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大量外国文献的出版,在东亚,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主体不再是一般的日本人、中国人或韩国人,而是特定群体之间的交流。广义的政治史、贸易史和文化史有望转向社会史研究。这为海外华人史料研究提供了新的地域视角,使相关研究更加深入。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图像、侨集、笔记、语文教材成为史料的重要来源。翻阅这些资料,从全球历史的角度,看到国内外的过去和现在,常常会有一种遇见美景,豁达的感觉——长崎唐博物馆的地图,与唐朝有关的史料,长崎的浮世绘等。为中国区域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增添了许多线索,值得重视。

在我看来,历史上的盛世,就像一座山处于爱与水的状态。遥望千山,我听百鸟争鸣。我们这一代人从远处引领,提出问题,要求真理。我们需要仔细观察,仔细思考,并向前看。既要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中外,又要追根溯源,聚焦水云深处的黄山百越,对江南的荒原沃土做更细致的考察。(王振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854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