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俗语(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黄河,波涛滚滚,奔腾不息。灿烂的中华文明在这里孕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这里沉淀。人们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自古以来,黄河就以“好淤、好决、好运”著称。因此

有关黄河的俗语(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插图黄河,波涛滚滚,奔腾不息。灿烂的中华文明在这里孕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这里沉淀。人们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自古以来,黄河就以“好淤、好决、好运”著称。因此,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把治理黄河作为一件安民利民的大事高度重视,誓要“把黄河治理好”。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期间,亲自到兰考东坝头段考察黄河,向当地干部询问黄河防汛情况。

时隔5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河南,考察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等。,并对黄河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保护进行调查。

70年前,黄河淤塞,经常决口,到处泛滥,人民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前的1946年,河北、山东、河南解放区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开启了人们治理黄河的新纪元。

70年来,人民在治理黄河上一步步攻坚克难,强化防洪、科学保护和开发,不仅创造了黄河安澜的历史奇迹,也为世界大江大河的治理和保护提供了成功范例。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谚语已经退出了现实语境,成为历史。

今天,我们将跟随总书记的脚步,一起重温这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

有关黄河的俗语(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插图(1)“三年两破”致70岁的安澜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北麓,穿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最终流入渤海。

大江东去,滋养了华夏大地和世世代代沿河而居的人们。但历史上黄河决口1590次,改道26次,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黄河太平,天下太平”,黄河太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黄河下游特点和防险工程情况,确立了一系列以“拓宽河道、加固堤防”为核心的相关措施,开始了人民治理黄河历史上的第一次黄河大堤维修。几年来,沿岸群众勤俭保家,约15万受灾农民参与了堤防修复,成为治理黄河历史上第一次真正依靠和动员群众。

“在下游,我们将继续加强堤防,巩固大坝,大力组织防洪,总的来说,我们将确保在发生1949年以上的洪水时不会决堤……”1951年,黄河委员会首次明确提出堤防强度要求。1952年和1955年,堤防工程的标准不断被刷新。

1958年,黄河下游200万人战胜了1919年黄河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

此后,党和政府继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陆浑水库、故县水库、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口村水库先后屹立于黄河中游主要支流,实现了五库联合调度;下游两岸总长1371.2公里的黄林大堤,经历了四次加高加粗;北金堤、东平湖等滞洪工程已经开建,河道整治工程和滩区安全建设已经开展,“上堵下泄、两岸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

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彻底扭转。连续70年秋汛堤防不决口,避免了黄河决口造成12万平方公里保护区1.3亿人的生命财产损失,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决“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的窘境

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换沙》中有这样一句话:“黄河万里沙,浪自天边扫”。数据显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输沙量高达16亿吨,多年平均天然含沙量35 kg/m3,可谓“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沙”。

自古黄河难治,根源在泥沙。流经地球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生态最脆弱的黄土高原,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这里严重的水土流失。治沙,孤注一掷之举,是为了让黄土高原焕发新的绿色生机。

80年代初,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重建,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

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批准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的两个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启动了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

顶层设计与群众智慧相结合,国家投入与市场手段相匹配,形成了“山顶种树带帽,山坡退耕还草带袄,山腰修梯田带带,沟底筑坝带靴”的立体保护模式,创造性地推进了治理干旱、荒漠化、贫困的进程。

1997年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方针,在黄河流域提出并率先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以粮代赈、个人承包”的政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2200多条,加固淤地坝1600多座。“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结合,帮助250多万人脱贫。

70年来,从“黄”到“绿”,黄土高原的主色调发生了变化,流水、土壤、肥料这“三块跑田”消失了。通过三门峡、小浪底水库拦沙调水调沙的应用,实现了水库冲淤平衡,有效减缓了黄河下游淤积抬升。据统计,近20年来,水土保持措施每年拦减黄沙4.35亿吨。

从早期的“宽河固堤”、“蓄清水排泥水”的立体保护模式,到现在的“堵、调、排、放、挖”的立体保护模式,曾经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黄河变得温顺起来,沿着中国特有的治河之路,有了一片绿色的底色。

生态屏障修复后,黄河已连续流了20年。

“山像山一样养育我们,河像河一样哺育我们”,一首山西老歌,唱出了沿海儿女对母亲河的眷恋。黄河的健康总是与沿岸人民的生活状况有关。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枯水年数增加和沿黄用水秩序混乱,黄河断流危机加剧,1997年爆发了迄今最严重的断流。

“行动起来,拯救黄河!”面对空之前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危机,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63位院士发出联合呼吁。

形势危急而紧迫。在此背景下,国家授权黄河委员会对黄河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

1998年底,国家计委和水利部颁布实施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

1999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黄河水量;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自2006年8月1日起实施...

开启了世界上第一个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水量统一调控的实践。自1999年以来,黄河干流从未断流。

近20年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开阔水域面积比例从15%增加到现在的60%,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增加到368种。

久违的洄游鱼类重现,河口三角洲重现草美水美,鸟鸣鱼跃。河流绵长,生机勃勃的黄河形成了一条生态走廊。

有关黄河的俗语(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插图(2)巧用水资源谋求大发展。

黄河作为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占全国河流径流量的2%,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全国15%的耕地,支撑了全国14%的国内生产总值。九曲黄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动力源。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黄河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70年来,黄河流域及其下游灌溉面积达1.26亿亩,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倍左右。随着黄河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通过向甘肃、宁蒙等地区调水,昔日的沙盐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黄河水资源是“中国粮仓”的重要保障。

近日,为改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水质,今年已从黄河向乌梁素海供水3.82亿立方米。预计年供水量将达到5.6亿立方米,相当于杭州约40个西湖的蓄水量。

2019-2020年从黄河向河北湖调水也在日前实施,尽可能多地向白洋淀和华北地下水压力供水。

同时,依托水利枢纽建设,有序开发黄河水电资源,水电装机容量增加到2200万千瓦。黄河不仅是中国的“动脉”,也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流”,为华北、西北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为西北地区丰富的光伏、风电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条件。

“数字黄河”提升全流域综合管理能力

在黄河治理初期,人们梦想通过蓄水拦沙来疏通黄河。上世纪60年代初,黄河干流上的第一座水库三门峡蓄水,但一年半后,15亿吨泥沙淤积库区,回水回流关中平原,危及Xi安。水库不得不改变运行方式,下游规划的几座大坝被迫下马。

三门峡水库建设走了弯路,但正是吸取了这个教训。后期小浪底工程从设计上预留了75亿立方米的淤积库容。通过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和三条黄河的一系列试验,最终成功利用小浪底工程实现了黄河的调水调沙。

新时期,黄河管理委员会加快了信息化赶超步伐,稳步推进“数字黄河”向“智慧黄河”升级发展。“黄河一张图”、“一个数据库”等信息化“六个一”工程成效显著,“共享大平台、智慧管理大数据、共管大系统”格局初步形成,有力推动了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科技进步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调水调沙、水库调度、游荡性河道整治、水生态保护、水文预报等黄河治理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推广了振动测砂仪、堤防隐患探测等一大批先进实用的技术装备。

黄河绵延数千英里。从人水之争到人水之和,从传统治河到现代治河,这条河流淌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脉络。在新中国70年的伟大征程中,“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也在历史悠久的中国风起云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629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