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主张(庄子思想精髓8个字)

1.生活简介庄子,宋朝人,公元前368年出生贫寒,做过小官。他是一个有学问、有思想的人。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发展了道家,成为老庄学派。政治上,庄子不愿意与当权者

1.生活简介

庄子,宋朝人,公元前368年出生贫寒,做过小官。他是一个有学问、有思想的人。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发展了道家,成为老庄学派。政治上,庄子不愿意与当权者合作,对现实政治采取回避的态度。据说楚威王文庄子很能干,所以就把他收为自己的女儿。他对楚王的使者说,女儿虽重,可敬,这些却如祭牛。养了很多年,却被带进祠堂当祭品。到时候,做自由猪就不可能了。我宁愿像一条浑水中的小鱼一样自得其乐,也不愿被君主束缚。所以,庄子最终选择了隐逸。

晋代郭象编纂的《庄子》一书,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现代学者大多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己写的,外篇和杂篇是庄子后期研究写的,但也保存了庄子的思想。最后一篇杂文《天下》应该也是庄子写的,体现了庄子的哲学史观。

2.本体论:提出根本思想。

庄子哲学中的道、天、自然、物

1)、道是天地万物的总原则。

老子说,道生一,二,三,万物,万物无中生有,万物由有而生,我们不能以形来理解宇宙生成论。

道是万物的总根和总法,但不仅仅是形式上所理解的万物的形成和规律。

道是一种大而全的状态,是一种包容万物的状态,是一种万物依其本性生长,自然发展的状态,是一种人以精神看待万物,控制万物,让万物独立呈现自己的状态。

道,有情而信,无为而不见,可传不可受,可得而不见。

无名无有是德,有是命。

2)、天,自然之天,无为即天,事物按其本性呈现的状态。

3)、性与道在物,内在超越,性与情,性是真我,情是假我,

性与道,性即自然。

道是基础,天是自然,性是事物的具体表现,最终达到一种逍遥自在的状态。

地球的声音和自然的声音(自然的领域)

齐一说是天地万物都是以自然状态呈现的,道是一体的。

庄子的思想主张(庄子思想精髓8个字)插图

道是宇宙的根本。这个根看似不存在但确实存在。自然,它无迹可寻,却有一种神秘的功能,能使万物生长而无自知之明。这样的状态被称为“本根”

庄子认为“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有情、信、传、用,是最充实的。它是能主宰鬼神、比天地更古老的原初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即“根”。

道与万物的关系:物非物。

1,1)道作为万物之根,不可能是与万物同一的东西,而是与万物不同的非物。庄子强调“道”与“万物”的区别,强调本体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区别。这一思想进一步发展了老子对“道”的形而上世界的探索。

1,2)“道”与“万物”的关系是“整体”与“偏离”的关系。在他看来,“道”源于“万物”,“万物”不过是“道”的影子。“万物皆生于形。”(《西游记》)“万物”,如影随形,当然是多变的,相互转化,或成或灭;而“道”是永恒的,所以不能灭。所以道是绝对完整的,由道衍生出来的一切都是不完整的,也就是局部的。他说:“道无连续性,万物有生死。”

1.虽然道是完整的,万物是局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道是万物的至尊主,万物都服从于道,受道支配。“道”只对“万物”起示范和规范作用,即使“万物”模仿自己,自然存在和运动。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1.关于人的生死,庄子说:“人一出生,就聚在一起;当他们聚集在一起,他们谋生;当他们分散时,他们就死了。......因此,它为全世界所知。”(《北游》)(鼓盆与宋)

1.他认为人的生死是气的聚散的结果,是一种自然现象。面对死亡,庄子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态度。

1.庄子主张“物非物”,不是要给万物定一个主宰。他不仅主张天道自然无为,甚至认为“道”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在这方面,他发展了老子的本体论思想。

庄子的思想主张(庄子思想精髓8个字)插图(1)

3.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1.如果说老子的主要贡献在于开辟了“道”的世界,那么庄子的主要贡献则在于阐述了认知理论,尤其是论述了认知活动中的主体问题。庄子的辩证法被转化为相对主义。在这一转变中,庄子深刻地审视和批判了人们认识的水平、能力和结果,力图摆脱先秦诸子对人们认识活动的种种夸大、迷信和武断。

庄子看到世界分为“道”和“万物”,即世界的二元化,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在本体世界尚未被开辟的时候,人们只是基于真实的经验世界来看待问题。当世界被二元化时,人们可能会基于现象和本体的双重世界来看待问题,从而表现出不同层次的认知。用庄子的话来说,“观物”和“以道观物”是有区别的。

所谓“观察事物”,是以现实为基础的经验世界。从“万物”的“偏”出发,以“万物”的偏来把握认知对象,就会发现物是人非,气象万千。

1.所谓“观道”,就是上升到道的本体世界。如果以道之“全”来把握认识对象,就会发现各种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其性质和存在都是相对的、暂时的、有限的,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质的稳定性。所以“万物为一”(秋水)和“万物为一”(德崇福)没有区别。

1.“观察事物”的结果只是强调事物的差异和事物之间的不相容;“从道而观之”的结果,会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只是相对的,事物之间的不相容也只是暂时的。事物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也没有绝对的对立。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和“统一”的。

1.认知水平:“小知识”与“大知识”

庄子从认知层次的区分出发,区分人的认知能力,把人的认知能力分为“小知识”和“大知识”。这里的“知识”是指“智慧”,是指作为认知能力的智慧。“小知识”和“大知识”是小智慧和大智慧。

●所谓“小知识”,是指主体以“万物”为认知对象的认知能力,即人们平时的感官经验和思维活动,因此直接称为“知识”。

●所谓“大识”,是指主体以“道”为认知对象的认知能力,故又称“无上识”。

庄子认为,“小智”的认知能力不能超越现实经验世界的范围,只能认识现实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

●就人的感官经验而言,“一知半解”所能知道的,只是事物的表象、形象、声音、色彩,也就是所谓的“能说的粗糙”(秋水)。

●就人们平时的思维活动而言,“一知半解”所能把握的,只是“万物”的内在结构和细微内容,即所谓“事物的本质是可以意会的”(秋水)。

●至于“道”,是“一知半解”所不能把握的。要把握“道”,只有靠“大识”。

1.为什么“小知识”抓不住道,只能靠“大知识”抓道?

●首先,庄子认为“小智”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有限的,总是局限于现实经验世界中“万物”的偏颇,而不是“道”的全集。要获得完整的“道”的收集,必须依靠“大知识”。

庄子认为人的身体和生命都是有限的。充分发挥人的感官认识世界的作用,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可能真正认识和把握世界。庄子感慨地说:“我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我的知识是没有限度的。有了限制,我就快完了。”

再次,庄子认为人所使用的语言和概念是有限的。普通的语言和概念只能表达关于具体事物的知识:“你所说的一切,你所知道的一切,仅此而已。”(泽洋)

庄子认为“道”是不能用普通的语言和概念来表达的,即所谓“道不叫,辩不作”(《齐物论》)。所以庄子总是以寓言的形式来谈“道”,谈他对“道”的理解和体会。

总之,在庄子看来,“小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不是至高无上的;“大支”的认知能力是无限的、至高无上的。“小知识不如大知识”(快乐旅行)。所谓“一知半解”,其实就是“知即无知”(西游记)。要真正获得对“道”的理解,就要摒弃“小知识”,充分发挥“大知识”的作用。

庄子的思想主张(庄子思想精髓8个字)插图(2)

气可以达到自由的境界。

现象是不平等的,猿、泥鳅、人的快乐是不一样的。

在本体意义上,可以说万物齐,自然齐,道为一;现象参差不齐,参差不齐,和而不同。用道家的观点来看,没有什么是高贵的,也没有什么是便宜的,用事物的观点来看,就是贵和便宜。

在道的戒中,我们应该是无限的,在道的层面上消解是非。是非是一种限制,一种角度,在道的层面,着眼全局,让一切成为自己的、自然的状态。

“对与错的和谐”

庄子也对认知结果进行了怀疑和批判。他指出,不同的认知主体往往对共同的认知对象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无法判断一个认知结果是否正确。人、泥鳅、猿,三个主体哪个认识更正确?

在庄子看来,既然没有明确的是非之分,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调和是非。

让万物自然运行,让对与错、物与我在旋转运动中自然地逐渐消弥分歧,从而得以调和。。

4.人生哲学

作为隐士,庄子对现实政治采取回避的态度,希望超越艰难的现实生活。这种欲望,在他的哲学中,升华为追求自由的人生哲学。这种追求自由的人生哲学可以说是庄子哲学中最精彩的部分。

1)“天”与“人”;

庄子继承了老子对文明的批判态度,进一步认为存在两种生存状态:

●一种存在状态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他称之为“天”;

●另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的文化生产之后的生存状态,他称之为“人”。

庄子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意为天;落(绕)马头,戴牛鼻,是人。”(秋水)

●“内天”这里指的是自然界固有的东西,而不是从外部加进来的。就像牛和马一样,它有四条腿,这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们给它加上的。

●这里的“人在外”指的是人的文化的制造,是人加在自然上的东西,比如缠绕马头,戴牛鼻子。

在庄子看来,这种自然的存在状态符合“道”,体现了“道”,是合理的存在状态。而那种经过文化加工后的生存状态,是异化于“道”,背离于“道”,破坏了合理的生存状态。所以庄子主张:“无人能毁天。”(秋水)在他看来,人应该回归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异化问题的哲学家。

2)“要”、“自己”和“不等”、“无我”;

庄子指出,对自然存在状态的破坏,实际上就是对自由的破坏。马的头,戴着牛的鼻子,让牛马失去自由,被奴役。人更是如此。

庄子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在世间不自由的巨大痛苦。

在庄子看来,生命之所以不自由,不痛苦,是因为它不是处于一种真正的自然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的原因在于“等待”和“拥有自己”。

●所谓“要”,就是人的活动总是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人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要求。这些条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他在《快乐旅行》里说,李还是要靠它的大翅膀和大风;可以持续半个月,但是还在等风。彭列子的活动看似自由,实则不然,因为他们的活动是受条件限制的,即他们是“要”的。

●所谓“有自己的自我”,是指自我意识的存在。因为人有自我意识,把自己与自然区分开来,人与人之间争夺利益,所以总是计较得失、喜怒哀乐、荣辱,陷入各种苦恼。

庄子认为,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超越各种条件的束缚,从“等”到“无为”;同时要摒弃主观意识,从“有我”做到“无我”。只有“等无”和“无我”,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所谓“无为而治”,就是人的活动不依赖于任何条件,不受必然的限制。人若能驾驭天地六气的变化,徜徉于无极境界,便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

●所谓“无我”,就是否定人的自我意识。要做到“无等”,就要做到“无我”。只有“无我”,才能“无为而治”,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

3)“心斋”“坐忘”;

庄子认为,要达到“无我”,否定人的自我意识,必须经过“斋戒”和“坐忘”。“心斋”和“坐忘”是人为了达到自由应该做出的努力。

●什么是“心跳快”?庄子说:“有意志,不可听之,而要用心听之。无心听之,怒听之。听耳,心止于符号。那些愤怒的人,那些空虚等待的人,也是如此。然道集空,空者心斋。”这意味着耳朵只起到听觉的作用(“听觉止于耳朵”),心灵止于概念和事物的重合(“心止于符号”)。但这不能认“道”。只有“气”是空的,是待物的,所以“气”才能体现“道”。这就需要抛弃人的感觉(“无耳”)和思维(“无心”),以“白白等物”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道。这是“新斋”。

●什么是“坐忘”?即完全抛弃人的感官能力和理性意识,完全忘记一切,内心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不知道外界的一切,从而达到与“道”的统一。庄子给孔子编了一个颜回进步的故事:颜回先是忘了仁义,两天后又忘了礼乐,最后“忘”了。孔子的“坐忘”是怎么回事?颜回答道:“失去四肢,就聪明了,走形了,和追一样,就是坐忘。”庄子认为,人在“斋戒”和“坐忘”之后,抛弃了自我意识,进入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从而产生了“无我”和“无等”。这种自然的存在状态是一种真正自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应该这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只与天地之灵相通,不以万物为荣;不要指责是非,要与世界相处。”(《世界》)

也就是说,一方面要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让自己在精神上超越自我,不沉迷于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与万物和世界相处融洽,不问是非,不脱离现实生活。

显然,庄子追求的自由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由。在他看来,现实生活中的自由是不可能的;他所追求的自由,其实是一种精神自由,一种精神自由,一种境界自由,在他看来是可以实现的。达到这一点的途径是“天无绝人之路”,解构了人的自我意识和文化生产。

4).自由的实现

如果人实现了自由,会表现出怎样的生活状态?为了表达人的自由的生活状态,庄子列举了各种获得了自由的人。他说,“就人而言,神和人都是无力的,圣人是无名的。”这里所说的“至尊者”、“圣人”、“圣人”,都是因为“禅定”、“忘性”而达到了克己、无为、无名的人,所以都是获得了精神自由的人。

在庄子的笔下,还有另一种“真人”,也是获得了精神自由的人。“真人”的一个特点是,很多人身体上是支离破碎的,精神上是完美的。“德善,形忘”(德充)。这种奇特的状态,意在表明“真人”因为“脱去四肢,变得聪明,脱离形式去认识”,进入了“坐忘”的状态,所以精神上是自由的。

其实庄子并没有想让现实世界变得更美好!但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没有改变现实生活现实的力量,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他不得不诉诸精神超越和精神自由。离开生活的现实世界,追求自己的理想,这是中国哲学家的典型态度。庄子的这种态度,在老子之后,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代的超然的人文精神。这对中国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逍遥派最终到达大师。

两层意思

顺意:从精于解牛到养生,顺应事物的自然、正义、规律,就是最好的无忧无虑的状态,如在物质与非物质之间。

超越义:忘世,坐忘(颜回故事离身,与追同)。精神上的困惑没有了,达到了自由自在的最高境界。斋戒(超越外界干扰,达到一种空静的状态)

闲暇的自由形象:真人(按本性示人)、至尊者(无我)、神民(无权)、圣人(无名)都是假人(主观的东西和欲望遮蔽了他们的本性)。

政治应该是庄子皇帝的政治理想。

1)多元并存,各适其位,万物与人各依其性发展,和而不同。

2)无为自然,认为主观的“治”是一切动乱的根源。

儒道思想的融合与互补

1.儒家构建人伦,教化人,强调“人之天”,即从社会现实出发,建立文化体系,使现实世界与理想的天相符合。倡导人文精神

2.道家宣扬天道,揭示自然,强调“人从天道”,即把自然的杰作作为人类文化的根基,反对文明制度过度泛滥而导致的人性“异化”。

如果将儒家的人文精神与道家的自然精神相结合,既能弘扬儒家的救世与责任,又能保持道家的自然、超然、宁静的逍遥精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606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