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1942(1942小说)

1992年,作家刘震云应邀去他的家乡河南调查一场过去的灾难,那就是1942年到1944年的河南大饥荒。整个过程中,受灾人数达3000万,死亡人数达300万。让刘

1992年,作家刘震云应邀去他的家乡河南调查一场过去的灾难,那就是1942年到1944年的河南大饥荒。整个过程中,受灾人数达3000万,死亡人数达300万。让刘震云惊讶的是,在调查中,很多灾难的亲历者或后代都忘记了这段惨痛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刘震云决定创作一部作品,这就是《文古1942》。

这部作品严格意义上不是小说,应该归为非小说类作品。除了大量的史诗材料,它还根据亲历者描述的真实事件进行还原,让读者通过口述和记录的方式感受那个时代的灾难。就像很多人问刘震云“这件事都过去这么久了,为什么还要再写一遍?”刘震云给出的答案是“只有记录下来,才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否则历史会重演”。正是这种责任感让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目的是讲述苦难的根源,让人类反思自己的错误与环境的关系。因此,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反思性。

由于采用的是纪实风格而非小说风格,虽然作品中的故事和信息都是发生在1942年的人或事,但缺乏清晰的故事线,因此改编难度极大。刘震云有义务负责剧本写作。出于信任,刘震云的好友冯小刚导演决定担起导演的重任。然而,在2011年之前,冯小刚三次申请电影项目都失败了。对于历史事件,一旦在表达方式、故事内涵、精神指向上稍有偏差,就很可能引起观众的误解。但是,固执的冯小刚愿意用“他一生积累的资源”来完成这样一部作品。显然,冯小刚并不满足于成功的舒适区,而是真的留下了一些可以警醒世人的作品。从完成度上来说,2亿的成本,无数的大腕,各种资源的调用,都让这部作品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质感。

今天我想从电影的艺术文本的角度,分析一下原著历史文本的改编,它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以及这场灾难对人性的反思,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温故1942(1942小说)插图

01、电影改变了作品中的叙述结构,采用多线叙述模式交代了两个家庭的悲情故事。

原著是调查性的文学作品,小说中没有故事,也没有突出的人物。可以说这样的作品完全不符合电影创作的需要。所以冯小刚请专家学者论证了几次,基本每次都得到了否定的结论,可见电影改编的难度。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必须保证基本的人物设定和剧情推进。只有更贴近当时的生活状况,才能表现出我们特有的人文关怀和哲学反思。于是,刘震云剧本的改编开始了,历时19年,反复调整人物和剧情框架。

原著全部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从对老母亲和叔叔的调查入手,通过人物对话和回忆将观众带入时代背景。很多画面需要读者自己去脑补,而电影需要从第一幕就把观众带入场景。于是,范殿元和盲鹿这两个老雇主就成了整个故事基于逃难人群的代表。影片还采用了全知视角的第三人称叙事,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描述了当时发生的事情。

小说结构采用“深时”结构,集“过去、现在、未来”于一体。观众不仅能感知到“我”在当下,想探究过去事件的状态和原因,还能感知到对未来事件的帮助。有能力跨越时间空的是“我”,所以视野范围更广,这是基于视角的变化带来的认知升级。但对于电影来说,采用的是“内部时间”结构,即一种与事件融为一体的时间再现。旁观者的视角牢牢锁定那个时代的观众,随着主角命运的起伏感知时代的变迁,因此更具感染力,更容易以人物命运带动情绪波动。

温故1942(1942小说)插图(1)

在小说中,刘震云可以当面表达自己的主观判断。他的立场是立足于人民和底层人民,为人民呐喊,为人民哀悼。因此,他在叙事中运用对比、反讽等方法对统治阶级进行无情的批判。比如小说里说“1992年指责很多统治者都没用,但是在哪个先生的统治下,他的庶民经常到处被饿死,这位先生应该比我老母亲更感到羞耻。他应该感到羞耻的前提是,他的家人和后代从来没有挨饿。当我们被这样的人统治时,难道我们不也感到不安和害怕吗?”显然,用现在的视角来分析更有说服力,但这种方式是电影无法表达的。

所以影片采用多线叙事,一方面是表现人的苦难,由点到面的表现人的悲惨场景。但这种多线叙述无法表现出导演的批判态度,只能通过黑色幽默进行讽刺。但是,有一个问题。作为一部反映灾难的电影,这种讽刺的效果是有限的,达不到原著的效果。另外,不能多次使用。它只能把镜头对准再次发生灾难时对人性的反思,它缺乏自由表达自己感受的自由。这也是这部电影票房不高的一个原因。观众有时害怕这种血腥的悲剧,更害怕深入骨髓的反思。

温故1942(1942小说)插图(2)

02、追寻灾难发生的根源,天灾、人祸原因探究,多视角分析灾难的成因。

客观地说,1942年的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自然灾害。当时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从被动挨打到积极相持。河南近一年几乎没有下雨,1943年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小说中明确写道“大自然的暴君又开始动摇河南农民的生命线。干旱烧了他们的小麦,蝗虫吃了他们的高粱,冰雹打死了他们的荞麦,最后的希望也随着倒下的秋苗一起枯萎,把他们逼向死亡之路。”

另一部分原因是影片中展现的人祸。影片开头,老雇主家财万贯,人丁兴旺。然而,赢得人心的方式不再是慷慨,而是完成任务的方式就是给饭吃。一张图把饥荒的严重程度说得清清楚楚,也为逃离饥荒埋下伏笔。但是,正如老雇主对女儿说的,“我们不是在逃亡,我们是在躲避灾难。”他们是为了躲避日本侵略和周围村民的生存需要,所以不是真穷,而是装穷。但是一路走来呢?老雇主媳妇死了,妈妈死了,女儿被卖了,孙女被闷死了。从最后一个繁华的家庭到一个人。盲鹿一家也是如此。我妈让飞机炸了,盲鹿把日本人推进了锅里。他老婆卖给别人了,留下的两个孩子也掉下火车不见了。盲鹿一家的命运甚至比他们的老雇主还要悲惨。这里的原因耐人寻味。

除此之外,还有两行表明了灾难的原因。

温故1942(1942小说)插图(3)

一是国民政府的救灾和以白修德为代表的国际政府的关注。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当时的国际事件,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丘吉尔感冒等。当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向蒋介石请求救灾支援时,他张不开嘴。原因是“救灾比上述小得多”,这意味着国民政府根本没有意识到救灾的重要性。所以当白修德记者试图当面传达死亡人数的严重性时,蒋介石说:“美国人会自以为是,到处捣乱。”他代表了政府的态度,而不仅仅是个人。他担心的不是人民的安全而是舆论的压力。刘震云想表达的是影片中体现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执政政府最后被赶到台湾省,这是不重视民众重要性的必然后果。

政府并没有完全忽视人民,他们分配救济食品。小说里写的是每人一斤,也就是每人不到一斤,而电影里改成了两斤。但是,一两斤的量太少了。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队抢走了一部分粮食,剩下的迟迟不还,连统治者都囤积起来收利息。可以说,这种腐败来自四面八方,绝非统治者所能控制。于是国民党军队不得不撤出河南。

温故1942(1942小说)插图(4)

另一条线是日本入侵和马劳设立“战区检查法院”。国民党撤出河南后,按照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标准,日本应该承担起救助难民的责任。但日军也放弃了河南,于是河南成了“三不管”地区,加剧了更多人逃往陕西。

日军的入侵直接导致了盲鹿、盲鹿妈妈等人物的死亡,但这只是群体中个体的画像。这种烧杀抢掠的行为,只是表面的炫耀,却暴露了一张不饶人的丑恶嘴脸。绑起来找孩子,被日军俘虏,孩子唯一的玩具风车被日本军官抢走烧掉,绑起来因为不吃日本馒头被杀。这种行为的随意性令人发指。从厨师到法官,马劳一方面揭示了为官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战时没有法制。影片中几次出现“不打胜仗,国家不亡”的言论,其实是在展示强权政治下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连评委都要低头吃被迫的东西。更悲惨的是,难民基本上没有东西吃。

温故1942(1942小说)插图(5)

03、增加不同人物细节,利用物品隐喻,展现面对灾难时关于人性的深入反思。

电影中加入了很多小说中没有提到的人物和物品,以镜头语言表达对战争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例如,传教士小安,在逃亡开始时坚定地站在耶稣一边,背诵了所有的口号。他说,受害者因为不信主而逃亡,但在逃亡过程中,他目睹了无数人的死亡,并祈祷死者闭上眼睛,但失败了。为了拯救这些无辜的难民,他几乎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问主:“所有这些灾难都是主的意思吗?”面对死亡,精神信仰总有一天会崩塌。上帝救不了受灾严重的河南省。也说明宗教信仰不是万能的。

小说中有一些人物,如老娘、化州叔、二爷、郭幼云等。,但在电影中,信息被模糊化,突出了以老东家和盲鹿为代表的逃兵,从而表现了灾难的深重和命运的悲惨。

温故1942(1942小说)插图(6)

老主人刚开始逃亡是因为有积蓄,所以心态跟普通人不太一样,所以可以帮助盲鹿,把命跟粮食绑在一起,这是他的资本。可是,当所有的车马都被军队收走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了。高地主一时无计可施,只好低声下气地问瞎鹿,能不能让媳妇坐马车。盲鹿媳妇同意的理由同样有趣:没想到他又来求我们了。这说明盲鹿家族的虚荣心已经得到满足,受害者已经不可能再以财富来区分阶级,表现出强烈的悲剧色彩。

与历史文本相比,艺术文本更注重形象表达。为此,影片巧妙地设置了几个隐喻项。比如老雇主的女儿邢星最喜欢的宠物黑猫,一开始就可以喝汤。这种养尊处优的态度代表了家庭的心理:生活轻松无忧无虑。但是随着逃亡时间的拉长,当媳妇需要营养生孩子的时候,黑猫居然成了补药。老主人对星星说:“对不起,爸爸。”这一刻,明星没有哭,只是说:“我也想喝猫汤。”此时此刻,活着的希望就靠那只猫了。那种丰富美好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灾难面前,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温故1942(1942小说)插图(7)

风车是盲鹿送给女儿的玩具。临行前,盲鹿的妻子华智问孩子:“你们再怎么玩?”花枝拉发条,看风车慢慢转。在这里,风车维系着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她知道这种差异是永恒的。孩子丢了,螺栓柱只剩下风车,他宁死也不把风车留在日本人面前。这其实代表了孩子对活着的美好憧憬,博尔特帖的死再次印证了孩子的悲剧结局。

安手里的圣经代表了他心中的信仰,但当他看到那个血淋淋的小女孩痛苦地死去时,他把书放在孩子身上,留下了痛苦的眼泪。对于战争的无助和生命的逝去,他无能为力。他甚至想和孩子一起死,等着炸弹来。影片中像这样的人物刻画得很深刻,观众自己也能感受到答案。

温故1942(1942小说)插图(8)

在冯小刚的心目中,影片的最后35秒是影片的重点。当大家纷纷死去的时候,老东家居然不再逃亡,回到河南,只为离家近一点。这时,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进入了他的视线,战争夺去了她母亲的生命,而她早已决定去死的老雇主居然牵起了小女孩的手,肩负起了抚养她的责任。这种剧情处理,显然是面对大灾难时大爱的体现。战争和饥饿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却因为一个不是亲人的孩子,让老雇主获得了活下去的希望。

温故1942(1942小说)插图(9)

结语:“1942年”在冯小刚心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那就是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在改编方面,冯导在尊重原著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其思想的客观真实。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他要表现的场景太复杂了。如果观众对那段历史缺乏清晰的概述,就很难理解导演想通过剧情和人物传达的精神实质。再加上故事本身过于沉重缓慢,无法激发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的观影者的兴趣,导致票房不理想。但这并不否认导演和演员所付出的努力。

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文古1942年的大量历史记录实际上更加真实和感人。写作是“从研究档案到构建话语,再把话语变成一种写作形式”。影片通过剧情安排,将无序的素材转化为一个有可识别的开头、中间、结尾的故事。无论是哪种形式,这段值得纪念的历史都不应该被世界遗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532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