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典例)

内容:本文内容来自华为心声社区任先生在哈佛商学院的演讲。讲者 | 任正非封面设计&责编 | 亚飞第 3748 篇深度好文:1736 字 | 4 分钟阅读全网首发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典例)插图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典例)插图(1)

内容:本文内容来自华为心声社区任先生在哈佛商学院的演讲。

讲者 | 任正非封面设计&责编 | 亚飞第 3748 篇深度好文:1736 字 | 4 分钟阅读

全网首发文化生活

本文质量:★★★★★味道:杭州小笼包

你说的笔记:

拥有18万多员工的华为是如何让所有成员“打个洞,打个洞”的?

给你,好好享受~

任对外界说:“如果有一天员工不需要我了,联合起来推翻我,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我觉得这恰恰是企业成熟的表现。”

一、80后、9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

1.昏迷的时候,直不起腰来。

社会上有一种担忧,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的成长环境更好,价值观更多元化,自我意识更强,不愿服从权威,职业选择更多,更容易受到其他利益的诱惑。

总之,他们会更难管理。

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也有类似的担忧。

但实践证明,80后、90后也是有追求的一代。他们不愿意在平庸中度过一生,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他们个性张扬,不盲从权威的批判精神得到很好的引导和管理,他们就会更有创新精神。

这正是华为在互联网时代持续有效增长所需要的。

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塑造什么样的青年。

华为在一线的中坚力量是80后和90后,尤其是在非洲的疫区和中东的战乱地区,以及阿富汗和也门…

在活跃的华为人中,80-90%是80后、90后。有些人成为了国家代表和地区部门的主席。

所以,真正的挑战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制度化。

真正融入到各级干部的血液中,从而构建一种进取、强大、包容的企业文化氛围,让新进入者无论动机、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如何,都能融入到这种文化氛围中,不断壮大我们的奋斗者队伍。

这就是你情不自禁的原因。

2.美国是最自由的国家,而美国军队是最守纪律、最自立的组织。

从而塑造了美国几代杰出的领导人和企业家,半数总统和企业家都来自军队。

这说明,纪律和自由是可以共存互补的。

没有纪律的自由是无政府主义,没有自由的纪律是盲从和奴性。让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的关键是理想信念的共同性。

中国的圣人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为所欲为而不逾矩”。这难道不是自由与纪律并存的最佳状态吗?

所以华为对干部员工的要求是:有理想,有纪律。

3.华为有没有可能通过“用实力打一个洞,用利润打一个洞”,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理想的团队?

结果是肯定的。

“打个洞”是华为一直以来的战略原则,“打个洞”是华为对高级干部和关键员工的严格要求。

得益于这两条纪律和原则,华为走到了世界行业的前列,让我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我们今后将继续坚持这两条纪律和原则。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典例)插图(2)

企业的基本矛盾是扩张和控制。

20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扩张中首先要控制的是资源配置的方向,其次才是财务回报。

我们强调资源配置一定要聚焦主航道、主潮流,要沿着主航道创新,迎难而上。这就是“强行打洞”。

为什么我们要求高级干部和骨干员工的收入只能来自华为的工资、奖金、待遇和股票分红,不允许有其他的利益来源?

即高级干部和骨干员工的利益要和公司的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要和公司形成利益和命运共同体,让干部能安心工作。

这样的团队战斗力最强,这种最强的战斗力必然会转化为公司的效益,让干部员工的收入超过行业的较高水平。

这就是“利令智昏”,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利令智昏”也是为了杜绝公司内部的腐败。

所以,造就一支有理想、有纪律的干部职工队伍,就是“力有所为,利有所不为”,是我们的宗旨。

4.从肯定大多数优秀员工开始,激励落后者。

我们做了一个正确的假设,那就是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大多数人都会力争上游。

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以结果为导向的方法来考核员工,不包括对学历和素质的考核。

这使得员工在进入华为时,无论学历、学位如何不同,都站在了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为客户和公司做出最大的贡献。

那么,这对那些高学历、高学历的员工是否不公平呢?

实践证明不是。

这背后的假设是,如果你素质高,你一定会对你的岗位做出更大的贡献,获得更高的回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典例)插图(3)

而且还在不断扩大高级员工的数量和比例。

每年获得金牌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明日之星的奖牌占20%。每年约有4 ~ 5万名员工获奖。

我们的方针是让先进的员工成为大多数,而不是少数,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场”,也就是一种氛围,从而激励那些暂时落后的员工加倍努力,进入先进行列。

我们不只是给先进员工一枚金牌,而是逐步尝试把在艰苦地区工作过、获得金牌的员工与健康保障、福利待遇结合起来,建立荣誉积累制度。

这有利于调动员工到一线和艰苦地区工作,争当先进,保持先进的主动权。

5.允许大部分人快乐的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贡献一定大于代价。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只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和自己工作岗位的目标,只要个人的贡献大于成本,公司就不会干涉他们工作之外的生活,他们也很乐意过普通人的生活。

不求平凡,但求担当重任的管理者和骨干员工,都被公司要求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魄,空乏其体魄,无所不用其极……”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有志者事竟成。

二、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导向,长期努力”的价值观来建设组织,选择管理者。把自我批评作为纠正偏差的工具。

1.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流程是冗余流程;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组织是冗余组织;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人是多余的;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行为是多余的。

从而简化管理,简化考核,机构精干,执行力强,效率高。

2.人性化的驾驶工具。

主客观引擎,主观为自己奋斗,客观为客户、国家、社会服务。引导华为的管理者通过造福他人来开阔眼界,开阔胸襟。

通过利他主义管理你更高的人生目标。通过利他,让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越来越幸福。

3.我们选拔高层领导遵循的原则是“猛士必生卒,宰相必从国务院取”。

我们的高层领导的选拔,要看他们是否有基层和一线的工作经历,是否有在一线和艰苦地区工作过并有良好业绩的经历,是否有在事业单位独立工作的经历并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这是中国古圣韩非子说的:“猛士必生于卒,宰相必生于州部。”这就是之字形增长原理。

社会上有人质疑华为接班人。我觉得只要坚持这个选拔高层领导的原则,就会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称职接班人,华为的事业就会有接班人。

三、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

不要在非战略机会上消耗战略竞争力。要有策略和耐心。

1.积累大量金钱

这几年每年投入几千亿(人民币),(500亿R&D,500 ~ 600亿市场和服务费用),同一座城墙攻了28年,投入密集,(范弗里特弹药)。最后,在大数据传输方面,我们是世界顶尖的团队之一。运用压力原理,针尖般的突破。

2.抵制诱惑是20多年来企业最大的困难。

华为这么大的团队和实力,随便攻击一个目标就能轻易成功。这样就很容易诱使年轻的监督者急功近利,分散被打击对象的注意力。

公司内部一直有很多矛盾要集中在主航道上。

我们的高级干部如何主动抵制偏离主航道的利益诱惑?

就是把公司的远大目标定下来,成为世界工业领袖,把实现公司的远大目标作为高级干部的个人目标,而不是把个人的名誉、成功、个人的权力和利益看得很重。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典例)插图(4)

聚焦主航道,就是聚焦大方向,聚焦公司的远大目标。

我们坚持在大机遇时代拒绝机会主义的政策。坚持战略竞争力量不应消耗在非战略机会上的原则。

3.成功不是未来的可靠向导。

成功可能成为负资产。

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的成功。过去的成功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是,如果经验不能上升到理论,不能把握成功经验的精髓,就可能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

无数实践证明,在高科技行业,成功是失败之母。

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理论;

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战略。

华为正处于对未来信息社会的结构和方向的迷茫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273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