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保险车险(大地保险车险电话)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中国迪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达保险”)公布了2018年年报。2018年是袁林江接任迪达保险董事长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但遗憾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中国迪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达保险”)公布了2018年年报。2018年是袁林江接任迪达保险董事长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但遗憾的是,不仅未能扭转迪达保险近年来的业绩下滑趋势,甚至当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2%,远超2016年和2017年7.99%和5.95%的跌幅。

从保险产品运营来看,2018年迪达保险五大险种中仅有一个实现承保盈利。其中,大地保险的保费在车险业务3.58亿元的承保亏损中占比超六成,而此前两年,车险分别实现承保盈利4.81亿元和2.47亿元。

除了承保亏损,迪达保险的车险业务还多次因违规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去年10月,连开“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三张罚单。青岛的商业车险业务甚至因违规在今年年初被监管部门叫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迪达保险2018年唯一实现承保盈利的业务,其模式受到市场质疑。据了解,迪达保险“迪达时间贷保险+资金渠道贷”的业务模式,使得保证保险规模迅速扩大。然而,一些行业质疑,“迪达时间贷款”表面上是保险,但它实际上是在从事贷款相关的业务。就连迪达保险也起到了催收的作用。今年,有10起关于暴力催收迪达定期贷款的投诉。

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袁林江接手迪达保险,并没有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

迪达保险近日发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保费收入达423.95亿元,同比增长14.20%;净利润9.08亿元,同比下降22.39%。

迪达保险于2003年10月15日在上海成立,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当时中国再保险持股60%。经过多次增资,中国再保险持股93.18%,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46%,北京宋濂科技有限公司持股0.36%。

2018年6月,迪达保险通过增资将注册资本增加至目前的151.15亿元,并引入8家新的战略投资者。股权发生重大变化,股东从三个变成了十一个。中国再保险的股权被稀释至64.30%。

2015-2017年,TBI保费收入分别为266.85亿元、320.71亿元和371.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52亿元、12.44亿元和11.70亿元。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迪达保险虽然保费收入始终保持正增长,但净利润不升反降。

2017年7月,保监会批复显示,袁林江接任迪达保险董事长,迪达财险原董事长、春雷调任中华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迪达保险和中国再保险都是中国再保险集团的子公司。袁林江和春雷分别担任中国再保险集团董事长和执行副总裁。

2017年人事调动的背景,恰逢迪达保险净利润下滑。

然而,袁林江接任迪达保险董事长,并没有阻止公司业绩的下滑。2016年、2017年和2018年,TBI净利润分别下降7.99%、5.95%和22.39%。也就是说,在袁林江接任董事长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中国大地保险的净利润下降了20%以上。

保障保险盈利“独苗”车险业务2018年将由盈转亏

从险种来看,保证保险成为迪达保险2018年唯一盈利的产品。同时,保证保险也成为公司保费收入的第二大来源。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8年,地险保费收入排名前五的商业险种分别是机动车辆保险(含交强险)、保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险和责任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72.41亿元、52.61亿元、30.20亿元、19.06亿元和16.65亿元。赔款支出分别为143.63亿元、7.36亿元、8.02亿元、13.68亿元和6.32亿元,承保利润分别为-3.58亿元、2.89亿元、-1.22亿元、-1937.12万元和-3095.34万元。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迪达保险的保证保险保费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4年其保证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仅为2.8亿元,与2015年基本持平。随后三年,保证保险持续高速增长。2016 -2018年,大地保险保证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2.95亿元、27.68亿元和52.61亿元,同比增长364.9%、113.75%和90.07%。

值得一提的是,车险业务作为最主要的保费收入来源,2018年为迪达保险贡献了64.26%的保费收入,但改变了之前的盈利模式,导致承保亏损,亏损金额超过3亿元。

2016年和2017年,大地保险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分别为251.68亿元和273.01亿元,承保利润分别为4.81亿元和2.47亿元。

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整治车险乱象的力度,迪达保险的车险业务面临的不仅仅是承保亏损。曾多次因“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而被处罚,甚至其在青岛的商业车险业务也于今年年初被监管叫停。

去年10月,迪达保险被三地保监局处罚。其中,迪达保险宁波分公司、娄底中心支公司、临夏中支公司在销售车险过程中,均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费回扣或其他好处,分别被处以30万元、5万元、30万元罚款。

此外,中国银监会财险部近日向各银保监局、财险公司下发了《关于继续加大整治车险市场乱象的函》(以下简称《函》)。这封信显示,今年以来,11个城市的银行保监局相继对32个计划单列市和地市级保险机构采取停止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的监管措施。其中,迪达保险青岛地区商业车险业务被监管叫停。

保证保险的商业模式受到质疑。

据了解,迪达保险于2015年1月获得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资格,并于2015年3月正式成立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事业部(以下简称“个贷事业部”)。个贷事业部以“土地定期贷款保险+资金渠道贷款”的业务模式,组织机构和业务规模迅速扩大。

官网称,“迪达时间贷款保险”是迪达保险推出的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产品,旨在方便普通居民从金融机构获得无抵押贷款。只要投保成功,被保险人可以申请合作金融机构发放的最高50万元的小额贷款,无抵押无担保。

据China.com介绍,对于“迪达时贷”的商业模式,有业内质疑“迪达时贷”表面上是做保险,实际上是从事贷款相关业务。在整个贷款链条中,除了放款环节由合作银行完成外,其余环节实际上都是由“地时贷”操作完成,其中风控环节由地保和银行参与。

迪达保险在该业务上的logo设计也弱化了“保险”,信贷业务更加突出,强调“单纯贷款”、“国企派”等字样。

对此,迪达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保证保险产品的条款和费率均已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客户保费的确定在产品条款允许的费率范围内,符合监管政策法规。“迪达时贷”采用保险公司为承保人,客户为被保险人,银行等出资人为被保险人的经营模式。只要客户购买了“大地士贷”,并将其作为向银行贷款的重要信用信息,就可以更加顺利快捷地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这种商业模式中,客户从银行和其他出资人那里获得贷款,而迪达保险只为客户提供保险信用增级。

但“迪达时贷”的客服表示,迪达保险也起到催收作用。客服表示,如果客户没有按时还款,“大地世贷”要承担一定责任,所以“大地世贷”会向客户催收。

在21投诉平台上,仅今年以来,就有10起“迪达时间贷”暴力催收的投诉。同时,有投诉称,“迪达时贷”与光大银行合作期间,贷款利率超过国家法定年利率36%。

2Gathering投诉平台显示,今年(2019年2月26日至2019年5月12日)上述投诉均未得到解决。

此外,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郭也提醒,保险公司开展的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本质上是一种保障作用。最大的风险是借款人未能在期限内还款。出现这种情况,保险公司会补足相应的贷款。云南杜挚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副主任张洪雷也表示,保险公司的业务创新值得鼓励,但也要注意延迟赔付带来的经营风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20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