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d是生产日期吗(exp)

综合布线系统是综合网络系统的基础,能够满足数据、语音和图像的传输要求,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支撑环境。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综合布线也为其他系统的接入提供

综合布线系统是综合网络系统的基础,能够满足数据、语音和图像的传输要求,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支撑环境。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综合布线也为其他系统的接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GB50311-201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布线:由各种电缆、跳线、跳线和连接设备组成的系统,能够支持信息电子设备的连接。

以及带宽和网络速度的差异:

综合布线系统

带宽的单位是Hz(赫兹),指的是传输通道的宽度,与应用无关。速率的单位是b/s,传输信道的速度取决于应用。MHz和Mbps之间的联系:

综合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和布线产品的相应等级和类别:

GB50311-2015:铜缆布线系统分类和类别

综合布线系统

注:3类、5/5E类(超过5类)、6类和7类布线系统应能支持向后兼容的应用。

光纤通道分为-300、500和2000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光纤通道支持的应用长度不应小于300m、500m和2000m。

综合布线系统

注:其他应用是指数字监控摄像机、DDC、门禁系统等的应用。当数字信息通过网络端口传输时。

综合布线系统的光纤通道宜采用标称波长为850nm和1300nm的多模光纤和标称波长为1310nm和1550nm的单模光纤。

单模和多模光缆的选择应符合网络中光纤的网络结构、业务互联和应用传输距离。建筑物内采用多模光缆,建筑物之间采用多模或单模光缆,与电信运营商直连时采用单模光缆。

同一布线通道和链路的电缆和连接设备应保持系统电平和阻抗的一致性。

设计基础:

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174-2008机房设计规范

GB50303-2015《建筑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规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ISO/IEC 11801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elec(EN 50173 X)

北美工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电信工业协会/电子工业协会TIA/EIA(TIA568,TIA569,TSB)

EIA/TIA 568B电子通信工业协会通用布线(设计)规范

电子通信工业协会的EIA/TIA 569通用布线(安装)规范

电子通信工业协会的EIA/TIA-606综合布线(徽标)规范

电子通信工业协会的EIA/TIA-607通用布线(接地)规范

EIA/TIA942《数据中心数据机房设计规范》

国际布线标准的一致性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

1.工作子系统:由终端设备与信息插座的连接组成,包括信息插座、连接电缆、适配器等。

2.水平干线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到楼层配线架的布线等组成。

3.管理区子系统:由交接间的配线架和跳线组成;

4.垂直干线子系统:由机房子系统与管理区子系统入口之间的配线组成,是其他建筑的主配线系统;

5.机房子系统:由大楼的进线设备和各种主机接线保护设备组成;

6.楼群子系统:从楼群配线架到各个楼群配线架的主干布线系统。

工作空间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根据土建图纸和用户要求设计点位图;

计算网络模块、电话模块、面板和终端跳线的数量。

水平区域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根据工作空间子系统的点计算水平布线长度。

管理区域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配线架的数量;计算设备跳线的数量;计算模块的数量;橱柜的尺寸和数量。

垂直干线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多模光纤芯的数量;从机房到每个配线架的多模光纤长度;光纤配线架的数量;光纤跳线的数量;光学模块的数量。

设备间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配线架的数量;计算设备跳线的数量;计算模块的数量;橱柜的尺寸和数量。

综合布线系统

根据配置的不同,GB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1.最低配置;2.基本配置;3.配置全面。

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也提出了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标准,分为A、B、c三个等级。

综合布线系统传输线:

1.双绞线电缆;2.双绞线电缆连接器;

3.光缆;4.光缆连接器。

使用的传输线路主要有两种:电缆和光缆。有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常用双绞线。光缆按其光波传输方式可分为多模和单模光钎焊。

电缆长度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的通道应由最长的90m水平电缆、最长的10m跳线和设备电缆以及最多4个连接设备组成,而永久链路应由最长的90m水平电缆和3个连接设备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

注:①此处无跳线时,设备电缆长度不应小于1m。

②当此处不使用交叉连接时,设备电缆的长度不应小于1m。

电缆长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分布子系统(水平)的通道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分配子系统通道应由水平电缆和具有永久链路的设备电缆组成,包括跳线电缆和CP电缆(图3.3.3-1)。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摘自上图: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屏蔽系统的描述:

布线系统起源于欧洲。这是一种常见的带有金属屏蔽层的非屏蔽布线系统。利用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和趋肤效应,可以防止电磁干扰和辐射。该屏蔽系统综合利用了双绞线的平衡原理和屏蔽层的屏蔽作用。

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性(EMC)特性。

业内争论:从技术角度来看,万兆传输的未来有两种可能:UTP系统要么继续流行,要么被彻底淘汰。

屏蔽布线标准:

TIA/EIA-568-B2 EN50173 ISO11801

综合布线系统

屏蔽双绞线根据性能分为:FA /7、EA /6A、E /6、D /5E。

双绞线屏蔽线按结构分类:铝箔屏蔽FTP、编织网屏蔽STP、编织网和铝箔双层屏蔽SFTP。

综合布线系统

温馨提示:金属箔对高频的电磁屏蔽效果和编织金属丝网对低频的电磁屏蔽效果更好。如果采用双重绝缘(SF/UTP和S/FTP),屏蔽效果会更理想。

3.5.1屏蔽布线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综合布线区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应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2当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如防电磁干扰、防信息泄露,或网络安全保密的需要,应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3当安装现场条件不能满足对绞合电缆间距的要求时,应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4当布线环境温度影响非屏蔽布线系统的传输距离时,应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3.5.2屏蔽布线系统应使用相互兼容的屏蔽电缆和连接装置。使用的电缆、连接器件、跳线和设备电缆应进行屏蔽,并保持通道屏蔽层的连续性和连续性。

屏蔽系统的接地:

当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应保证良好的接地系统,接地体可单独设置,接地电阻≤4ω;当采用组合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应≤ 1 ω。

屏蔽布线设备的IDF或MDF端必须良好接地。用户终端设备根据具体情况接地。

接线柜应单独用适当截面的铜线与接地体连接,也可在竖井内用集中铜排或粗铜线引至接地体。

信息插座的接地可以利用电缆屏蔽层连接到各楼层的接线柜。

接地线应连接成树状接地网,以避免形成DC环。

综合布线系统

光纤模式结构和分类:

综合布线系统

多模光纤参数多模光纤的主要参数:

数值孔径(NA数值孔径)数值孔径是多模光纤的重要参数。它代表光纤在顶端接收光的能力,其值应考虑光纤接收光的能力及其对模式色散的影响。

ITU-T建议多模光纤的数值孔径应在0.18~0.23范围内,光纤顶端面对应的接受角θ c应为10° ~ 13°。

综合布线系统

带宽系数定义为:当一根1km长的光纤的输出光功率信号下降到其最大值(输入DC光时的输出光功率值)的一半时,光功率信号的调制频率称为光纤的带宽系数;单位是MHzk m..

单模光纤的主要参数:

模场直径(MFD):

场直径代表单模光纤中光能集中的程度。可以大致认为模场直径D接近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

比如G.652光纤的模场直径D为5 ~ 9μm,说明在传输过程中95%以上的光能集中在直径为5~9μm的光纤内部的圆柱体中。

截止波长:光在单模光纤中传输的波长。当波长大于该波长时,二阶LP11模式停止传播。光纤中只传输一种基模(单模)时的最短波长。光纤中各高阶模的光功率之和与基模的光功率之比降至0.1时的工作波长。它是系统中最小的波长。

零水峰光纤(Zero water peak fibre)又称ITU G.652.C/D光纤,是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可以尽可能消除OH离子在1383nm附近的“水峰吸收”,使光纤损耗完全由玻璃的本征损耗决定,可用于1280~1625nm全波长范围的光通信。

零水峰光纤消除了“水峰”造成的高衰减现象,保证了E波段的信号传输。而且具有与传统单模光纤相同的色散。通过消除水峰,CWDM技术不仅可以使用E波段,还可以成为高速通信的理想单模光纤。

ISO/IEC 11801版本2002-09:综合布线系统的通道应由最长的90米水平电缆、最长的10米跳线和设备电缆以及最多4个连接设备组成,而永久链路应由90米水平电缆和3个连接设备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综合布线逐渐完善和成熟。设计时,需要提出并研究短期和长期的要求。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过高的标准,造成浪费。

系统设计的第一步应与建筑设计同步,即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建筑内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设施。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设备间、楼层管理间和介质布线系统。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应首先确定设备用房的位置和尺寸、干线和水平线路的走线和布线方式、建筑电缆的入口位置,以便在建筑设计中综合考虑设备用房、楼层管理用房和电气井的位置,确定布线所需的管箱。

设计流程:

1.评估和了解智能建筑或建筑群中的办公室等场所的用户的信息和通信需求。

2.评估和了解智能建筑或建筑群物业管理用户对弱电系统设备布线的要求。

3.了解建筑环境如弱电系统布线的水平和垂直通道,各机房的位置等。

4.根据以上情况,决定采用适合本建筑或建筑群的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布线介质及相关配套硬件(如一种方案为铜芯电缆及相关配套硬件;另一种方案是铜芯电缆和光缆以及相关配套硬件的组合)。

5.完成智能建筑中各楼层的布局和系统图。

6.根据设计的布线系统列出材料。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工艺要求:

当管道通过放大对数电缆或4芯以上光缆时,直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 ~ 6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 ~ 50%。

管内敷设4对双绞线或4芯光缆时,截面利用率应为25% ~ 30%。

线槽内敷设电缆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 ~ 50%。

综合布线系统

标签:

1.对基础网络资源进行普查;

2.建立清晰的维护界面;

3.管理资产;

4.改善企业形象;

5.安全意识的提高。

综合布线系统

不同颜色的接线装置应连接相应的跳线,色标的规定和应用场合应符合下列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接地和防火:

8电气保护和接地

8.0.1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的电气设备(如电机、电源变压器、射频应用设备等)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可能产生高水平电磁干扰的场所,与电力电缆的距离应符合表8.0.1的规定。

表8.0.1综合布线电缆和电力电缆之间的距离(mm)

综合布线系统

注:两侧均在接地槽盒内,即两个不同的槽,也可在同一槽内用金属板隔开,平行长度不大于10m。

8.0.2敷设在室外墙上的综合布线管道与其他管道的间距应符合表8.0.2的规定。

表8.0.2综合布线管道与其他管道的间距(mm)

综合布线系统

8.0.3综合布线系统应远离高温和电磁干扰场所,并根据环境条件选择相应的电缆和布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综合布线区域的电磁干扰场强低于3V/m时,应采用非屏蔽电缆和非屏蔽布线设备。

2当综合布线区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 V/m,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和光缆布线系统。

3综合布线线路上有干扰源,不能满足最小净距时,宜采用金属导管和金属线槽盒敷设,或屏蔽布线系统和光缆布线系统。

4当局部地段靠近电力线或其他管道,或靠近电机、电力变压器等干扰源,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可采用金属导管或金属槽盒等局部措施进行屏蔽。

8.0.4在建筑物各层的电信机房、设备间、进线间、信息通信竖井内设置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

8.0.5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当系统接地体必须单独设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ω。当配线系统的接地系统中有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r.m.s

8.0.6接线箱的接地端子板应通过两根长度不同、截面不小于6mm2的绝缘铜线连接到最近的等电位联结端子板。

8.0.7屏蔽布线系统的屏蔽层应全程可靠连接和屏蔽,安装屏蔽布线设备的位置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可靠连接。

8.0.8综合布线的电缆敷设在金属管槽内时,管槽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有不少于两个良好的接地点。

8.0.9从建筑物外部引入电缆时,电缆和光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属构件应在入口处附近与等电位联结端子板连接。

8.0.10当电缆从室外进入建筑物时,应选择合适的信号线电涌保护器。

9.0.1根据建筑防火等级对电缆燃烧性能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应在电缆选择、布置、安装场地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9.0.2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中选用的电缆和光缆应从建筑物的高度、面积、功能和重要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相应等级的阻燃电缆。

本文来自网络,由暖通南社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754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