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哪个大洲)

郭晓静聂日明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全年出生1062万人,死亡1014万人,人口净增长48万人,去年人口自然增长率0.34‰,人口出生和净

郭晓静聂日明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全年出生1062万人,死亡1014万人,人口净增长48万人,去年人口自然增长率0.34‰,人口出生和净增长创1962年以来历史新低,中国人口问题再次引起热议。

从2000年到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致维持在1600-1800万。稳定的出生率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生的出生主体数量巨大,他们的背后对应的是50、60年代的出生高峰。

其次,随着这部分人群生育一胎意愿的逐步释放,育龄妇女规模有所下降。国家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实施单独和全面两孩政策,抵消了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和生育一孩意愿下降的负面影响。二孩占出生人口的比例从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21年的43%左右。

然而,从2018年开始,中国的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到2020年将降至10‰以下。

二孩政策带来的出生人口增长规模远低于一些人口学家的预期。例如,2014年发表在《人口研究》上的一篇论文称,如果当时立即实施二孩,将多出生940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峰值为4995万,中国总人口峰值为15.01亿。

然而,现实和预测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全面二孩释放了积累的生育能量,但只持续了三四年。随着70后、80后生育能力强的人群年龄越来越大、生育率越来越低,年轻人初婚、晚育、生育欲望不足,到2020年,我国年出生人口已低至1200万。

人口自然增长是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相减的结果。近十年来,中国人口死亡率变化相对缓慢,维持在7.1‰左右。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过程中,死亡率会逐年上升,所以影响人口净增长的主要变量是出生人口。随着中国出生人口的下降,人口规模将达到顶峰。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前,学术界估计生育率中位数为1.6-1.8,相应的预测人口峰值可能出现在2027-2030年。一般数据出来后,总和生育率在1.3左右,在全面二孩的环境下,比预期低很多。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研究领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光洲曾预计,我国人口峰值将出现在2024年左右。那么,刚刚发布的数据呢?

目前,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疫情。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生育意愿有一定抑制作用,影响次年出生人口。2021年,普遍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将进一步抑制生育(部分育龄夫妇将推迟生育),因此2022年出生人口很可能低于2021年。第二,生育政策的因素。一方面,全面二孩政策的积累效应正在消失,全面三孩政策带来的出生人口有限,未必能抵消二孩政策的边际减少效应。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末人口净增长很可能是负增长,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口在2021年已经达到顶峰。

2023年及以后,如果疫情好转,出生人口可能会迎来一波补偿性出生,形成人口小幅反弹,可能推动2023年人口净增长为正。但考虑到2020年出生人口只有1200万(其中80%以上是2019年怀孕的),即使反弹,空区间也是有限的。

综合来看,中国人口的峰值可能已经提前到来。当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对未来不必过于担忧。正如国家统计局局长哲所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口将保持在14亿以上。

编辑:王乐妍图片编辑:李景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7183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