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好处(植树节的好处有哪些20个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黄土沟壑中满目苍翠。新华社记者陶明摄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采集数据。新华社记者王小摄山西省右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植树节的好处(植树节的好处有哪些20个字)插图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黄土沟壑中满目苍翠。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采集数据。新华社记者王小摄

山西省右玉县仓头河湿地公园。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隆冬时节,北京双秀公园有着别样的感觉。虽然天气寒冷,花叶脱落,但人们还是用无纺“绿衣”给紫薇和梧桐穿上冬装,帮助它们御寒过冬。收集落叶,粉碎,与尿素和土壤混合,低温堆肥,照顾树木过冬。到了冬天,“义务植树”的开始就不一样了。如今,北京已经形成了“春植、夏认、秋抚、冬防”的四季责任护绿模式。全年一季种树蔚然成风,爱护树木的生态文明意识蔚然成风。

人来自森林,这是人类最古老的乡愁。从《诗经》《楚辞》对森林细致生动的描写,到田园诗《桃花源记》《徐霞客游记》等诗词中对森林的吟唱,森林以其无穷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储量,成为人们多年来反复吟唱的对象。在今天的中国,如何书写关于森林的绿色传说?

为世界贡献四分之一的新绿地。

近年来,人们看到,贫瘠的土地变成了绿洲,黄土高原披上了绿衣。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完成造林5.45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全国人工林面积扩大到11.9亿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2000年至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占比全球最高。

它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调节气候和缓解全球变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底,我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56.1%,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森林植被碳储量91.86亿吨。“地球之肺”作为碳汇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及森林与碳汇、碳汇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唐小平解释说,国际上讲的碳汇主要是指森林碳汇,即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并储存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

根据“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实现稳步下降。

中国在交出一份靓丽生态成绩单的同时,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全球生态治理的“绿色模式”

每年,春风吹过这片土地,这是种树和绿化的好时候。挥锹培土,提桶提水,处处显新绿,成了美丽中国最动人的春色。

2021年是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中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全民绿化之路。40年来,全民义务植树以其特有的法定性、民族性、强制性和公益性在中国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75亿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累计完成植树781亿株(含转化)。义务植树已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成效最显著的群众性绿化运动。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作为每个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40年来,全民义务植树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团结上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表现出强大的动员力、组织力和执行力,为全球生态治理树立了“绿色典范”,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4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以身作则,各机关各部门带头“种”职。在各地种植纪念树和森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从消除荒山荒地,到林草一体化重点生态工程,再到大规模国土绿化运动,全民义务植树有力推动了国土绿化进程和美丽中国建设。目前,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80年代初的10.1%提高到41.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3.45平方米提高到14.8平方米。中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实现了由黄变绿、由绿变美的整体转变。随着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尊重和爱护自然”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全民义务植树不仅在祖国大地种下了一片片绿色,也在全社会播撒了生态文明的种子,凝聚共识,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经过40年的发展,义务植树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已扩展到造林、抚育保护、物种认养、捐赠、志愿服务等八大类50余种。,大大拓宽了公共责任的渠道。特别是通过在15个省份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试点,建立一批“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打通了义务植树的“最后一公里”,使“云上植树”、“码上尽责”成为现实,全民义务植树进入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阶段。

义务植树不仅要实现“把绿色种在大地上”,更要实现“把绿色种在心里”。热爱绿色、种植绿色、保护绿色已经成为人们的文明风尚和自觉行动。“我儿子的生日是3月12日,是植树节。自从1999年种下第一棵树以来,每年都是他的生日。种生日树是必要的仪式,也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的魏和他的儿子吴家浩已经植树20多年了。他们以这种方式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全民植树绿化,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了蓬勃的群众力量。

自1998年以来,中国先后启动了六项林业生态工程,这是重建美丽山河的战略工程。分别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范围覆盖全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超过11亿亩。

谈及这六大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说,“中国陆地碳汇的56%左右来自与六大生态工程建设相关的地区。经过多年的积累,他们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河北塞罕坝的“绿色地图”

2021年9月28日,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荒漠化治理领域的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从2017年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到2021年机械林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再到本次“土地生命奖”,塞罕坝“荒地变森林”绿色里程是中国生态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塞罕坝”是蒙古语和汉语的组合,意为“美丽的高陵”。这颗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绿色明珠”,半个世纪前是一片“黄沙遮日,鸟无栖树”的沙荒地。

60年来,塞罕坝林场三代人坚持植树造林,浇灌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用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水土流失严重,成为沙尘暴的沙源。如果最近的沙源不封堵,首都的生态环境将难以为继。

1962年,原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立机械林场,恢复植被,阻挡风沙。

同年2月,来自19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林业职工,或坐车、骑马、或徒步,来到海拔1500多米的塞罕坝这片贫瘠的沙地。那一年,这群人的平均年龄不到24岁。

“一年一阵风,从年初到年底。”塞罕坝造林初期,沙化严重,粮食和住房匮乏,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年造林成活率不到5%,第二年不到8%...

面对两次失败,塞罕坝的林农没有放弃。1964年春,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上海带领职工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他们住在棚屋里,喝着雪水,嚼着干面包。他们日夜与风霜搏斗,反复尝试改进机械,种植落叶松516亩,成活率达96%。事发后,王上海激动得跪在山坡上放声大哭。

自此,塞罕坝的造林工作开始进入快车道。

但是塞罕坝的考验还没有结束。1977年,20万亩林木毁于“雨”灾。1980年,百年不遇的大旱导致12万多亩树木死亡。

面对一次次的灾难,塞罕坝人,怀着“越是困难,越是前进”的信念,用行动证明,无论多困难,树都是可以一棵棵种下去的;不管有多难,绿英里都能一步一步做到。

如今,塞罕坝森林面积从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2%,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的林场工人曾描述,如果人工林以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从一棵树到百万亩人工绿海,塞罕坝的“绿色地图”仍在书写。其生态成果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世界赞誉,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

山西右玉的“绿色接力”

秋天的玉,错落有致的树和草都在变换着颜色,金色和棕色相互辉映,深绿色和火红相互交替,像一幅凝固的油画。

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是一个天然的风口地带。7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不长草,风吹石头”的不毛之地。

绿色,曾经是右玉最稀缺的颜色,如今却成了这里最重的“底色”。

70多年后,一代代右玉人植树约1.4亿株,右玉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3%提高到56%,将近2000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墙上郁郁葱葱的绿洲,创造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千秋”的“右玉精神”。

“每年吹一次风,从春天到冬天;白天点油灯,晚上堵门。”风沙肆虐,黄风遮挡阳光,大地上没有一丝绿意。这是1949年右玉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后看到的荒凉景象。

“如果你想变得富有,你必须生活在沙子里;想在沙尘暴中生活,就得多种树;如果你想有一个好家庭,你应该为每个人都种一棵树。”综合调查后,张荣怀在一次县委工作会议上大声疾呼。

1950年春,张荣怀带领全县干部,在仓头河边用铁锹挖坑,种下了第一棵杨树树苗。

70多年来,右玉县委书记换了21任,但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减干劲,一个蓝图一个目标。在历任县委书记的带领下,右玉县干部群众用一把铁锹、两只手,开始了一场“绿色接力”。

"种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更难。"这是当年右玉人种树时面临的困境。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第一年种下的树可能马上就会被大风和黄沙吹走。但右玉人从不服输,坚持自己的目标,一个接一个的去做。

一把铲子,一个饭盒,一把卷尺,成了当时右玉人的标配。植树的季节,干部群众,男女老少一起去,大家抢着干。

以前每个政府机关的办公室前都有一把铁锹,一个单位有一片森林,一个系统有一座山,县城周围空都是右玉人的造林基地。据统计,仅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就植树30多万亩,建成文教林、政法林、宣传林等十几个造林基地。

现在“接力棒”传到了右玉县第21任县委书记张振海手中。他说,“我们肩上的担子不比以前轻。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右玉精神’,跑好这场绿色接力赛。”

在山西右玉,每一棵树、每一片森林都描绘着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这也成为中国对世界的绿色贡献。

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绿”

莹莹绿波,赤峰红土,奇山秀水,生意盎然。从过去的风沙天到今天的山清水秀,“绿色陕西”体现了美丽中国深入推进绿色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坚持以绿治黄,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不断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目前,陕西省森林面积增加1亿多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73%。黄土高原上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在陕西延安,1999年国家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延安成为最早的试点。

截至2019年,延安累计退耕还林1077.46万亩,植被覆盖率从2000年的46%提高到80%以上。卫星遥感图上,“绿色延安”清晰可见。

宜川县王小红崖造林队是延安20多年退耕还林的一个缩影。

他就是延安市宜川县李鸿专业造林队队长王晓红。从2004年开始,他带领当地造林人员在壶口瀑布上下游的黄河右岸植树。

在宜川县的悬崖下面是黄河。植树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促进黄河沿线的水土治理。

17年来,王晓红和他的队员们不畏艰难险阻,在陡峭的山崖上凿石背土植树造林,给黄河两岸披上了绿色的衣裳。

“我组建这样一支队伍,无论如何也要啃下山坡造林这块‘硬骨头’,就是为了让家乡绿起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好生态。”王晓红说。

可想而知,在土壤稀薄、地势险峻的悬崖边种树有多难。

有的悬崖垂直高度有三四百米,队员们不得不挂着绳子,用脚紧紧地在地上工作。除了克服心理上的恐惧,还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

绝壁多为石山,没有适合种树的土壤。造林队在不断探索的同时,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经验和技术,研究出一种叫“石坑取土育苗”的方法:一锤一锤,“就地取材”,把大石头敲碎形成“石围”,然后人工把土抬回坑里,回填种树。

一个人在平原上一天可以种60棵树,但是在陡峭的悬崖上只能种七八棵树。

王小红说:“我以前在悬崖边上种树,天天提心吊胆。现在面对悬崖是家常便饭。我不再害怕。我会知道哪里可以种树,哪里不可以。”

2004年这个造林队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四五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30多人了。

17年来,王晓红带领团队在黄河两岸光秃秃的山崖上种植了400多万棵树,让昔日的光秃秃的大山和荒山换了新面貌。

在全县林农的共同努力下,伊川县已完成石坑造林3万亩,全县治理荒山40多万亩。

“以前黄河的半碗水是沙,现在一碗水只有十几粒沙。”王小红欣慰地笑了。

目前,陕西正处于由浅绿向深绿转变的关键历史阶段。未来,挺进“深绿”,实现高质量的“陕西绿”,将成为这片土地的新期待,也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

今天,在中国的土地上,继续书写着关于森林的绿色传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895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