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作品(沈从文作品的艺术特色)

人类是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唯一寻求意义的生物,而作家是承载人类意义的人。沈从文的作品和文风影响了我的一生2016年5月12日晚上,老婆在公司有点事,要很晚才回家。

人类是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唯一寻求意义的生物,而作家是承载人类意义的人。

沈从文作品(沈从文作品的艺术特色)插图

沈从文的作品和文风影响了我的一生

2016年5月12日晚上,老婆在公司有点事,要很晚才回家。我女儿终于回家和我一起吃饭了。我建议晚饭后去河边散步。

在路上,女儿挽着我的胳膊,让我给她讲一个小时之类的有趣的人和事。于是我谈到了沈从文。

70年代末,我在军校的时候,同学们都是有文化的人。他们热爱文学,喜欢阅读名著。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我也开始接触文学。无论社会如何演变,文学始终是人类高尚的精神活动,不可或缺。

第一次接触沈从文的作品《边城》后,我对他的作品越来越爱得不可收拾,我现在还爱着他。我后来的写作风格和作品也深受沈老文风的影响和渗透。

2000年,妻陪我赴湘西吉首开会,特地去凤凰沈从文的故居参观2000年,妻子陪我去湘西吉首开会,特意去凤凰参观了沈从文故居。

沈从文只受过小学教育,14岁参军,在湘川黔边区流浪。19岁,拿着三个月的兵饷,只身从湘西来到北平,在那里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但他幸运地遇到了徐志摩、梁思成、林、周有光、丁玲、巴金、林语堂这些同龄的年轻人,他们同舟共济,共赴国难。后来,他们都成为影响中国现代文化的著名大师和学者。沈从文一生创作了无数作品,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于世界各地,超越了意识形态的范畴,受到不同民族、不同国界的人们的追捧。他曾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每次翻阅沈从文的作品,我都不禁在想:沈从文和徐志摩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和环境中,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和文化,才出现了这么多大师?

2018年,我们赴桂、贵、湘自驾游,又重返沈从文的故居参观。2018年我们去广西贵州湖南公路旅行,然后回来参观沈从文故居。

之后提到了当年我爱沈从文作品的一些轶事和困境。

20多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一个傍晚,我和部队里的几个文学朋友(吴连明、卢在中、李等)去潮州城。).在中山路潮剧团附近的书店看到一套沈从文全集(共12卷)。本来很想买的,但是看到书价,109元,心里凉了半截。当时我每月工资不到200元,有一个小家庭要养活。老婆在国企上班,收入很低,经常为经济拮据发愁。如果把一个月的大部分工资用来买一系列的书,我会觉得精神上和经济上有负担,反复徘徊,最后不情愿地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后来经济条件好了,即使有钱买十本几百本的书,也失去了当初购买和拥有的冲动和热情。

女儿听了我的话,一路没说一句话。三天后,我下班回家,小区保安通知我有快递,快递的包装箱很重。回家后发现女儿在网上给我买的《沈从文小说全集》(12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866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