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意的家庭微信群名(有创意的家庭微信群名英文)

“你看,这是我们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公安局的创新思路,我们设置了微信矩阵。从群众中使用最广泛、最便捷的微信群入手,精准施策,成立了村民便民群、拉面农民工、交警司

“你看,这是我们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公安局的创新思路,我们设置了微信矩阵。从群众中使用最广泛、最便捷的微信群入手,精准施策,成立了村民便民群、拉面农民工、交警司机联系群等6大类402个微信服务群,进一步延伸了基层警务触角,打通了服务。7月8日,海东公安媒体行“护航20强忠诚保平安”采访团走进化隆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时,治安大队副大队长罗新宇告诉记者。

在墙上,记者看到每个派出所都设立了15至20个微信群,方便将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更方便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公安微信群,温暖一座城

加强组织保障,实现“微信群”统一管理

“化隆县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县。全县17个派出所大多地处偏远,山沟幽深,交通不便。派出所面积大,服务半径广,工作量大,警力资源有限,在服务群众方面有很多不足。”采访中,罗新宇告诉记者。

为此,新一届党委树立了“真正为民解忧,扎扎实实为民办事”的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渠道,充分发挥“微信群”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效果好的优势,建立了各类警民联系“微信群”,以微信群为纽带,架起了警民沟通的“心连心桥”,打造了“微信群”

“为确保‘微’警务、‘微’服务的改革举措真正落到实处,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局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通过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提前认真开展调研,在此期间,已经征求了700多条意见和建议。”罗新宇告诉记者。

此外,化隆县公安局结合社情民意,认真研究制定了警民联系微信群实施方案,成立了专职办公室,配备了两名精通信息技术和网络设备、业务技能过硬的民警担任民警,并购置了IPad等通讯设备。通过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形成了“党委领导、专人负责、民警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微信矩阵专职办公室积极与专业技术公司对接,将402个微信服务群纳入微信政务办公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有效加强了微信群的统一管理、使用和监管。

公安微信群,温暖一座城

建立联动机制,架起警民之间的“连心桥”

罗新宇介绍,化隆县公安局在一个社区有一个微信群,在一个村有一个微信群,在一个乡镇单位有一个微信群,在拉面一个村有一个农民工微信群。现在402个微信群,53000多人。通过开展群众咨询解答、矛盾纠纷排查、法律知识宣传等方式。在微信群中,服务、管理、宣传有效结合。

小小的微信群,却散发着巨大的能量。滑县公安局按照“一个单位、一个社区、一个村、一个微信群”的模式,组建了以17个派出所和村警为管理员的微信群,并邀请学校、卫生院、银行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相关单位负责人成立“内部联络组”,日常开展知识普及、咨询解答、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形成了一支警队。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百日行动”开展后,安斯多派出所民警及时将“最全防骗视频集”转发给32个“村民便民小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提示。

公安微信群,温暖一座城

在便民服务方面,微信群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月13日,闸坝派出所通过微信群帮助寻找辖区内离家出走的两个孩子。巴彦派出所高度重视。警方利用“警用微信群”,将孩子的姓名、照片等信息发布在警用微信平台上,并通过朋友圈转发,发动广大“微友”帮忙传播。不到2小时,该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被转发500多次。凌晨12点左右,民警接到辖区巡逻的两个“微友”,称发现两个男孩在巴彦镇西街漫无目的地行走,与微信朋友圈发布的走失男孩体貌特征一致。然后警察开车把他送回来,送到他父亲马那里,马和他的妻子终于找到了离家九天的孩子。

经核实,得知马某元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这一次,警民通过微信群联合行动,及时挽救了两个家庭的幸福。

“虽然夜很深了,我们错过了休息时间,但看着两个孩子回到家人身边,我们还是‘开心’的。”办案民警告诉记者。

公安微信群,温暖一座城

延伸服务触角,实现“全程在线”跟踪服务

鉴于全县约三分之一人口(11万人)在全国280个大中城市经营1.7万家拉面店,化隆县公安局主动跟进服务管理。在成立“拉面产业工作专班”的基础上,按照“农民工一村出拉面,一个微信群”的模式,建立“化隆公安拉面管理与服务专班联络员”微信账号,加入来自化隆的拉面员工交流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充分了解农民工的困难需求,主动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主动加强治安管理,化解矛盾纠纷,消除违法隐患,进一步延伸管理、服务、宣传的触角。同时,化隆县公安局将16984家拉面店、105377名拉面从业人员纳入“拉面从业人员数据库”平台,先后与上海、广东、浙江等25个省(市)的57个县(市、区)公安局建立双边警务合作机制,向22个省、3个直辖市的57个县区发送合作函,积极协助内地警方做强“拉面经济”。

户籍窗口是公安机关直接面对群众的一扇门。户籍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认可和满意度。滑县公安局通过微信群优势,安排民警为老百姓解答户籍相关问题,始终以亲民、便民、为民为目标,创新服务方式,努力让群众“问一次,最多跑一次”。

自从进了微信群,群科派出所所长马就成了下班后网上回答的时间。她经常在晚上九、十点钟回答小区里的人提出的各种户籍问题。她对人们的询问给予认真、准确和耐心的回答。对于一些新政策,她会主动向上级户政部门征求意见,然后一一解答大家的疑问。

“不仅如此,我们交警大队注重将专业优势与驾驶员的‘活地图’、‘小灵通’功能相结合,加强双向互动、无缝对接,以‘交警+N’的形式分别建立‘化隆公安交警+出租车司机+客运车辆司机+校车司机联络组’,及时发布和获取交通管理动态,共享实时路况,进行交通安全提示,进一步丰富了群防群治的交通管理。不到一周时间,我们就接到业务咨询37起,快速处理交通事故10余起,查处微信举报违法案件4起。”滑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雷庆顺告诉记者。

通过“微信服务群”的推广应用,改变了派出所“耳朵不听、眼睛不清楚、鼻子不通”、“断腿、无效”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民警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让群众感受到了公安局党委开展班子教育整顿提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亲民、爱民、惠民措施带来的实惠。

“下一步,化隆县公安机关将坚持问效、提建议、提需求的有机结合,通过持续开展开办辅导课、上门走访、上门服务等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措施,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整合职能力量,协调乡镇政府、综治机构、司法部门等职能部门, 并由各职能部门联合成立微信联络组,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的协调配合。 采访结束时,雷庆顺告诉记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033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