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闸限电(全国限电背后原因)

来源:央视央视网消息:9月以来,中国“拉闸限电”现象蔓延至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江苏等10多个省份。9月27日下午,国家电网公司表示,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将综

来源:央视

央视网消息:9月以来,中国“拉闸限电”现象蔓延至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江苏等10多个省份。9月27日下午,国家电网公司表示,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将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供电攻坚战,保障民生基本需求,最大限度避免限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安全底线。

这次停电的原因是什么?后续供电能保证吗?......围绕一系列问题,中央台记者采访了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教授。李教授一一解释了“停电”的根源和影响。

央视记者:这一轮限电的原因是什么?

李教授:9月份以来,我国“拉闸限电”现象波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江苏等10多个省份,不仅影响到工业企业生产,也影响到居民日常生活和全社会的敏感神经。直观地说,这次限电主要是由于近期电力供应紧张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以及电网公司为确保电网安全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就电力供应而言,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逐渐上升,但火力发电仍占主导地位。根据秦皇岛动力煤综合交易价格,今年9月份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达到1079元/吨,是去年同期(2020年9月25日价格为563元/吨)的1.9倍。国内煤价持续上涨造成火电企业发电成本大幅增加,“市场煤与计划电”矛盾凸显。火电企业面临“发电即亏损”。此外,可再生能源发电本身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比如最近东北风电突降,使得电力供应雪上加霜。

与供给侧的低迷状态相反,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海外制造业受到明显限制,中国出口形势持续向好。工业企业的生产拉动了用电量的快速增长,也加剧了电力供需的不平衡。今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428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拉闸限电”不得不成为填补这一空白、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的最后一招,拉闸限电的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此外,部分地区面临“能耗双控”压力,通过“限电”直接调控能耗强度和能耗总量的做法,也人为加大了这次限电的范围。

央视记者:这些地区的供电情况如何?

李教授:目前,停电地区确实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率先限电的省份有很多外向型企业,比如广东、江苏等。9月和10月是他们的订单高峰,二三产业用电需求旺盛。在火电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短期内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将持续。

东北的情况更严峻。受自然气候因素影响,进入供暖季后,用煤用电将进入又一个高峰期,电力供应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央视记者:这些地区的后续供电能保证吗?

李教授:中国有“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首先,针对上游煤炭价格偏高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煤炭价格保供稳价的相关政策,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企业和港口,对能源价格保供稳价工作进行督导。可以预见,在多规合一的共同作用下,煤价将会企稳甚至下跌,从而给火电企业生产带来利好。其次,用电紧张的地方政府开始出台分时电价政策、发电补贴等激励措施,引导和督促发电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确保电力供应。此外,得益于中国“大电网”的优势,还可以统筹全国的电力供应,加大对当前缺电省份的电力输送,帮助他们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所以我认为目前限行区域的后续供电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当然也要意识到,“限电”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

央视记者:有网友说,这一轮限电是为了实现全年能耗双控的目标。两者有关系吗?

李教授:能源消费双控的目标确实会对限电产生影响,但我认为不是这一轮限电的根本原因。虽然一些地区在被“警告”后,为了达到能耗双控指标的要求,采取了“拉闸限电”的措施,但这反映出一些地方的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应探索更加科学的管理手段。但从整体来看,电力供需错配是此轮限电的根本原因。比如东北地区的限电范围已经蔓延到居民用电,去年江苏省和广东省出现了因供电紧张而限电的现象。所以“限电”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的电力供需缺口。

事实上,在电力供应不足和能源消费双控的双重压力下,选择“两高”企业优先用电,是地方政府保障居民生活和重要行业生产经营的有效途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探索科学的调控和管理方法,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央视记者:如何理解低碳不是简单的“限电”?

李教授:碳中和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其本质不是限制能源的使用,而是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靠“拉闸限电”来降低能耗,会危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推动全社会的低碳转型,逐步培育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低碳文化,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更好地保障从实现“双碳”目标向制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平稳过渡。

央视记者:中国的电力供应现状如何?是否足够?

李教授:根据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的统计,截至今年8月,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2.8亿千瓦,而今年7月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为11.92亿千瓦。所以从技术上讲,中国目前的发电能力是可以保障民生和有序生产电力的。然而,在碳中和的目标下,如何兼顾“保电”和“清洁”,是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系统的一大难题。虽然“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8亿千瓦和2.5亿千瓦,但仍不足以取代火电的主导地位,发挥支撑作用。要实现电力结构的清洁化,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需要增加15倍以上,还需要建设大量的储能和输电设施。

因此,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过程中,短期内我国仍将存在电力供应缺口。为保证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政府仍需加强统筹规划,加快电力市场和碳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协调发电-输电-配电-销售-使用各环节的平衡关系,设计顺畅的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机制,促进电力体制的平稳转型。作为高校的科研单位,我们将继续积极为国家的政策设计出谋划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5662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