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有多少人(民盟党员有多少人)

我是唐棣,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来【关注】我,一起聊今昔,共议天下大势。我是一个绅士,只是为了学习和交朋友!日军占领平金、天津时,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中日“进入正式

我是唐棣,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来【关注】我,一起聊今昔,共议天下大势。我是一个绅士,只是为了学习和交朋友!

党员有多少人(民盟党员有多少人)插图

日军占领平金、天津时,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中日“进入正式作战阶段”。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三月灭华”、“速战速决”的战争计划彻底破产。中日战争客观上呈现出持续的趋势。

1.国民党的持久战思想

南京失陷后,中日双方都在做长期战争的准备。政府迁都重庆,制定了“用空买时间”的持久消费策略,提出了长期战斗的抗日主张。

国民党的持久战思想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日本侵略无止境,中国抗战无止境”。

面对日军大规模入侵的严峻形势,国民党意识到如果再屈服,将成为“千古罪人”。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庄严宣告:

“中国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部分领土。在遭到侵略的情况下,它不得不行使其自然的自卫权。”

1938年初,针对日本政府“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强硬表态,国民党再次指出:

“在任何情况下,中国政府都将尽一切努力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和行政完整。任何恢复和平的方法,如果不是基于这一原则,都绝不是中国所能负担得起的。”

国民党不仅郑重宣示了中国维护领土和主权的正义立场,而且明确表示战争结束时没有理由半途而废。

蒋介石在著名的庐山谈话中声称:

“如果到了最后一刻,那只会是整个民族的生命,为了国家的存亡。那时,我们不允许半途而废...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把战争打到底,只有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最终赢得最后的胜利。如果我们不确定,想要生活在和平中,我们会把这个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南京沦陷时,国民政府向全国人民宣布:

“目前的情况,无论如何改变,只有前进,绝不能半途而废。盖虽不能抗战胜利,但投降意味着自我毁灭。他宁愿抗战失败,也不愿屈服而死。当失败最终转化为胜利时,最后就没有复兴的希望了。”

与此同时,国民党看到抗日战争不可能一年半载地解决,预见到战局的发展将更加困难。所以告诫全国要“抱三年五年如一日之精神”。...要根除短期得失,不要因小失大而浮躁,“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进行持久战和消耗战”。

第二,日本支撑不了持久战,中国最终会赢得持久战。

把国民党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欧美等国身上。日本认为,要想征服中国,必须先征服世界。早在抗日战争之前,蒋介石就多次说过:

“日本欲独占中国,必先征服世界。只要日本不能征服世界,就不能消灭中国,统治东亚。”

抗日战争爆发,战争扩大。国民党认定日军苦战远征不明,违反国际公约,损害远东各国利益。所以,“不仅远东相关国家要恨他,攻击他,主持正义,热爱和平的国家都要恨他,反对他。”国民党深信甲午战争会激起英美苏等国联合抗日,所以日本不可能消灭中国。

与此同时,国民党分析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因素,指出日本国内矛盾和分裂日益加深,内部斗争加剧,国内资源匮乏,财政遭遇困难,整个经济陷入危机,军备的巨大消耗和军费的巨大增加,使原本财力物力贫乏的日本侵略者更加无力弥补。此外,日军越深入mainland China,补给和运输就越困难,其部队将得不到足够的分配。所以日本终究支撑不了长期战争。

相反,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足以长期作战。

国民党认为,敌人可以占领中国的一部分领土和少数城市,但不能真正统治这些地区;敌人可以控制一些军事据点和交通线,但不能也不敢深入广大的农村腹地;所以抗日战争是“以广大的土地与敌人决战,以广大的人口与敌人决战”。如果敌人“要占领我四千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屠杀我四万人,需要什么力量?”“当敌人的兵力最后差的时候,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

很明显,国民党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中国能够长期抗战的首要条件。

三、“用空”交换时间的持久消费策略。

国民党的持久战,从持久作战到持久战略,略有发展过程。

抗战初期,国民党依靠拥有200多个师的正规军来对付日军50个师、师的优势,决定采取阵地损耗、持久战役的方针,以消耗日军有生力量,拖延支撑战局的时间,挑起外国列强的介入,尽快结束战争。

蒋介石告诫士兵:“敌人以强力武器作战,狂轰滥炸,却逼我撤退,好让他进攻。如果我军能巍然如山,坚守阵地,进退有度,到了近处,就用不上我们的飞机和大炮了。以我军之久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蒋介石命令他的部队“坚守阵地,进退有度,以深沟、高垒、厚墙粉碎敌人的进攻”,并称之为“抗日胜利的唯一钥匙”。为了贯彻阵地消耗战的原则,国民政府颁布了“连坐法”,对撤退的部队严加惩处。

显然,旷日持久的阵地消耗战,在消耗敌人和争取时间方面会起一定的作用,但也会过多地消耗自己,对持久战不利。

淞沪会战的失败表明国民党期望通过会战解决中日战争的幻灭,国民党开始有意识地实施持久战略,并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解释。

国民党接受了抗战初期的教训,认识到抗战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我军的战斗力,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以达到持久抗战的目的。中国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中心不仅在南京,也在各大城市,而且实际上是送到全国各地的乡村,带着强大的民心。

蒋介石指出:

“现在战争的关键不是一城一池能不能据守。最重要的是选择有利地区,一方面破敌主力;一方面在其他地区和敌人后方,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在所有被我军放弃的区域,减少无用的牺牲,以避免敌人的企图,同时迫使敌人进入我军自动选择的决战区域进行攻击。长期抗战,这是最大的方针。”

徐州和武汉会战,国民党较好地实施了“以空”争取时间的战略方针。例如,国民党制定的武汉作战计划明确规定:

“预计在武汉外围与敌主力作战四个月,以最大限度地消耗敌人,粉碎其继续进攻的能力,争取持久的抵抗时间。”

第四,建立西南地区为抗日后方根据地。

如前所述,抗战前国民党就有此意。蒋介石曾经说过:

“抗日战争应以长江以南、平汉线以西地区为主线,以洛阳、襄樊、靖宜、常德为最后防线,以川黔滇为核心,以甘肃、云南为后方。”

但当时国民党另有打算,就是利用抗日战争统一控制西南。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使这一思想昭然若揭。不得已,国民党试图退守西南,进行长期战争,以打倒日本。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迁都重庆宣言》,标志着建立西南大后方战略行动的正式实施。1938年1月,蒋介石明确指出,四川应是持久抗战的大后方。

如果“武汉失陷,即以四川为最后根据地,北方巩固陕西,南方管辖滇黔桂三省,以消耗敌人,推动国际变化,以争取盟友。日本必须犯下如此多的不公正行为,以至于它会自杀。”

把国民党的西南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把大陆的大量工业、商业、学校迁到西南,对持久抗战、打倒日本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国民党利用西南角的有利地形,消极抗战,保存实力,等待胜利之日,是他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2.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

它是共产党持久战略的理论制定者和忠实执行者。持久抗战是共产党的一贯思想。早在1936年7月,毛泽东就预见到中日战争将是长期的,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中国。

抗日战争爆发时,共产党及时提醒全国,“应当看到,这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抗战”。刘少奇写道,“日本侵略者是强大的敌人,只有在持久战中才能最终被打败。”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奠定了持久战略的理论基础,标志着抗日持久战思想的完全形成。

第一,中日长期战争的客观基础。

共产党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了中国和抗日战争基本矛盾的特点,找到了坚持抗战的客观依据。

毛泽东指出:

“甲午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场决定性的战争。所有问题的基础都在这里。”

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中日战争有以下特点:

日本的军事、经济、政治组织强大,但战争是倒退的、野蛮的,人力物力非常不足,国际形势对他不利。相反,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政治组织实力相对较弱。但在进步的时代,战争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必将赢得大多数国家的援助,大国的优势足以支撑一场持久战。

因此,可以断言:

敌强我弱,制约了抗日“速战速决”的不可能性;敌小而大,敌退我进,敌多我寡,这就决定了日本不可能消灭中国,中国必将取得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是长期的,那么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毛泽东作出了科学的预测,指出抗战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

在这三个阶段中,毛泽东特别强调相持阶段的存在和作用,称之为“整个抗日战争的过渡阶段,这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但也是转变的支点”,是中国强弱和兴衰的关键时期,最能体现持久战的特点;没有这样一个时期的战略准备,战略反攻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局面就不会到来。

总之,“中国从劣势到平衡再到优势,日本从优势到平衡再到劣势,中国从防御到相持再到反攻,日本从进攻到保守再到退却——这是甲午战争的过程,也是甲午战争的必然趋势。”毛泽东不仅分析了甲午战争的时间特征,即它的持久性,而且论述了甲午战争的空格局。

第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方针。

根据共产党战争的敌强我弱、敌弱我强的特点,制定了适合于持久抗战的具体战略方针,即“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持久战略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

这个方针的中心点在于进攻,反对单纯防御。外线是指进攻的范围,速决是指进攻的时间。彭在《争取最后胜利的战略战术》中指出:

“如果我们采取简单的防御,必然会导致失败的后果。所以战术上要尽量做到进攻,必要时也要采取积极防御(即进攻防御)。”

可见,共产党在战争中是把进攻和防御、坚持和速决、外线和内线有机地统一起来的,防御中有进攻,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防御。防守的目的是进攻,在坚持中速战速决,在战役和战斗中速战速决,实现战略上的坚持。战略内线不等于战役内线,要用战役外线改变战略内线的不利局面,争取主动。

共产党认为,如果战役和战斗也采取内线的长期防御战的方针,例如抗日战争初期在正面战场上所采取的方针,那就永远达不到战略目的。

为了争取持久战的顺利进行,徐州会战前,共产党曾警告国民党,“若近百万大军退至黄河以南、平汉以西的内线,陇海、平汉均为敌所占,将极为困难。

所以总的原则是,在敌人深入进攻的条件下,外线必须部署足够的兵力,以便配合内线全面作战,增加敌人的困难,减少自己的困难,从而造成有利于持久战的军事政治形势。"

第三,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战略作用。

共产党认为,在抗日战争的不同战略阶段所采取的作战形式将会受到重视。

但在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运动战是主要的作战形式,阵地战始终起辅助作用。毛泽东指出,正规军的大踏步前进和后退是运动战的最重要的特点。抗战初期,为了诱敌深入,保存自己,实行战略退却是极其必要的。“因为暂时的和局部的丧失土地是完全的和永久的保存和恢复土地的代价”,敌强我弱,在阵地上决战只会增加自己的伤亡。

而且中国幅员辽阔,是运动战的有利条件,但也为敌人避开阵地、迂回包抄提供了方便。所以,一城一池争得失的“拼命主义”是军事近视,既不能保守空,也不能争取时间。当然,战略退却与韩复菊的“逃避现实”毫无共同之处。“不能有后退,也不能有前进。”否则,“中国虽大,必被‘运动’所失。”

为此,共产党特别强调进攻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因为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是大量杀伤敌人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因为战略反攻阶段的战役进攻终将杀伤敌人。

共产党认为,在中国,游击战争本身不仅是一个战术问题,而且有其特殊的战略内涵。抗日战争中游击战的战略地位仅次于运动战。

因为,没有游击战争的辅助,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游击战本身具有运动战发展的客观条件,在甲午战争空以前广泛,在空以前持久的意义上,其战略作用就更加明显了。

基于上述认识,共产党不仅为八路军制定了“游击战争为基本,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不可放松”的作战方针,而且经常提醒国民党当局采取“游击战术”,“进行运动战”。“在战术上,我们应该采取进攻”等战略战术原则。

第四,发动全民族的全面人民战争。

共产党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客观基础是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日路线,并指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持续抗日战争的关键。没有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坚持,抗日战争就不可能发动、持续和胜利。

当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军全民的统一战线。绝不是几个党派的党部和党员的统一战线。动员全军全民参加统一战线,是发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

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主张全面抗战,全面抗日。就是说,政治上要采取切实措施,动员全国一切人力、财力、物力,联合中华民族一切力量,进行民族战争。

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必须在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主运动和其他各方面争取进步。没有各方面的更大进步,就不能调动全民族一切生动的力量,就不能进一步团结全民族。”“只有这种全面的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毛泽东相信共产党人的伟大力量,曾形象地说“战争的伟大最深的根源在于人民之中”,“动员全国老百姓,创造了敌人陷入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创造了弥补武器缺陷的补救条件等等。它创造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为此,共产党坚决主张动员和武装人民,进行全民族的人民战争。

1938年3月,中共中央召集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希望国民党“用最大力量组织人民自卫队、同盟军壮队和游击队,并对全国人民自动武装的各种武装队和原始武装组织,给予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以提高其政治觉悟和军事技能。”

3.国共两党持久战策略的利弊。

作为抗日阵营中的抗日思潮,国共两党的持久策略有相通之处。但就其内容而言,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坚持抗战,逐步消耗敌人,争取抗战胜利,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但是,两党所依靠的力量和抗战时期实施的具体战略战术是不同的。

抗日战争在持久中取得了胜利,国共两党在持久策略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但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思想,却是一种不完整的、深刻的简单论述。

共产党把握了抗日战争的时代特征和性质,精辟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着重指出抗日战争坚持和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敌退我进的战争性质。这种进步首先表现在共产党的存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相反,国民党无视甲午战争的特点,片面强调中国土地辽阔的重要性,这是中国持久抗战的首要条件。显然,光说敌人强,是小国而中国弱,是大国是不够的。

共产党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呈现出犬牙交错的特殊战争格局,从而向人们清晰地展示了中日战争的时代特征和空之间的格局。国民党不了解中日战争的阶段,否认相持阶段的存在。

抗战初期,他们分别以南京、徐州、武汉的战败来划分战争阶段。后来在南岳军事会议上,把以前的抗日战争统称为战略防御时期,然后他们进入了敌败我胜的战略反攻时期。

事实上,相持阶段是中日力量转换时期,最能体现持久战的特点。不了解,就不会明白持久战的本质。

毛泽东指出:

“如果承认持久战或长期战,不赞成三个阶段,那么所谓持久和长期,就完全是抽象的,没有任何内容和实在性,所以就不能实现任何实际的战略指导和任何实际的抗日政策。其实,这种意见属于速战速决论,但却摆出一副‘持久战& # 39;只是一件外套。"

第二,持久战所依赖的客观基础不同。

在依靠什么力量进行持久抗战的问题上,国共两党有原则上的分歧。共产党认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全国人民,实行全面抗战的政治路线,是抗日战争取得持久胜利的根本保证。共产党一再强调,“抗日战争的前途,不但取决于军队的力量,也取决于人民的力量。换句话说,它不仅取决于军事,也取决于政治”。

共产党指出,抗战要立足于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不放松争取外援,充分利用国际环境中已有的和正在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放弃自力更生的原则,主要寄希望于外援”无疑是非常错误的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相反,采取片面抗战路线,认为抗战是政府和军队的事,压制和限制人民参加抗战,特别是武装抗战。他们轻视人民的作用,或者说不愿正视人民的力量,把抗日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英美苏等国的干预上。

国民党到处鼓吹持久抗战,目的是迫使日本停战或挑起外国列强的干涉。蒋介石曾公开声称,抗日战争“持续多久,取决于日本和列强的态度”。

片面的抗战路线导致了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严重失败。为此,国民党将军白崇禧曾说:“军事上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人民不能配合军队,我们的政治不能配合军队。”

第三,具体战略战术上的差异。

共产党认为,为了达到持久战略的目的,必须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反对单纯防御的阵地战,以运动战为主,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高度,在战役中歼灭大量敌人。

相反,国民党过于重视阵地防御的作用,主张以阵地战为主,运动战和游击战为辅。蒋介石反复讲解“以主为客”和“以静制动”战术的精妙之处。何承认,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所进行的一切正规战争和“缺乏进攻的战役”。

国民党虽然提出了“以空”争取时间的战略方针,但在实际作战中,往往注重与敌人的阵地消耗战,忽视了运动战和游击战应有的地位。需要指出的是,国民党确实是主张游击战争的,南京失陷后,开始有意识地把相当一部分部队留在敌后搞游击战争。

抗战初期,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的国民党敌后部队积极抗日。但总体上国民党是打正规战的,阵地战和游击战完全是从属的。

而且国民党敌后部队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和组织人民,也没有充分了解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所以效果有限。

第四,共产党是持久战略的坚定执行者,而国民党往往表现出动摇性。

国民党的持久战思想缺乏严密的科学性,所以在行动中常常违背持久战略。上海淞沪“八·一三”抗战是国民政府抗战的起点。把国民党的战略防御重点放在华东,誓与日军长期作战。国民党内有人幻想用陆军主力一举把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赶下海;同时挑起列强的干涉,尽快结束甲午战争。

南京沦陷后,在德国驻华大使卡特琳·特劳特曼的帮助下,国民政府与日本进行秘密谈判,寻求外交解决中日冲突,从中可以真切地看到国民党长期抗战的被动性。太庄战役后,国民党速胜论的兴起绝非偶然。

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实行持久战略,反对中途妥协和侥幸胜利。抗日战争爆发时,敌人和土匪进犯了。当时红军在决战中没有起任何决定性作用。于是,共产党制定了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勇敢地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壮大人民抗日力量,创建抗日根据地。

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已经进入优势地位。”

武汉失陷前后,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初步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行动,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对抗日相持局面的到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不得不将主力投入占领区以争取稳定,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正文结束)

如果你对历史领域有其他话题或看法,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尽快回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5363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