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景色画(美丽的春天图画)

作者:贾佳(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姜军(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去冬今春以来,万物复苏,清新的气息在山川中荡漾。在这美好的春天,勤劳的人们书

作者:贾佳(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姜军(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春天的景色画(美丽的春天图画)插图

去冬今春以来,万物复苏,清新的气息在山川中荡漾。在这美好的春天,勤劳的人们书写着春天的故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关于春天的故事被记录在诗歌、音乐和图画中。风和春正盛时,早莺新燕的装饰,让人心旷神怡。画中的春之美是最直观最感人的。宋代山水画家郭不仅创作了经典的《早春图》,而且在画论中记载了他对春天的印象:“春意融融,其乐融融”,“春山温柔含笑”,“春山烟云满,人乐融融”。

歌唱祖国的春天(国画)程世发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宗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这一艺术宗旨的实践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毫无疑问,这一宗旨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这种以艺术为生命之源的全新模式开启了时代审美的春天。让我们通过一些关于春天的经典画作来欣赏新中国成立后的“春天时代”。

小草知道春天何时到来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艰难与尴尬,让艺术家们对“春回大地”充满期待。徐悲鸿的《九州无乐》画于1942年,抗战胜利前。深刻地描绘了他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是他继1940年创作《龚宇移山》后的又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作品,塑造了龚宇及其家族移山的毅力和精神。“龚宇移山”的斗争和斗争,是针对“九州无乐”的。两幅画在题材选择上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意蕴,但在表现形式上却运用了古典的造型和意境。

葛和的《春耕图》

关于新中国成立后春天题材的绘画创作,我们不妨称之为“艺术经典中的春天”,这主要是一种对人和生命的歌唱,带有平凡的温情。与革命、斗争等主题不同,在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春联中,不再追求“南征北战”等慷慨激昂的主题,取而代之的是欣欣向荣的新鲜感与和平。在万物残垣断壁的春天,随着人们在田野里愉快地劳作,画家的笔墨正在亲吻大地。在山野和天龙之间,春阳无私的温暖和画家丰富的思考无处不在。这根植于人民的艺术情怀,既有耕田的质朴,又有仰望天空的浪漫。奋进的旋律充满了无尽的希望,体现了新时期画家对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新认识。是娴熟的写实技巧和写意精神的高度融合。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某个人的脸,甚至不是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的区别,而是一种全新的“整体性”的时代气息。是经历过黎明前黑暗的人对明媚阳光的渴望,是经历过寒冬的人对春暖花开的期待。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画家在创作时的笔墨激情,在工作场景定格的那一刻,感受到永恒的精神力量。

啊,无边无际的景色带来了怎样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春天的画卷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旋律。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现实主义和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理念,画面首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北国、南疆、山川水乡等。构图遵循焦点透视,人物造型遵循写实理念,灵活运用散点透视和意象造型理念,更好地融入文人写意。

程世发的《歌唱祖国的春天》创作于1957年。2021年入选建党一百周年特别节目《艺术经典中的党史》。也是一幅描绘春天主题的美丽画卷。程世发继承了海派书画浪漫开放的气质。他的画充分融合了连环画、年画、插画等绘画的艺术元素,人物、花鸟各具特色。作为新工笔画创作的代表,这幅画于1957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画面采用全景构图,主题深刻明确,紧扣当时的文学方针。由于艺术家娴熟的勾线设色能力,自由活泼的创作感受无处不在。画中背景是绿色空。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春山和祥云。附近有葱郁的松柏,更有芬芳的桃李。但桃树、李树处于主体地位,松柏树处于陪衬地位。这是作者构思的很重要的一点。桃李争艳,突出了春天的主旋律。画中的主角是一位戴着方巾的农村老母亲。她靠在一棵长满花花草草的大树上,大声地唱着歌。画面右侧的老人正拿着快板打着拍子,他右后侧的年轻人正深情地吹着笛子。观众包括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以及小学生和其他儿童。所有的男人,女人和孩子,老人和年轻人,都穿着鲜艳,快乐地在一起。画面下方的小羊和鸽子象征吉祥平安,嫩竹和兰花象征平安美好;画面右侧的波纹通向远方;远处有一座象征现代化的塔。运用写实手法,整幅画构图饱满,色彩明快,富有诗意之美,堪称陶渊明《桃花源记》在新社会的生动再现。但这个桃花源,不再是原著中那个“与外人隔绝”、“无路可走”的神秘虚幻的世界,而是一个全中国人民共享的春天。

春播(国画)蒋

魏紫熙的《春归》创作于1959年。它描绘了桃花盛开时人们在田里耕作的情景。他是魏紫熙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山水画和人物画方面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秉承“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原则。他生活广泛而深入,从海报、漫画、年画,甚至舞台布景、美术设计图中汲取营养。运用远眺图与俯视图相结合的构图方法,巧妙运用东西方透视原理,近景是桃李树高的平台,远处是肥田里的春风,“麦全绿”。中间场景的人们正在专心劳动,而远处传来微弱的机器轰鸣声。最巧妙的是对附近桃李环绕的高台的刻画,由画面右下角的一条小路引出。这里花木茂密,相对私密安静,堪称“田间闺房”。五个年轻女人正在花丛中休息。他们或坐着或躺着,看着对方,笑着,笑着。他们的衣服很简单,但色彩丰富。再忙也挡不住他们求知爱美的心。他们能读一首诗。

无数的红色和紫罗兰只显示春天

程世发的《歌唱祖国的春天》和魏紫熙的《春归》采用全景全构图,其他则是小场景构图和表现。对春天的描绘相对更自由、更有表现力,使其更具观赏性,是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一种不同的重构。

蒋的《春播》采用刻画单个人物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刻画人物的生动形象,既把东西方人物画的表现魅力发挥到极致,又兼顾了人物服饰和活动的时代气息。1957年傅抱石、宋文治、魏紫熙合作的《光荣地参加农业生产》更有表现力。三位深谙中国传统笔墨精髓的著名画家在此次制作现场联手。傅抱石的笔墨线条如“长枪大戟”,在统治者之间上下挥舞,是“敢教日月换天”的精神写照。1960年葛与合著的《春耕图》虽然没有“光荣参加农业生产”那样大胆,但却做了另一种尝试。这幅画描绘了江南稻田耕作的情景。一株出图的桃花树洋溢着春天的神韵,稻田里的插秧机以极淡的笔墨为背景描绘在最远的地方。作者用浓墨重彩的笔墨突出了前面一头水牛的形象,它在一片充满阳光的稻田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帮助她的人不再局限于一个男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年轻的女人。这不仅充分考虑了牛和女人两个群体的颜色对比,而且是对中国过去男耕女织习俗的一次深刻的新变革。女性不再只是闺房或厨房里灵活的形象,而是具有健康体魄和创造精神的美。整幅画用极其简单笼统的笔墨描绘了春天的水乡赞歌。

春图(水彩)古元

其实还有很多画家用各种形式来描绘春天的天气和理想。顾源的水彩画《春耕图》色彩淡雅,构图简单,却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王颂馀保持着典型的文人笔墨趣味,并试图探索新的艺术形式。画面淡雅,枝叶繁茂,有五六艘帆船巧妙地点缀在茂密的树影间。在那个时代,一大批优秀的画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积极拓展自己的艺术鉴赏和表达能力,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这些画作以其火热的生命和澎湃的灵感,能让观者一下子进入春天的世界,清晰地感知时代的脉搏。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今天的人们虽然不再穿旧衣服,但在生产中会逐渐取代那些古代的犁、耙、犁、犁。然而,时代的主导精神是永恒的财富。只要春风吹过陌生人,我们的画笔就会继续描绘春天,就会有更多的“春天的故事”。

《光明日报》(2022年2月27日第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5348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