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旅游(北岳恒山旅游景点)

浑源古城的风貌。兴社浑源,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美丽钟灵的地方,是一个人们向往的好地方。北岳恒山景区是一张美丽的名片,享誉全国。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矿产资源...这

浑源古城的风貌。兴社

北岳恒山旅游(北岳恒山旅游景点)插图

浑源,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美丽钟灵的地方,是一个人们向往的好地方。北岳恒山景区是一张美丽的名片,享誉全国。

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矿产资源...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禀赋。然而,过去的粗放式开发并没有将这些宝藏物尽其用,浑源甚至一度戴上了贫困的“帽子”。自脱贫攻坚战开始以来,“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彻底改变了浑源的贫困状况。既实现了如期脱贫摘帽的目标,又形成了持文化生态牌、建特色休闲城、走旅游养生之路的特色发展路径。

现在,放眼恒山脚下的北岳大地,有美丽的沈曦,有雄伟的寺庙和城楼,有壮观的州府。环顾县城,可以展示浑源地域文化的地标载体鳞次栉比,明清老街、民国商家、四合院、黄岐文化园、文化广场等。

复兴古城,打造休闲度假目的地。

端午节假期,在太原工作的穆钧见了几个朋友和他们的家人,去浑源玩了两天半。“受疫情影响,没有出省。我在网上看到,今年春节的时候,经过多年建设的婺源州府开了一个‘擂鼓’迎客。”穆斯告诉记者,生活在这里有一种穿越时间空与文化对话的感觉,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浑源县委书记高莹告诉记者,浑源州府是浑源古城文化的重要载体,定位为辽、金、元文化背景下的“听浑源文化、感受浑源文化、体验州府文化”文化旅游项目。不仅展示了明清时期的州府形制和布局,还展示了浑源的非遗、饮食、军事、商贾、民俗等诸多文化元素。

走在古城里,时不时会看到“钉鞋”、“大碗茶”、“货郎担”、“推子”、“吹谷糠”等特殊人物的铜像。这些按照民国时期浑源传统工匠形象设计的铜像,吸引游客驻足拍摄。“十步一廊,百步一景”,就连路灯、墙砖、地砖、店匾、街对联等细微之处,都体现出浑源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地标,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古城内“国家保障”的经典建筑如爱安寺、圆觉寺、文庙、李玉妹墓地等相连,使得古城内多元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瑰丽交织。

坚持“历史真实、风貌完整”的发展思路,恢复21处复古建筑和构筑物,修缮古建筑160余处,修缮清代民居建筑群落马家大院等传统民居。这座古城的风格开始形成。“浑源全力将历史街区打造成为集旅游、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使其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使浑源古城与北岳恒山、挂空寺两大景点南北呼应,打造城市慢游新热点。”县文化旅游局局长金说。

项目承载,文化旅游牵引,一二三产业融合

在县城西边,一座占地32亩、总投资8000万元、总建筑面积多平方米的建筑是黄岐文化园,现已对外开放。博物馆和黄芪加工互动展区以图文并茂、史籍实物、配套视频、讲解等形式,依次展示恒山黄芪的独特魅力。

“黄岐文化园就像浑源黄岐产业链的中枢大脑,也是全县特色品牌产业的商贸文化聚集地。其中,博物馆的展区和销售区成为‘逛浑源买特产’的首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郝告诉记者,浑源依托黄芪文化园,丰富了黄芪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了特色农业品牌,积极集聚文化旅游产业,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价值,实现了种植畅销。“黄岐文化园旁边,浑源凉粉文化园主体已经完工,建成后是一个很好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的平台。”郝对说道。

2021年,总投资超过5亿元的浑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7亿元的沈曦湿地公园PPP项目已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总投资2.3亿元的六合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开工;总投资1.59亿元的汤头温泉疗养院一期改造工程正在完善设计;总投资1.75亿元,完成投资1.1亿元的长城板块旅游公路建设39.48公里...

今年以来,浑源大力推进恒山5A级景区创建工作,围绕29个文保单位积极创建A级景区,加快建设5条总里程34.84公里的1号旅游公路,推进景区集中开发和集团化发展。浑源县县长赵雨晴表示,通过树立“旅游+”、“+旅游”的理念,不断加快旅游业与文化、生态、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全县形成了游山、玩水、品文、赏景的多业态旅游体系。

该县按照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了以县城为中心,以沈曦、汤头、前伏岭为支撑点的杨康产业规划布局,先后推进了全县10.54万平方米棚改工程建设,实施了14个老旧小区改造。同时,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新老城区畅通,古城交通环线整体提升,实现了城市文化大道和城市景观大道的高标准绿化、美化和亮化。特别是统筹了县城和中心集镇的建设发展,形成了永安、西方城、王庄堡等许多特色鲜明、功能强大的小城镇。

搬出大山,快乐的日子越来越甜。

思源社区是浑源最大的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距离县城只有十几分钟车程。社区有120栋居民楼,居住着7个乡镇31个行政村6192户人。

走进思源小区,看到的是树木、整齐的道路、新颖独特的建筑。亭台楼阁,景观长廊,随处可见老人下棋聊天;大大小小的健身广场上,孩子们嬉笑打闹,一幅和谐生活的画面总是映入眼帘;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书吧、红氧吧、爱心超市、健康中心、服务港湾等13个功能室为居民提供全天候便民服务。

确保搬迁后的党员和群众有学习交流的场所、有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有生活购物的场所、有卫生安全保障的场所。思源社区党工委书记王自豪地说,社区最大的亮点就是确保搬迁群众有就业、有收入。比如社区实施的“三助三促”措施,帮扶技能、就业、培训、创业、项目、宣传。1800多人通过各种措施实现了稳定就业,从职业技能培训到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组织招聘工作。

“平均月薪1800元。上班就在家,不耽误你。”48岁的严金梅是思源小区居民,在小区物业工作。她说,“以前家里要靠种地,收入不多。现在住楼上,工作楼下,晚上可以去跳广场舞。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磁窑镇大罗街村拆迁户赵分配的楼房里,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看着自己60平方米的房子,61岁的赵说,“现在,我下班回来有地方住了。”搬出去后收入如何?老人说:“土地出让有收入,宅基地拆迁也交了政府补贴。我们以前是贫困户,现在是城里人,不敢想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姚肖敏安王兴

(编辑:candy)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5255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