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

打开电子邮件,几十条信息未读。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状态。但是,我们可能并不会为此焦虑——除非我们有“阅读全部”的强迫症——毕竟知道没有人会没事干写邮件,也不

打开电子邮件,几十条信息未读。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状态。

但是,我们可能并不会为此焦虑——除非我们有“阅读全部”的强迫症——毕竟知道没有人会没事干写邮件,也不用担心错过重要信息。堆在那里的未读邮件,除了营销广告,验证码,垃圾邮件,都是账单。当然,也可能有订阅邮件和电子生日卡是从绑定网站自动发送的。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伊妹儿,互联网的早期产物,正逐渐被人遗忘。

只有投简历,投稿,才能坐下来写邮件。就连投简历和投稿,一般都改成网上系统上传或者微信发送。反正没有特定的目的或需要,电子邮件是不会打开的。

作者罗东

手机和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插图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手机通过短信影响人际关系。图为电视剧《手机》(2010)剧照。

以对手机的批判性研究而闻名并有畅销书写作经历的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在7年前,也就是2015年写了一本书《指责手机》,因为她基于多年的采访和观察,发现本世纪最成功的大众电子设备似乎引发了某种人文主义灾难。2017年,该书在中国引进翻译,中文翻译为《续谈》。在书中,特克尔用人们不断看手机的细节揭示了交互形式和内容是如何被“永远在线”所改造的。每个拿着智能手机的人都会对她描述的场景很熟悉,除非有人不一样,买手机只接电话,延续了第一代电话使用的传统。另外,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用座机或者“老人机”的老人,也会无数次遇到家里的晚辈刷手机,看到他们盯着屏幕,不停地用手指戳视频和图片。而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整个人好像着了魔似的,被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拖着,害怕错过任何消息,不得不“一直在线”。

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插图(1)《完美陌生人》剧照(2016)。

克尔认为,这种时刻在线的状态残酷地破坏了面对面的带有情绪和感情的个人对话,削弱了人们的同理心,降低了他们做出情感承诺的能力。然后,我们的情绪反应变得迟缓,我们被困在孤独中。克尔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判断和提醒。然而,为了完美地完成这一论证,特克尔还多次提到了电子邮件。在她看来,这和刷手机的其他行为没什么区别,比如查看和回复社交网络上的评论、消息和私信,刷短视频和照片。

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插图(2)《重续对话》[美]作者雪莉·特克尔,王锦、边若曦、赵玲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8月。

或许,特克尔认为电子邮件和他们有些不同,但毕竟还是在压缩真正的私人谈话。虽然有区别,但是没有区别。她写头韵句子来“指责”手机,经常把电子邮件作为“同样错误”的例子,并与社交媒体和视频应用一起讨论。

例如:

“每当我听到我的家人说他们会通过电子邮件表达他们的不同意见,我听到的是人们对分散注意力、舒适和效率的渴望。”

“我们都承认,我们宁愿发一条信息或一封电子邮件,也不愿发表意见或打一个电话。”

几年前,这本书的中文版在向读者推广时,也写道“在避免尴尬时,你是否经常更喜欢发信息、写邮件而不是打电话?”可惜能和这句话产生共鸣的人屈指可数。如果90年代电子邮件刚刚兴起,率先加入“上网”潮流的年轻人可能会选择写一封电子邮件,或者更晚,在本世纪初。后来,可能性很小。当然,“写邮件而不是打电话”本来就是特克尔的初衷。因为她敏锐地意识到,人际关系中总有一些难以启齿或难以启齿的事情:选择见面,看到对方犹豫、愤怒或不舒服的表情;选择打电话。虽然可以避免“面面相觑”的尴尬,但还是免不了会听到呼吸声、哭泣声、咒骂声。写电子邮件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为什么不呢?此外,电子邮件的内容在发出之前可以进行编辑和调整,因此我们可以在造句之前反复思考。

当时,特克尔的英文原著《重续对话》(Renewing Conversation)出版,《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刊登了书评人雅各布·韦斯伯格(Jacob Weisberg)的书评。整篇文章的主体沿着特克尔的思维路径,继续对电子产品对私人谈话的危害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而且这篇书评有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提到了一句话,而且只有一句话是关于电子邮件的。据说,在过去,电子邮件是一种令人向往和有吸引力的网络技术产品,但时代已经变了。现在,年轻人对电子邮件不太感兴趣。作为这篇书评的作者,韦斯伯格可能没有意识到,在电子邮件的细节上,他的判断与特克尔完全不同。我注意到了不同之处,但我并不完全同意特克尔对“永远在线”困境的解决方案。

毕竟,在讨论人与设备、人与机器、谈话与手机这样宏大的问题时,任何有闲情逸致关注电子邮件的人,都是一个适时的例子吗?

理性与“套路”

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插图(3)《断交》剧照(2012)。

在手机人机关系和批判性研究领域,特克尔是一个跨世纪的人物,其影响力是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的。在列举例子的过程中,其他研究者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在某个排比句中加入e-mail当然,其他书籍如托马斯·斯特里特(Thomas Streeter)的《净效应》(Net Effect)(中译本,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主要考察或评论的是互联网上的公共而非私人互动,不太可能提到e-mail。的确,增加例子有助于在叙述中加强句子的力量,让人处处感受到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破坏性影响。特克尔之所以在很多地方用电子邮件作为例子,或者说反思的对象,是因为电子邮件可以服务于她的整个论点。电子邮件写作是一种高效合理但不完全的交互形式。正如她所说,每个互联网用户都在不同网络空之间呈现“最完美的我”,重新修饰自己的个人形象,这尤其体现在社交媒体的个人主页上。编辑和调整后的电子邮件内容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更有甚者,被称为网络心理学创始人的约翰·r·苏勒尔在《赛博人》一书中直接将电子邮件描述为一个形象装饰的舞台。他举例说,“在一系列的电子邮件交流中,问候语的反复调整透露出一些窍门,有时让人觉得好笑,有时又让人觉得有竞争力。”这里的竞争力指的是如何在称呼和问候时更加礼貌、友好、热情或富有感情。

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插图(4)《赛博门[美]》作者约翰·苏勒,刘淑华张海辉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7月。

以一封写给Pat(化名)的邮件为例,suler写了好几个问候,有的是整齐而传统的“亲爱的Pat”,有的是随意的“你好Pat”,有的是喜悦而又高度情绪化的“Pat!!"——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形式。虽然由于双方关系和写信语境的不同,问候语也有一些不同,但有趣的是,大部分都会有“我很尊重你”或“我很在乎你”的神奇效果。电子邮件是互联网的产物,是一种古老的传播形式。但是,电子邮件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在不同的文明中已经发展得相当充分了。从称呼,第一声问候到段位,再到祝福和签名,都是有一定标准的。因此,也可以说电子邮件有“套路”的基础。

并不是说既然电子邮件有一个标准化的模板,写正确的格式就一定要符合收件人的“期待”。有时,发送者需要根据模板调整某些内容的细节。苏勒尔在电子邮件的标题栏提到了“re”,也就是“回复”,甚至这个还有空的功能。“回复”是回复邮件的前缀词。只需点击“回复”选项,它就会随系统自动出现在标题中。是保留还是删除这个词,在他的解释中有不同的含义。预订可能只意味着礼节性的交换。“我”收到了“你”的邮件,现在回复“你”。是否有下文未定。反之,删除“回复”,另起标题表示愿意继续对话,然后顺着上一封邮件的内容,打开下一封的主题。一封接一封,彼此的邮件越来越多,每个标题就像一本书的一章。

不得不说,没有一条网络短信能比邮件“更常规”。难怪suler可以将电子邮件描述为互联网文本竞争的顶端。据他说,在激烈的讨论中,没有一个人说“你好”,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上都是如此。电子邮件是唯一的例外。

总之,电子邮件被描述为一种理性的东西,是经过设计和规划的。写邮件时,人们必须有一个高效的目标。为此,发送者调整句子,添加问候、谦词、敬词、标题、结束语,对内容进行分段,有时还会添加表情符号,甚至图片、音乐等多媒体,以此来保存那些意想不到、不确定、停顿或犹豫的情感部分。

因为电子邮件有这个特点,所以成为劳动工具。电子邮件在商务合作、产品推广、工作协调等领域随处可见,而这些领域都需要人们在特定的时间使用专有的格式和术语来撰写电子邮件和传递信息。电子邮件作为一种劳动工具,可能是最“统一”的。这个功能并不是说当我们打开我们的电子邮箱时,我们可以在我们的“收件箱”中按顺序看到满屏的电子邮件,而是指为了工作而分组发送的电子邮件在内容上是统一的。即使不是批量发行,其内容也是标准化的写作产品。苏勒尔的Cyberman引用了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的结论,即电子邮件是职场人士的主要沟通工具。将近十年过去了。如果你看2022年的电子邮件,它可能已经被职场抛弃了。这是因为随着全社会对效率的追求,时间节奏的定义被改变了。它不是走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而是可能走一分钟甚至半分钟。即时通讯(如微信,我们一直在查看)正在取代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在一些领域已经被取代,而一些领域如求职,提交文章,接收网站的验证码等。、以及电子邮件的一些位置。

找到“感性”

一个高效的工具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更高效的工具所取代。

这种演变如此之快,以至于无法回忆起它是何时开始的。大概没人能回答,每个人的时间也不一定一样。在研究人员看来,电子邮件只是“社交媒体、视频应用、电子邮件等”这一表达方式的一个例子。。

我的亲身经历是,2016年刚毕业工作的时候,同事们写稿、转发稿件、报道话题、转发书讯,基本上还是用e-mail,半年后就完全转向微信了。近年来,电子邮件仅限于接收出版社和图书公司的新书新闻,但实际上,使用电子邮件发布图书新闻的图书编辑并不多。十几年前的场景与此大相径庭。当时图书出版业最时髦的营销工具是电子邮件,而不是其他。

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插图(5)2022年出版发行研究杂志。

如2003年《出版与发行研究》杂志第7期发表了《激情飞扬的图书电子邮件营销期望》,《图书情报知识》杂志第6期发表了《书业企业电子邮件营销》。两篇文章都有学科和学术杂志刚刚起步的专业化进程的早期痕迹,其选题也是电子邮件开始进入图书出版业的写照。可惜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也没有见证过当年人们对这件事的热情和展望。现在偶尔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的图书简讯,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会挑个时间回复。尴尬的是,大部分的“回复”都发出去了,直到下一次从同一个邮箱发来另一封全新的邮件,才会有消息,和上一次没有任何关系。有时候收到群发邮件写好回复,一两分钟后,微信突然弹出一个对话框,“哈哈哈哈,我收到你的邮件回复了”。这个时候,它就会有反应。并不是每封邮件都需要或希望得到回复。毕竟像微信这样的即时通讯是这个时代最流行的工具。

“每当我听到我的家人说他们会通过电子邮件表达他们的不同意见,我听到的是人们对分散注意力、舒适和效率的渴望。”在开篇引用特克尔的话之前,还有半句:“每当我听到相爱的人说宁愿用短信‘聊天’”。他们的短信主要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送的,包括“什么app”、“消息我”等移动应用。在某些情况下,社交媒体的私人消息也可以起到即时通讯的效果,因为有时候,它也可以让发送者和接收者保持“永远在线”。E-mail不具备这种能力,这也是它最终会被取代,被冷漠的根本原因。将电子邮件与手机上的其他工具相提并论,只是因为它也被视为技术理性的产物。写邮件,设计,计划,修改,调整;而两个人面对面坐下来进行私人谈话,有情绪的投入,停顿,犹豫,声音和表情的变化。

其实早些年,电子邮件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人们甚至对它有一些浪漫的艺术想象。

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插图(6)电影《第一次亲密接触》(2000)剧照。

1998年,蔡智恒写了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它的情节中,当主角——痞子蔡走失时,他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生的注意。她写了一封电子邮件,称流氓安财为有趣的人。两人开始交往。就在痞子蔡憧憬未来的时候,他收到了最后一封邮件。

也是在这一年,由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安主演的电影《你有邮件》上映。影片开场《你有邮件》的画面和声音设计,展现了第一代网民被关注、被倾听的喜悦。女主在街边经营一家小书店,男主经营一家大书店,有实力经常搞低折扣。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互相竞争,互为敌人,但在网络上,他们却是互不知道对方身份,互写邮件的笔友。最终,是电子邮件让他们决定改变自己的偏见,互相靠近,互相倾诉,了解对方的人和情况。在这个故事中,电子邮件并没有阻碍,而是挽救了面对面的谈话,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参与者都比以前更加感同身受。这样的故事情节在现实世界中也可以发生,因为影响谈话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怎么谈”,而是“要不要谈”。

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插图(7)《你有邮件》剧照(1998)。

当然,有一种情况是,电子邮件是当时互联网上为数不多的通讯工具之一。与其说是电子邮件,不如说是某种“@”时事通讯。邮件双方并不是熟人,陌生匿名的身份给邮件披上了一层浪漫、神秘、不确定的面纱。很多早期的互联网产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军事用途。当他们进入生活和工作领域时,他们的特征不仅受到托马斯·斯特里特提到的浪漫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塑造,还受到互联网参与者和用户的改变。电子邮件和“@”符号的感性部分和浪漫色彩已经成为历史,成为技术理性的产物,而不是它本来的样子。

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插图(8)《分心的年代》,罗伯特·哈桑著,张宁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2月。

其实很少有人会完全否定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一个叫罗伯特·哈桑的通信科学家,他的《分心时报》有2020年复旦大学的中文版,想象着逃离手机和互联网,可想而知失败了。他主要担心的是,“永远在线”限制了人们阅读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几乎每个对手机或互联网有疑虑的人都表达了这些担忧。环顾四周,遍布互联网,依然有写作、阅读、思考的交流工具,仿佛只有电子邮件。在那里,没有运营商A对运营商B的限制的影响,你可以通过打开邮箱给任何后缀的邮箱写邮件。唯一不好的是可能会被系统判定为“垃圾邮件”。

如果有一天,找个时间段,坐在椅子上拿出手机——用电脑的体验更好——打开邮箱,想一想,写几段发给你想念的朋友,回忆一些事情,聊一些烦心或者开心的事,点击“发送”选项的感觉肯定不会差。

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申请)插图(9)比电子情书更早的同类型电影《街角的商店》(1940)也讲述了邮件拯救对话的故事。两个人在现实工作中奋斗,却是在书信中互为知心朋友的笔友。最终,是信件改变了他们的关系,只不过他们写的是传统的纸质信件,而不是电子邮件。

作者|罗东

编辑|西西

校对|赵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941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