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售商品(什么是预售商品2月26日发完)

网购商品页面未标注或明示预售时,付款后显示发货时间;预售期过后,商家擅自更改发货日期,一再拖延发货;还有商家设置的霸王条款,如预售商品不退款、预付款不退款、投诉

网购商品页面未标注或明示预售时,付款后显示发货时间;预售期过后,商家擅自更改发货日期,一再拖延发货;还有商家设置的霸王条款,如预售商品不退款、预付款不退款、投诉预售商品发货时间后禁止下单等...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网购超长预售存在诸多乱象,不仅降低了网购效率还暗藏消费陷阱。

“我是3月10日下单的,店铺页面显示最晚3月27日前发货。当时我想,虽然17天很长,但我能承受。但3月15日发现宣传页被更改为最晚4月10日前送达。就改发货日期,没人管商家的行为?”江苏消费者赵女士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

“3月26日交了定金,29日尾款。平台显示4月3日发货。但是发货时间拖了,想取消订单,商家却说预售定金不退。”4月11日,河北消费者王先生告诉记者。

还有很多消费者被超长预售困扰。江苏省消保委近期调查发现,各大网购平台均有预售行为,时间从8天到45天不等。

除了发货时间不确定、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预售领域存在的问题还包括:诱导消费者在直播间以活动价下单,过了一段时间告知无货,单方面取消订单;有些预售货不对板。

“预售模式,尤其是预售期过长,让销售处于不确定状态,是一种不公平的交易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表示,正常的消费购物是先产品后销售,生产先于市场;预售模式是先把产品推向市场,实际上可能还没生产出来,风险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预售模式大行其道的服装领域,部分网络名人店的100款新款只有20款有货。更何况没有服装样品。只要展示一个设计效果图,在店里挂个预售链接就可以了。而且商家没有根据订单时效统筹安排生产,由于产能和发货能力的限制,很容易造成订单大量积压,无法按时发货。

“商家想把成本风险降到最低可以理解,但不能和消费者玩套路,透支质量和服务,不能凌驾于消费者合法权益之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特约高级研究员陆泽谦表示,商品可以预售,但商家要合理安排生产,履行告知义务,严格按照约定时间发货。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郑笑笑]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695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