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约会(广州约会吃饭的地方)

广州的这个春天,开启了一场关于人类如何与地球相处的艺术思辨对话。来自国内外的30多位艺术家汇聚一堂,各显神通。他们有的走上广州街头,记录下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声音,

广州的这个春天,开启了一场关于人类如何与地球相处的艺术思辨对话。来自国内外的30多位艺术家汇聚一堂,各显神通。他们有的走上广州街头,记录下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声音,然后装进铁盒子里;有的给自己造了一个透明的温室,模拟植物的状态,拍片子;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历了数千年来构建我们从土壤中挖掘出来的当代面貌...

环保议题+现代艺术,关于广州CBD一场和地球单独的约会北极熊濒临灭绝,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导致30亿动物死亡,亚马逊雨林正在逼近无能为力的“临界点”。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摆在人类面前。新一代年轻人该如何回答?

在制片人吴的启发和指导下,策展人、少先队艺术家杨成经过半年的研究和思考,终于在2月22日正式拉开了首届“地球临界点”环保公益当代艺术展的序幕。杨开始注意到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并期待更多的人参与环保。“我觉得一个好的作品需要有同频感知和真诚表达。这不是煽动和要求你做什么,而是接近一种巧妙的提问方式。”他期望观众解释他们的作品,提出问题,并植入他们的信仰。

沉浸在“环保表情”中,把自己变成“植物”

在艺术展现场,不同类型的作品让人们大饱眼福。绘画、影像、装置、行为等多种形式的跨媒体呈现,多维度探索地球环境现状。展厅中央有一幅近5米长的帆布油画,具象与抽象交织,如多颗行星的碰撞,一滴水的视角被无限放大。“我选择把这样一种与地球、宇宙和人类灵性相关的力量放在这里。其实就是我对这整个领域的综合。”杨成说。

值得注意的是,现场还有两位常驻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受邀到广州,就地取材,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一组作品。张的盒子系列#9就是其中之一。一群金属盒子带来信息和声音的混乱领域。

环保议题+现代艺术,关于广州CBD一场和地球单独的约会张辉的盒子系列之九

边上有一个听诊器,有了听诊器,你可以清楚地听到隐藏在每个盒子里的天籁之音,有的低沉,有的澎湃。“这些声音是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收集的,有些来自马路,有些来自人类居住的地方。”六个盒子分别对应气、水、火、土、风、圣灵。

另一位来自江西的常驻艺术家带来了一幅拓片,记录了广州古城与现代都市并存的种种痕迹。植物的纹理、铁网、牡蛎壳墙、工业建筑的表面...“他每天从不同的地方取样,用他感受到的城市的魅力,一天一天地做拼贴。”最后,这部作品被命名为《共生》。

“我最看重的是他们是否在真诚表达。这是我作为策展人最重要的一点。”杨成希望在场的所有呈现,都是创作者基于自身的立场、经历和个人的思考,对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的关注。这个艺术展的整个思路围绕着“改变现状”这个主题,从两大板块出发,一个是生物多样性,一个是人类行为。

就像“一小时的生活体验”的行为形象。艺术家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透明的温室。此前,她以植物为实验对象。这一次,她想亲自体验一下。温室听起来像是一种保护措施,但里面没有必要的材料。“没有手机,没有卫生间,没有吃的喝的,就在这样的空房间里呆了一个小时。”渐渐地,她的感知能力开始下降,精神也越来越疲惫。

迷茫的一代,寻找“绿色出口”

“地球临界点”项目是一项跨界联盟式的公益创新实践,由“生命即公益”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吴·发起。“我接触过的年轻一代,他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困惑。事实上,他们有很多热情,渴望为社会做贡献,但他们似乎找不到那个突破口。”

在后疫情时代,她发现环保成了更容易让年轻人产生共鸣的领域。“每个人都热爱大自然,喜欢参加户外活动。尤其是他们与动植物的联系感比前几代人更强。”新一代年轻人的环保意识和公民意识越来越成熟,他们更愿意学会遵循垃圾收集原则,使用可回收材料的消费品,通过选择新能源汽车和共享交通工具来实现绿色出行。

环保议题+现代艺术,关于广州CBD一场和地球单独的约会环保议题+现代艺术,关于广州CBD一场和地球单独的约会

《囚树》监狱树

首届“地球临界点”艺术展自2021年12月20日正式启动以来,引起了意想不到的热烈反响,共收到来自海内外240多位青年艺术家的近300件艺术作品。短短的五个字“地球临界点”给了大家一种紧迫感。"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吴对说:

杨说,最初的准备时间就在去年地球过冲日附近。从1987年开始,地球进入了“透支模式”。一年一度的“地球生态超载日”标志着人类在这一年已经用完了地球的全部可再生自然资源。2021年地球生态超载日落落在7月29日,这也意味着从7月29日到去年年底,我们都在透支自己的生态。

“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看似是代表整个地球的数据,但最终还是会落到每一个小个体身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不断收集了大量的样本、案例和数据,对杨成触动很大。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有时会被公众误解为对公共环境这个话题漠不关心。其实他们在睡梦中也很担心。《游行》中的这组画源于作者的一个梦,画中一个带着熊熊烈火的人在湖上自由行走。周围看似美好和谐,困境却在慢慢逼近。

环保议题+现代艺术,关于广州CBD一场和地球单独的约会由人类1,人类2,人类3制造

“人类制造”系列是三个互动装置,其中两个大规模生产的服装人体模型被包装成佛陀的样子,你走近就会听到21世纪的嘻哈音乐。作者把时间设定在遥远的未来,在未来,人们挖掘出了一批还没有被消化的廉价塑料制品。观众看到了,不禁要问,我们会给后人留下什么?

聚集各方力量,“我们应该阻止世界变坏”

“跨界”是这次公益实践中的一个关键词。不再是单一NGO发起的模式,而是NGO、企业、青年艺术家群体、媒体传播等的联合。,以开放包容的方式共同推动环保这一核心议题。

吴特别提到,在中国“两碳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关注和支持环保议题的推进,最终通过跨界资源整合推动了公民自发的环保公益行动。

“向内探索,与自然共鸣。”“我们应该更强大地存在,我们应该阻止世界变坏。”“同一个地球,同一个生命。”现场特别设置的留言簿上已经写满了好几本。“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人来到这场免费的公众对话空中,搭建更多与艺术碰撞和交流的桥梁”,杨程也代表参加展览的青年艺术家向公众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环保议题+现代艺术,关于广州CBD一场和地球单独的约会现场的留言簿已经写满了。

虽然之前涉及环保的艺术实践并不多,但在策展的半年时间里,杨成从衣食住行逐渐改变。据说一个人一年要用1000多个塑料袋。我个人去年减少了500个塑料袋。“他开始减少外卖,拒绝使用带有化学染料的衣服。”当我看到各个艺术家的作品时,也给了我很多不同的灵感和我想表达的方向,这些都会一直滋养我后续的成长。"

同时,他收到了许多国外画廊的反馈。目前,伦敦的一位策展人已经与他联系,希望发起联合策展。“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不仅在国内容易引起共鸣,在国际上也容易引起共鸣。”正是他希望看到的,能够引起年轻人乃至大众对“低碳”、“环保”、“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关注、思考和行动。

从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吴认为,广州是一个烟花强市,在公益事业上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首届艺术展期间,将举办环保宣传志愿者行动、艺术工作坊等公众互动活动,吸引和激励更多青年群体为公益贡献力量,展现当代青年的社会影响力。

采写:南都记者刘安琪

摄影:南都记者邹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572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