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符号(电机额定效率符号)

黄德宽1954年生,安徽广德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语委“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专家,教育

黄德宽

效率符号(电机额定效率符号)插图

1954年生,安徽广德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语委“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专家,教育部社科委语言文学部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语言学科召集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语委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受访者提供的图片

其他古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消亡了,而汉字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文化活力跨越了几千年。

为什么汉字有这么大的生命力?背后有哪些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的人们应该如何接近汉字?古代文人应该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展现汉字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中国文字学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主任黄得出了他的想法。

汉字不是“汉代用字”

解放周末: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汉字,但并不真正了解汉字。“汉字”到底是什么?

黄德宽:汉字既不是汉朝使用的文字,也不是汉族使用的文字,而是华人华侨用来记录汉语的书写体系。

中国古代没有“汉字”这个名称。先秦时期称为“文”、“子”、“术”、“明”、“术器”等。近代才把“字”称为“汉字”,是到了秦朝。到了现代,“汉字”这个名字开始流行。

解放周末:一个词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意味着什么?

黄德宽:人类历史上使用的文字,既有原生文字,也有从其他书写体系发展而来的借用文字。就源头书写系统而言,书写是历史、社会、审美和民族深层心理结构的综合。它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进入了文明时代。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文字系统都是在借鉴和移植其他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汉字是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创造的自造字,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记录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深刻历史进程。用汉字记载的众多古籍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通过文字记录,后人才能更好地走近中华民族的历史,了解过去。

解放周末:那么,汉字是什么时候起源的?

黄德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形成,至今仍是学者们探索的重要课题。

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汉字已经形成。如《史记》详细记载了夏朝的世系,揭示了司马迁可能是在早期传世文字记载的基础上写成《夏本纪》的。现代考古发现表明,中国许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中都有与文字起源密切相关的描绘符号。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公元前2600-2000年)发现的“文”、“夷”、“陈”等文字,无疑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样本,尽管学术界对如何解读仍有不同意见。

解放周末:同样的古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都早早消亡了。为什么汉字有这么强的生命力?

黄德宽:一般来说,一个人物的衰落,主要是因为创造这个人物的文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而衰落甚至灭绝。一个文明的灭亡,必然导致与之相伴的文字生存的丧失。

与其他语言相比,汉字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尽管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以汉族为核心形成的中华文化传统不仅从未间断,而且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吸收不同民族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一直在不断地自我扬弃、丰富、创新和发展。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汉字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并一直被使用和传承至今。

另一方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的功能和使命是记录千变万化的语言和社会生活。汉字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内在的原因是它能适应汉语的各种变化,不断提高记录语言的功能。汉语是一种多方言的语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注意到了方言,到了汉代,就产生了记录各地方言的著作。汉字的一大优势就是具有很强的超方言功能。不同方言区的人,书面语都用汉字,不会因为方言差异造成交流障碍。无论方言读音如何变化,汉字的字形和字义都是稳定的,不同方言的字和词之间可以建立对应关系,不会因为方言而影响信息的传递。

从现实来看,汉字完全可以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工具属性。例如,如果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元素,可以利用汉字的形声字法很容易地创造一个新词来记录它。

不要把“YYDS”和“XSWL”看得太重

解放周末:但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汉字也经历过危机。

黄德宽:确实。汉字经历了不断突破自我发展困境的过程,经历了存废危机,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汉字的发展首先遇到构形的困境。汉字早期的构造主要采用象形、指法、会意等以形表意的方法来构造文字。但是,这种造字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符号多,而且语言中复杂的抽象概念、虚词等无形形象,使记录符号难以建构,从而陷入配置的困境。首先,人们用“谐音借”和形声字法突破了汉字构形的困境。随着成音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汉字符号的生成机制得到了根本解决,汉字符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汉字发展的第二个困境是书写和阅读效率的矛盾。往往一个词的构形越复杂,符号本身提供的信息越丰富,越容易识别,越有利于阅读和理解词的含义。但是物理符号太复杂,会影响书写效率。因此,汉字形体符号的简化成为贯穿汉字系统发展的主线。汉字体系经过自身的发展,经历了简化形体的过程,从描绘客观物象形成的篆书,到抽象点画的隶书,再到后来确立的楷书,最终确立了汉字的笔画体系和形体,解决了提高书写效率的问题。同时,通过形声字的发展和构形方式的简化(形声字),汉字系统统一了形声字表意和音标记音,从而突破了书写和阅读效率矛盾的困境。

汉字面临的真正危机是清末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形成的汉字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将汉字改革推向高潮。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深重的危机之中。有人把中国的积贫积弱归结于科技教育的落后,是因为汉字的难。一时间,各种汉字改革方案层出不穷,汉字改革乃至汉字废除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声音。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回过头来看,人们发现前一个时代对汉字的否定,其实是因为民族面临生存危机,对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导致对汉字的认识出现偏差。随着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被重新认识,古老的汉字经过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在新时代再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解放周末:步入信息时代,人们习惯了打字,很容易写字忘字。那么,以后人们会不会不会写字呢?

黄德宽:技术的发展,工具的变革,是时代的必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信息时代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总体利大于弊。当然,这也伴随着对写作的影响。

一方面,我们要相信汉字的传承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不必过于担心。同时,发现这个问题后,要有意识地加强汉字教育,有意识地在日常习惯上做一些改变,避免书写功能的下降。我们不妨把写作当成一种享受,一种审美,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来弥补信息时代写作机会少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确实需要改进和加强语文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汉字教学。你不能只教汉字怎么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写这个字,要考虑到汉字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只有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才能增强文化的传承。

解放周末:汉字有书写规范,但在信息时代,网络上的表达非常丰富。几年前,“火星人”出现了。近两年,随着弹幕文化的流行,出现了大量的首字母缩写词,比如yyds(永恒之神)、xswl(杀死我)。这些网络用语会对人的正常表达,尤其是对下一代产生影响或伤害吗?

黄德宽:首先要明确,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媒体、公众人物、正规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维护语言文字的严肃性,不能随意改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言的良好传承和发展。

其次,对于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新表达方式,比如用符号、字母、拼音代替汉字,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亚文化现象,是虚拟世界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这些流行的亚文化更新迭代非常快,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自然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坚决维护主流立场的语言规范,我们就不必把这些突破性规范的表达看得太重,可以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

其实“冷门绝学”是有生命力和温度的。

解放周末:在一些人眼里,古文字学是冷门学科,甚至是“绝学”。为什么觉得这是一门有活力有温度的新学科?

黄德宽: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东西,这个学科的起源很早。说到古文字学,就让人联想到冷门的“绝学”。其实就是讲它的难度,很少有人去做,怕传不下去。

随着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甲骨卜辞的发现,后人看到的文字比汉人更多更早。20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老子(甲、乙)》《周易》等珍贵文献。上世纪90年代,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了《老子》、《余一》等多种战国竹书。近年来,上海博物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大学从海外抢救出一批简牍,其中不仅有中国核心典籍,还有大量从未传世的失传书籍。考古单位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文献。历年发现的青铜器铭文有两万多件,记载了商周时期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内容。这些出土文献和新材料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很多都是首次发现。

随着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古文字学这门古老的学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成为一门充满现代学术精神的新学科。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古文字学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因此充满了活力,发展前景广阔。

解放周末:您一直强调当今的古文字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如果只懂古文字学,是做不好的。著名文献学家仇希贵先生也有类似的结论。一个合格的古文字学研究者应该具备哪些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黄德宽:古文字学是一门既专业又广博的学问。它研究的是古文字,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有特殊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是不可能识别和分析一个单词的。

同时又是“有钱”。除了文字学的知识,还要对古代汉语有所了解。因为文字记录语言,如果只从语言环境来分析文字,很可能会出现错误。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记录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也要涉猎历史。古文字的写法、文字组织、文字流传也涉及文字学。此外,许多文献都是从地下出土的。整理鉴定这些文物,光有古文字和文献的经验是不够的。要有一定的考古知识,还必须依靠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

解放周末:多年来,您一直从事出土文献和古文字的研究,现在又负责清代简牍的研究。你也用过上述“十八般武艺”吗?

黄德宽:是的。清代竹简不是科学考古发现的,而是2008年从海外文物贩子手中抢救回来的,所以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真伪。这些竹简是什么时候出土的,又是如何散落的,不得而知。当时,清华大学成立了一个由李学勤、邱希贵、李等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进行鉴定。随着多年经验的积累,大家一致认为这些竹简的书写风格来自战国时期。从内容上看,它们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古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在以前是罕见的重大发现。

这还不够。为了证实这一论断,2008年底,在清华对这些没有文字的竹简进行了AMS碳测年。经过树轮校正,得出的数据为公元前305±30年,即战国中后期,与学者鉴定观察结果基本一致。此外,专家还测量了竹简的含水率,结果是400%,这是在水中浸泡了几千年的结果。现代人做不到这一点。后来随着对这批竹简的深入研究,一片片残破的竹简被拼凑起来,根据文字记载的内容综合判断,证明其价值极其重大,绝不可能是赝品。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综合判断,这些战国竹简是真迹是毫无疑问的。十几年来,在李学勤先生奠定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的专家们努力工作,至今已编撰发布了10个系列的研究报告,每一个系列报告的发布都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今年即将发布第11期系列研究报告,大家都很期待。

特别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

解放周末: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强基计划”,古文字学专业被列入其中。这是否意味着古文字和出土文献研究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黄德宽:过去古文字学人才的培养主要从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始。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根据自身条件,在两个学科招生,属于汉语言文学、考古、历史等一级学科。他们的培养方式和课程体系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模式现在很难满足古代文献学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

此次改革将古文字学纳入“强基计划”,选择一批有条件的高校,从本科生入手,建立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相衔接的培养模式。是古文献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增强我国古文献学研究实力、积累后备人才、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解放周末:今年6月,清华大学首届古文字学“强基工程”专业开学典礼举行。这些学生是怎么选拔出来的?

黄德宽:考虑到高中生在大学直接学习古文字学可能比较困难,学校先让学生上一年的课了解相关内容,然后由日新学院的文史哲本科生在一年级结束时进行双向选择,选出最好的一个组成现在的古文字学班。

开幕式上,一位学生代表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顾了自己对古文字学的执着和逐渐萌生学习兴趣的历程,表达了自己坚持本专业的理由和对未来的想象。从他和其他同学身上,我感受到了清华学子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理性思考和责任精神。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和更好的工作,就不会选择这个专业。能够走在这条路上,必须要有内心的呼唤和深度的思考来引导。

解放周末:你认为从事古文字学研究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黄德宽:其实学习,无论是古文字学还是其他学科,都需要一定的素养,这是相通的。我觉得以下三点特别重要。

首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热爱和崇敬。没有爱和崇敬,就很难真正投身于这项事业。

其次,要有学术奉献精神,尤其是“坐冷板凳”的精神。研究古文字学,不是为了柴米油盐,也不是为了一己之利。这是一项艰难而严峻的任务。如果你耐不住寂寞,不愿意坐冷板凳,那就很难坚持下去。

还需要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善于吸收多学科知识。不要觉得古代文字学枯燥死板。要在古文字学领域有所突破,必须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学生也要有国际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责任。

解放周末: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老一辈学人的优良作风和家国情怀也是激励他们前进和成长的动力。

黄德宽:是的。我们老一辈的学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他们自觉的责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成立时,李学勤先生已经75岁了。为了整理和研究清代竹简,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和一群年轻人一起从零开始工作。后来他病了,住进了医院,在那里他仍然研究他的头脑,并听写写文章。他的学术态度和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们。

今年4月17日,建于清华孟民伟人文楼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的李学勤先生纪念室正式揭牌。该中心还设立了“李雪芹出土文献基金”,奖励致力于出土文献学习和研究的优秀青年学生。我认为青年学生的学术品格需要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需要老一辈学者学术精神的滋养,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实践中自觉锤炼。

来源:中国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475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