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什么意思(有待仍需亟待)

人才“帽子”泛滥的现象亟待改变。(来源:东方IC)据悉,日前,教育部已正式回复政协关于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提案。教育部肯定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的积极

亟待什么意思(有待仍需亟待)插图人才“帽子”泛滥的现象亟待改变。(来源:东方IC)

据悉,日前,教育部已正式回复政协关于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提案。教育部肯定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的积极意义,表示将完善“长江学者”退出机制,明确退出情形和程序,严格人才职称使用管理,淡化“帽子”概念,引导人才职称回归学术和荣誉性质,缓解人才无序流动。

事实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建议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原因之一在于高校之间争夺“帽子”人才导致的人才无序流动。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一系列人才奖励方案,导致人才“帽子”泛滥,人才评价和引进出现“帽子”倾向。是有人“戴帽子”才有人“抢帽子”。如果不改变“戴帽”和以“帽”论人的问题,即使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马上更换其他人才称号,也是治标不治本。从教育部的回复来看,很明显教育部已经阅读并理解了建议背后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时大学教授和科技人员工资低的问题,提高优秀学者的待遇。各级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相继出台各种人才扶持计划,造成人才“帽子”泛滥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家级和省级人才计划分别为84个和639个,市县两级人才计划更是不计其数。各种人才计划纷繁无序,“帽子”满天飞。

人才计划本身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吸引人才,提高学者待遇,鼓励科研创新。但是绝大多数的人才计划都是和工资、科研经费,甚至住房、家庭工作安排、行政级别待遇等挂钩的。而且“帽子”学者的数量在学科设置、重点学科选择、研究启动经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重要性。“帽子”几乎等同于票和座,意味着权力和资源,加剧了赢者通吃的局面。导致一些人在学术追求上摇摆不定,下大力气争夺“帽子”,难以安心从事科研工作。甚至有人形容有些学者“总是在拿到一顶帽子和下一顶帽子的路上”。

同时,高校把“帽子”作为人才引进的标准和政绩,“重名轻实”、争帽子,造成了人才的恶性竞争和无序流动。在高校选择的背后,“帽子”学者的数量是评价高校实力的依据。此外,高校花大价钱抢“帽子”,其实也是在通过“帽子”学者争夺学科设置、重点学科遴选、科研经费等方面的优势。导致人才计划慢慢与其初衷背道而驰,不仅无助于鼓励科研创新,还扭曲了人才成长的环境,破坏了学术生态。

要改变人才“帽子”泛滥及其无序流动的问题,首先要从“戴帽子”入手。清理各类人才称号,该取消的取消,整体设置人才称号,能不设置的尽量不设置,严格控制人才计划数量,改变“帽子”满天飞的乱象。其次,人才的“帽子”要与座位、门票脱钩,避免“帽子”与高额奖金及相关福利挂钩。在学科设置、重点学科遴选、科研启动经费、个人晋升、学术成果评价等方面,也要打破以“帽子”取人的倾向,让人才称号更多地回归到反映科研贡献和学术能力的荣誉称号。(来源:光明日报)

亟待什么意思(有待仍需亟待)插图(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035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