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个人资料(梅兰芳个人资料简介50字)

《梅兰芳与20世纪国际舞台:中国戏剧的定位与更替》是国内外第一部研究梅兰芳对20世纪国际舞台影响的专著。以梅兰芳访日、访美、访苏为中心,在20世纪跨国政治、思想

《梅兰芳与20世纪国际舞台:中国戏剧的定位与更替》是国内外第一部研究梅兰芳对20世纪国际舞台影响的专著。以梅兰芳访日、访美、访苏为中心,在20世纪跨国政治、思想、文化和戏剧的背景下,考察梅兰芳和中国戏剧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和定位,探讨布莱希特、梅耶荷德、爱森斯坦、泰洛夫、巴尔巴等重要人物对梅兰芳艺术和中国戏剧的跨文化阐释和挪用,同时进一步阐释20世纪国际戏剧的形成和建构。

美国人看梅兰芳:他就是个精灵《梅兰芳与20世纪国际舞台:中国戏剧的定位与置换》[美]作者田敏,田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对于中国现代批评家来说,扮演女性角色,即使不是梅兰芳艺术的全部,也是其艺术的核心,是梅兰芳艺术中最具争议的部分,梅兰芳因其塑造女性角色的高超艺术,被崇拜者和支持者誉为音乐之王;而他被诋毁他的人诋毁,因为诋毁者要么认为他的女性角色塑造得太好,要么认为他根本塑造不了女性角色。他被誉为第一个冒险出国展示和传播中国戏剧和文化的著名演员,但出于同样的原因,有人攻击他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耻辱。他把中国投射成一个社会和文化上的弱国,一个女性气质薄弱的国家。

虽然上述关于变装为女人的争议在中国社会文化意义上看似合理和必然,但对美国人接受梅兰芳变装为女人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梅兰芳和他的同龄人来说,这还是造成了巨大的思想负担。他们非常关心美国观众和评论家对梅兰芳的表演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看待中国的戏剧艺术。

为了让美国观众了解和欣赏梅兰芳的干丹艺术,先发制人地避免负面反应的发生,中方为访美准备的英文资料中收录了一篇文章。把梅兰芳的艺术介绍给美国观众,是对中国戏剧悠久传统的合理延续和提升。每晚梅兰芳的节目开始前,主持人苏阳小姐都会向观众强调。梅兰芳不同于西方舞台男扮女装。他不是在假扮女性,而是试图呈现一个“想象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或者象征“东方永恒的女性理想”。

美国人看梅兰芳:他就是个精灵梅兰芳赴美演出剧照。

梅兰芳本人在纽约接受采访时强调,他的艺术作为公认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历史合理性和必要性,因为这种文化传统直到辛亥革命胜利才允许女性登上舞台:“中国戏剧的广大观众已经变得如此习惯于观看男性扮演的女性角色,以至于当女演员扮演女性角色时,如果她不按照男演员的传统风格表演,就会被认为是不真实的。”

在首演和随后的演出中,美国评论家几乎一致称赞梅兰芳作为女性的穿衣艺术,惊叹梅兰芳将自己改造成女性角色的高超能力。下面这位评论家的说法颇具代表性:“他对女性角色的吸收是如此彻底,让人很难相信他其实是个男人。”

同时,由于梅兰芳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演员之一,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演员之一,他的干丹艺术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成就,所以批评家反对把梅兰芳的干丹艺术曲解为单纯的女扮男装的行为。一位评论家说,梅兰芳“打破了西方人对变装的偏见”。这些评论家坚持认为,梅兰芳的艺术符号浓缩或体现了女性气质的本质,女性的升华,永恒的中国女性观,永恒的东方女性理想,永恒的女性,女性角色的普遍元素和普遍的女性气质。就连一本重要宗教哲学杂志的作者,也不顾西方宗教对异装癖的传统偏见,宣称梅兰芳是他在舞台上见过的“最美的存在”,认为这位中国演员“体现了‘永恒女人’的方方面面,即最有魅力、最不可捉摸、最细腻、最不可战胜的特质”。他甚至问“现在的女人怎么了?”

像保罗·克劳德和玛莎·葛拉罕这样的杰出人物也加入了对梅兰芳的赞美。在讨论现代戏剧和音乐时,克劳德曾提到他在纽约看梅兰芳演出的经历:

梅兰芳只演女人或者少女的角色,但是他演她们都是淡淡的优雅,像一面特别好的镜子。他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他是一个精灵。因为他令人愉悦的流畅,所有的情绪和感受,与其说是表达出来,不如说是被他转换成音乐,然后流淌出来。

在与肯尼思·泰南的一次对话中,曾是圣德尼学生的玛莎·格拉汉姆回忆道,“我一直对东方戏剧很着迷……梅兰芳来美国时,我去看了她。他是当时中国最伟大的演员,总是扮演女性角色。他太不寻常了,他既是一个完整的男人,又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家兼报纸专栏作家卡尔·基钦的评价。本文将《厨房·梅兰芳》与当时的朱利安·厄丁格、卡罗尔·诺曼等美国变装演员进行比较。相信《厨房》里绝大多数美国变装舞者都是“没什么天赋的怪胎而已”,而梅兰芳和他们完全不同,合情合理,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演戏传统。观众中的梅兰芳是一个有家庭奉献和孩子的男人。最重要的是,梅兰芳高超的艺术技巧让人在观看他的表演时“忘记了性别视角”。

美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海·埃特·迈尔(Hai Ete Mayer)也对梅兰芳“排除现实细节”的“超然”艺术印象深刻。梅尔在十几年后指出:“梅兰芳的表演既不像杂耍表演中的拖沓、变态,也不像写乐笔下的日本女性形象那样苍白、傻笑。”

厨房大概是忽略了梅兰芳早期的职业生涯,以及她成名后在台下的社交生活。他(或梅尔)的评价与上文讨论的大多数美国评论家的观点基本一致,代表了将梅兰芳艺术本质化、审美化的做法,这种反现实、非历史的现代主义的做法,宣称梅兰芳的艺术代表了连女演员都无法比拟的本质的、普遍的、永恒的女性气质。在这方面,西方反现实主义戏剧的审美现代性与中国戏剧的审美传统形成合力,而中国戏剧的审美传统决定了以梅兰芳为代表和辩护的甘丹艺术。

此外,这种现代与传统的审美化也掩盖了女性特质的本质是由男性视角定义的,所以这种女性本质最终只是男性对女性特质的重建。这种女性本性绝不是普遍的或永恒的,而是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事实上,对于激进的当代戏剧改革者来说,没有什么是普遍的或永恒的。他们抨击梅兰芳的艺术过于精致、贵族化、颓废,试图彻底颠覆传统。但即使是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本身,以及它对变装艺术及其传统和现代观点的批评,也不是普遍的或永恒的。

(本文摘自田敏著《梅兰芳与20世纪国际舞台:中国戏剧的定位与置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954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