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大战哈耶克(凯恩斯大战哈耶克观点分析)

编者按: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对凯恩斯及其颠覆性的凯恩斯主义褒贬不一。自然,站在凯恩斯主义对立面的古典经济学派也有其代表人物,那就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899-

编者按: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对凯恩斯及其颠覆性的凯恩斯主义褒贬不一。自然,站在凯恩斯主义对立面的古典经济学派也有其代表人物,那就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899-1992),一位一生都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大师。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凯恩斯大战哈耶克观点分析)插图

年轻的哈耶克年轻的哈耶克

哈耶克是一个出生在维也纳的犹太人,他的一生是注定的。1918年,社会主义实验在欧洲爆发,使他的家庭名誉扫地。1938年,纳粹德国占领了奥地利,他被迫流亡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教。

青年时代的经历让他对计划经济深恶痛绝,而维也纳大学的第一任老师米塞斯是坚定的自由主义经济大师。哈耶克用他的一生向人们证明,人类社会的繁荣,个人的幸福和尊严都来自自由,而不是集体主义,更不是计划经济。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凯恩斯主义迅速崛起,被大捧特捧,誉为救世良药。其主要理论是政府应主导宏观经济,扩大投资,抗击经济危机。

这发生了历史上最经典的经济“决斗”,哈耶克和凯恩斯在国家、货币、价格、经济周期等问题上激烈交锋。

凯恩斯(左)和哈耶克(右)的经典论战凯恩斯(左)和哈耶克(右)之间的经典辩论

哈耶克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政府随意干预经济。因为为了追求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政府干预市场,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这确实可以创造短期的繁荣,但长期来看,后人将付出数倍的代价,最终发展成经济危机。

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加大投资拯救危机,但也将社会推向更深的深渊,人民最终将失去自由,沦为奴隶。

凯恩斯认为,政府的宏观干预可以减少自由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利大于弊。在经济危机时期,增加投资可以有效改善经济预期,减轻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害。

这场争论表面上看是一场经济制度的较量,但实际上贯穿了包括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到现在为止,双方支持者和反对者还是很多的。

但当时结果明显对凯恩斯有利,很多人嘲讽哈耶克是“胡说八道”、“疯子”。因为人是务实的,凯恩斯主义解决的是当下的问题,而哈耶克的理论过于虚幻和理想化。

辩论结束后,凯恩斯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战成名。他被誉为古典经济学的颠覆者和宏观经济学的鼻祖。他是一个先驱。

哈耶克一直被凯恩斯的伟大光芒所笼罩,甚至他的很多弟子和门生都改口支持凯恩斯。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像一个孤独的斗士,他沉浸在学习中。他的思维超越了经济学,扩展到政治学、哲学、人类学等领域。

1944年,哈耶克写了《通往奴役之路》,在书中他不遗余力地批判政府,尖锐地指出乌托邦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永远不可能实现。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无视人性,践踏人权和私有财产权,最终只会带来混乱和毁灭,人民被奴役。

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成为畅销书。因为其观点过于尖锐,在东欧红色恐怖时期,持有这本书的人都会被送进监狱。哈耶克也因为这本书走出了经济学领域,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政治家。

1947年,哈耶克和米塞斯共同发起了一个新自由主义学术团体——著名的朝圣山学社。许多知名学者,如弗里德曼和波普尔,都曾是该团体的成员。

1974年,哈耶克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国王称赞他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领域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

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好辩的哈耶克从未停止战斗。据说,1978年,他在巴黎设立了一个挑战,公开与那些围绕计划经济和凯恩斯主义的学者辩论。这种行为似乎有点幼稚,但不难看出他捍卫自由主义的坚定决心。可惜最后没人敢接受挑战。

1991年,苏联在冷战中精疲力竭,哈耶克在《致命的自我》中的预言终于成真。1992年93岁高龄的哈耶克终于闭上了眼睛,他一生的遗憾是凯恩斯主义没有被彻底埋葬。

老年的哈耶克老哈耶克

哈耶克和凯恩斯虽然一生都在观念上争斗,但私交很好,这可能是顶尖学者的共鸣。凯恩斯曾公开表示,与哈耶克的争论是他写《通论》的最大动力。

在读完《通往奴役之路》后,凯恩斯也写信给哈耶克,说我们的分歧只是分界线划在哪里的问题。两种不同的理论之间有一条路可以走,你低估了这种可能性。

而这条路真的存在吗?在哈耶克眼里,它不应该存在。相对于凯恩斯的灵活和实用主义(凯恩斯曾经是自由贸易理论家),他更加固执和悲观,总是对不同的理论持怀疑态度。

凯恩斯有句名言:当事实改变时,观点自然会改变。

哈耶克一直是自由市场的捍卫者,一生从未动摇。

我们争取自由我们为自由而战。

这两个人的理论冲突基本上贯穿了整个现代经济学的历史。每当危机来临时,凯恩斯主义就搬出去救命;一旦经济恢复正常,自由市场经济再次成为主流。

笔者认为凯恩斯所谓的中间道路是存在的。是我国正在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计划经济时期失败的,是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宝贵经验。我们正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目前是成功的,但未来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阻碍,但路就在脚下,要勇敢前行。

哈耶克活到了93岁。与凯恩斯的早逝相比,他是幸运的。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见证了凯恩斯主义的潮起潮落,获得了诺贝尔奖,最后见证了苏联的灭亡,虽然他说他一生的遗憾是凯恩斯主义没有被彻底埋葬。但我想,如果固执的哈耶克天上有灵,能看一眼这条腾飞的东方巨龙,他会和老朋友凯恩斯会心一笑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626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