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防沉迷身份证

来源:人民网原创稿件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其身心健康,今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来源:人民网原创稿件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其身心健康,今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未成年人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玩网络游戏。

新规得到了业内游戏厂商的积极响应,效果也非常显著。以一款热门游戏为例。在它之前,有一个“游戏保护”机制。在限制游戏时间的前提下,允许未成年玩家打完最后一局再下线,避免强制退出游戏,影响游戏的公平性和体验性。但新规发布后,立即取消了这一机制,以保证未成年账户在21点准时下线。

据统计,在128名接触过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中,有近七成表示,自防沉迷新规实施以来,他们的网络游戏时长有所减少。然而,面对时间的限制,很多未成年玩家开始想办法“破解”防沉迷系统。一些“防沉迷”黑灰产业发展迅速,给防沉迷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据介绍,前不久,南京建邺警方在江苏、河南、安徽、湖南等地捣毁了一批通过买卖个人信息非法出租游戏账号的犯罪团伙。涉案人数40余人,平台涉案金额百万以上。可见,网络游戏成瘾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政府和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实施,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看护和陪护、约束规范,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上网习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袁宁宁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最大的难点在于需要各个主体的配合,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未成年人保护做得好不好,要看水平比较低的那个。资料显示,近两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企业防沉迷的查处力度。2020年,检查游戏数万款,约谈处理企业50余家,查处问题数千个。

企业作为防沉迷工作的主体,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一些互联网公司或者平台做了很多探索。

以腾讯为例,其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主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部分家长可以通过事前绑定未成年人账号,实时监管游戏时间;一部分是健康系统,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执行游戏时长和消费限制;之后建立了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投诉受理机制。

据悉,目前平台的未成年保护系统利用了很多技术手段:比如游戏内识别是否为未成年人以成年人身份登录的“全天巡游”;基于未成年游戏的特点,系统将在寒暑假期间加强对新注册账号的认证机制;为了处理租号、买号等问题,平台健康系统还会重点检查涉及异地登录的账号。平台上还有数百名具有教育、心理资质的专职客服,直接与家长沟通,为家长提供教育辅导,与孩子沟通。平台负责人李静介绍,团队利用沉淀的辅导案例和教育经验,针对青少年使用互联网及其背后的家庭和社会问题,推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系列课程,与政府和学校合作,共同提前开展网络问题的防治工作。

虽然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但在中国全国青少年宫协会传媒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看来,“未成年人保护是一个社会治理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如果只着眼于技术问题,我觉得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当然,技术是基础,但教育是关键。”

比如,一些未成年人利用父母身份信息或购买成年人身份信息,绕过实名认证,突破身份限制,使时限失效,成为影响防沉迷效果的重要原因。

近日,一份公开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直接被防沉迷限制踢下了线,而90%的家长表示支持目前的防沉迷措施,其中不到一半,48.6%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引入人脸识别技术来防沉迷。但监管后,42.8%的未成年人为了解除防沉迷限制,直接向父母索要身份证。

“防沉迷,说到底是一种手段。它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家长和老师在这件事情上的地位。技术层面解决不了孩子学习与否的主观行为。要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家长加强监管和监督,学校加强教育引导,从而更好地帮助引导未成年人理解和掌握法律规定,严格执行相关要求。”相关专家表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558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