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是什么意思(归于虚无是什么意思)

精神厌恶真理甚于自然空-梭罗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心里却总觉得空在下降;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做,刷刷微信和Tik Tok,漫无目的的在网上闲逛;我讨

精神厌恶真理甚于自然空-梭罗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心里却总觉得空在下降;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做,刷刷微信和Tik Tok,漫无目的的在网上闲逛;我讨厌自己的工作,但又害怕辞职带来的不安全感。

1999年上映的经典电影《搏击俱乐部》中的杰克就是这样一个人。杰克是一家大汽车公司的雇员。他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生活极度厌倦,除了买高档产品没有任何爱好,生活浑浑噩噩。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杰克这样的人,薪水不错,生活质量也很高,但是对生活和工作并不热情,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失眠。没有辞职的勇气,但总觉得自己有缺点,在无奈中得过且过。

这部电影反映了许多人的生活状况。日复一日做着重复性的工作,工资在涨,但对现实还是感到无力。我熬夜刷手机用感官刺激充实内心,但我想改变却不敢尝试。都是“虚无”在作怪。“虚无”感使人产生与世界脱节的感觉,沉迷于娱乐活动来填补内心“空”的感觉,阻碍人们追求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

什么是“虚无”?会对人产生什么负面影响?接下来,我将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影片中的杰克为例进行阐述;在第二部分,我将分析“虚无”产生的原因;文章最后,我会谈谈如何改变“虚无”的状态,开始自我重塑之路。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1.什么是“虚无”?

和菜头曾在文章中说,“很少有人敢大声宣称自己每天过着充实而满足的生活,无聊和空空虚随时会突然出现,咬着我们的心。”

“虚无感”是与现实感相对的概念。是生活中精神空空虚感和掌控感的缺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降低。换句话说,是一种内心“贫瘠”的感觉。在感觉空空虚的同时,会让人产生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

“虚无”让人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勇气,对生活失去热情。不知道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仿佛现有的环境不真实,整个人显得没有生机和活力。感到孤独,害怕和别人有太多的共同点。

电影中的杰克是一个生活在虚无状态中的人。感觉每天都在重复。我整夜失眠,出差经常睡着,精神恍惚。对身边的事又恨又怕,通过看成人杂志,看剧,逛街来感受一瞬间的真实。我害怕接近我喜欢的人,害怕亲密。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类似的现象: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却仍然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晚上不想睡觉,白天又犯困;如果你想通过读书、画画、健身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你总会发现三分钟热度。

陷入虚无的人,觉得自己被生活摆布,失去控制,自我价值感低下。我没有勇气去尝试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内心空空虚带来的安全感缺失,让他们回避困难,追求过度稳定。这种矛盾带来的纠结和痛苦,会逐渐消磨人的激情和斗志,使人麻木自闭。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二、是什么导致了内心的“虚无”?

虚无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人们对物质的过度依赖,也有出身家庭的影响和个体对痛苦的盲目逃避。这些都是虚无感反复出现,挥之不去的原因。

1.出身家庭的影响让人没有安全感。

原生家庭一般指一个人出生后与其父母组成的家庭。它会对原生家庭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童年不良经历造成的创伤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家庭不和睦,甚至被父母抛弃,在他心里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会变得自卑,没有安全感,对周围的事情充满怀疑。

武志红认为,家是爱和温暖的传递渠道,也是恨和伤害的传递渠道。

杰克6岁时被父亲抛弃,童年缺少父亲的陪伴和引导。他称自己是30岁的孩子,知道自己虽然成年了,但心智还不成熟,内心还很脆弱,被恐惧的感觉包围着,像浮萍一样没有寄托。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现实中,很多人因为出身家庭的影响,不认同自己。从小就用自己的眼睛看家庭矛盾,遗传了父母性格中不好的一面,从而变得自卑、多疑、心理缺失、缺乏安全感。想要改掉这些性格缺陷,却又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内心的空虚滋长蔓延。

2.坚持消费主义导致精神匮乏。

消费主义的本质是拜物教,主要表现在对物质产品不必要的升级,对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占有和消耗。他们的生活方式、地位和优越感都是通过对事物的消费和占有来体现的。

《世界历史上的消费主义》一书中说,在消费主义中,人们沉迷于获取商品,以此作为自我认同的基础。社会经济体系也为消费主义服务,比如负责增强商品吸引力的设计师,无处不在的广告。"

电影中的杰克沉迷于剁手。购买各种家庭用品是杰克的一大爱好。只要能体现他的生活方式,他都会全部买回家,哪怕根本用不着。在高档家具的包围下,捷克人的生活并不快乐。相反,他患有严重的失眠症,需要去互助社寻找安慰,才能入睡。他越来越觉得空很空虚,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现实生活中,及时行乐似乎成了时下年轻人心照不宣的座右铭。被各大平台琳琅满目的产品,主播热情的介绍,无节制的过度消费所吸引。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买很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我收集了N个色号的口红,看到新品介绍就忍不住拿起了手;衣柜里全是衣服,很多连吊牌都没去掉;买了几副耳机,实际用的只有一副。

对于这种消费现象,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ont Bauman)曾这样解释:消费市场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许诺一个药方,可以治愈消费者的一切痛苦。它在某家店的一个角落里,仔细看就能找到。

通过购物获得快感存在边际递减效应。也就是说,在buy buy不断购买的过程中,商品带来的快感在减少。要获得同样的感受,你需要购买更多的商品。买多了,空空虚感没有减少。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我们开始下一轮消费。这就陷入了物质生活更丰富,精神世界更稀缺的怪圈。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03.逃避痛苦的经历,导致人内心力量感的缺失。

19世纪90年代,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防御的概念。防御是指如果我们发现一个想法或感觉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我们会尽力去逃避,去埋葬它。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梅尔策提出了一个观点:所有的防御机制都是我们告诉自己避免痛苦的谎言。

人们习惯于回避困难,追求稳定的生活环境,这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但这种本能有时会阻碍我们的成长。

虽然杰克讨厌现在的生活,但他从来没有勇气去改变。只能通过购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去得了绝症的互助社寻求安慰来麻痹自己,逃避痛苦。这些并没有真正填满他空空虚的灵魂。一个叫玛拉的女人出现后,他无法安心假扮成病人去参加一个互助小组。失眠又发作了,他精神恍惚。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面对痛苦时采取防御的态度。比如失恋的时候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人交往,或者去酒吧喝一天酒。害怕孤独,参加一个又一个无意义的聚会;生活很无聊空,可以在各种交友网站上和陌生人聊天。靠外界条件让自己忘记痛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痛苦还在你内心深处,随时会出来影响你的心情。

防御机制只关心当下,不考虑后果,是一个人回避痛苦经历的反映。但是,这种让自己“活下去”的方式,会给人带来长远的损失,虚无感无法提升。

崇尚物质追求的消费观念、出身家庭的创伤和自卫心理的避痛是虚无存在和持续的三大原因。让人感觉仿佛与世界脱节,孤独不安,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精神世界缺失。

三、如何改善“虚无”的状态,开始自我重塑之路?

在多次尝试后,虚无感是否还会在某个时刻卷土重来?当你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时,内心的虚无又会升起,仿佛这种感觉很难摆脱。其实用合理的方法可以改善这种状态。因此,我给你提供三种方法来改变和帮助你重塑自我:

01.在创作体验中改变“自我形象”,提升人格。

麦克斯韦·莫尔兹在《人性的控制》一书中提到,改变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

“自我形象”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概念,是自己在心中的画像。与自己相关的某种思想或信仰一旦进入这个画像,就会变得“真实”。把自己想成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按照那种人去行动,然后你就会成为那种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我形象来改善“虚无”的状态,重新定义自己的画像,从而改变对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影片中,杰克对生活的不满,加上严重的失眠,使他成为了双重人格。杰克性格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杰克内心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促使杰克去做他平时不敢做的事情。通过影片中泰勒这个角色,杰克的另一面被诠释出来,就像杰克为自己塑造的另一幅肖像:自由、勇敢、无畏。在自己另一面的引导下,杰克开始成长,最终改变了懦弱的性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根据过去的经历来定义自己,给自己贴上软弱、不合群、失败者的标签。导致我对很多自己想追求的东西都抱着自我怀疑的态度,胆小怕事。人都在成长,过去的挫折不代表现在的你。你可以问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你最想拥有的品质,比如慷慨、勇敢、自信、乐观等等。,并把它贴在你的床上。每次看到都是一种心理暗示,提醒自己按照这些人物去行动。这是一个重新建立自我形象的过程,逐渐用新的自我取代旧的自我。

因此,通过改变“自我形象”的方法,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引导我们做出积极的行为,让行为和信念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我们就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摆脱“虚无”带来的困扰。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02.巧用“休克疗法”,在恐惧面前放松。

《自控力》这本书提到,创伤后的痛苦和成长并不是分离和孤立的现象。相反,痛苦是成长的引擎,驱动着积极变化的心理过程。

冲动疗法的原理是以最快的速度引起当事人极其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反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予任何同情,顺其自然,然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在动机逐渐减弱甚至消除。“虚无”的心理状态让人感受不到真实。如果你想改善,就不要回避内心的痛苦。而是要用一些方法来加重痛苦,从而触碰心理底线,感受自己真实的存在。剧烈的疼痛过后,你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就像你的身心都得到了救赎。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泰勒将化学物质倾倒在杰克的手背上,让他体验烧伤皮肤带来的极度痛苦。他抓住杰克的手说:“没有苦难和牺牲,我们将一无是处。别动,这是你的痛苦。不要以垂死者的方式逃避痛苦,感受你的痛苦。这是你一生中最伟大的时刻。”从此,杰克的意识得到了升级,学会了正视恐惧,化痛苦为欢乐的桥梁。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巧妙地运用“休克疗法”来放松紧绷的神经。比如每月做一次高强度运动,让肌肉承受高于平时运动量的压力。剩下的时间,只要保持正常的运动量,就会感到轻松,精力充沛;比如你每次在大家面前说话都紧张得说不出话,那就尽量忽略这种感觉,主动站出来和大家分享。这种对抗恐惧的方式最终会让你的内心充满力量感。

《边往事》里有一篇文章说:人生的本质就是不断对抗虚无感的过程。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果专注于事情本身让我们痛苦,那就让痛苦更强烈吧。

如果你在“虚无”的困境中不知所措,可以用“休克疗法”来减轻身心的负担,通过直面痛苦来寻找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勇气,提高对生活的感悟。

03.掌握“极简主义法则”,通过敢于放弃重获精神自由。

极简主义的意思是简化你在生活中的需求,交友,做事等。,这样你就可以少而精,把精力集中在最本质的东西上。也就是说,想要改善“虚无”的状态,就要懂得放弃,只留下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电影中的杰克刚开始通过购物来填补内心空的空虚,但他的失眠却越来越严重。后来,他干脆用自己的第二人格泰勒来破坏自己的公寓,把自己变得一无所有,搬进了破旧的老房子。泰勒有自己的哲学:为了自由放弃一切。这也体现了学会放弃对形成良好精神状态的重要性。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现实中,我们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有太多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无论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是我们的思想。学会利用“极简主义法则”主动放弃不想要的物品和“垃圾”想法。比如买东西的时候,坚持一个品类一个品类,每个品类买尽可能质量最好的,但只能买一个;每天开始工作前,问问自己今天最重要的是什么?以免陷入琐碎,越忙越空空虚。

无印良品海报的一大特色就是“空”。整张海报只有四个字“无印良品”,极简风格,意境表达到位。这就是“空”的力量。

《搏击俱乐部》:用心理学解读“虚无感”成因及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需要掌握“极简主义法则”,坚决摒弃无效的努力和心中放不下的旧事。给灵魂留点空空间,让精神自由,减少外在的需求,让内在更丰富更自由,才能改变“虚无”的状态。

四。摘要

鲁米的诗写道:今天,像其他日子一样,我们在空虚中醒来。自卑。不要推开书房的门看书。请先拿下一件乐器。让我们热爱的美成为我们的所作所为。有上百种方法可以让你跪下来亲吻大地。

杰克在影片中的状态和经历,让很多人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感觉内心严重空空虚,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但最后杰克终于从过去空的空虚中走了出来,勇敢承担责任,心中无所畏惧。我相信,在现实中陷入“虚无”的人,也能改变这种状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帮助你,我提供三种方法:改变“自我形象”,在创造体验中提升人格;巧用“休克疗法”,在恐惧面前放松;掌握“极简主义法则”,通过敢于放弃重获精神自由。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过得充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556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