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的诗)

如果说读李白的诗是一种享受,那么读杜甫的诗就是一个充满哲学思考的过程。少年时一直喜欢李白的浪漫,总觉得杜甫的诗太阴郁。所以我在学校的时候,总是和老师要求把先贤的

如果说读李白的诗是一种享受,那么读杜甫的诗就是一个充满哲学思考的过程。少年时一直喜欢李白的浪漫,总觉得杜甫的诗太阴郁。所以我在学校的时候,总是和老师要求把先贤的诗全背出来有冲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发现,我在杜甫那些被我逼着背的诗里,体会到了人生的全部滋味。

杜甫七绝压卷之作,无一生僻被誉抵得上《长恨歌》,诗圣已入化境

小学课本上有一首阿杜赋,名为《遇李龟年下河》。诗朗朗上口,像白话文一样清晰,没有生僻字。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教育专家觉得选择小学教材最合适。然而,这是教科书中最难的一个。年轻的时候,我读了一千个欢喜。长大了才知道,每一句话都是泪。看完之后,我只能说诗人的诗歌写作进入了转型的境界。让我们一起重温这首诗:

在河的下游遇见李龟年

在祁家,经常看到你的表演;在催酒堂之前,也曾多次赞叹你的艺术。

不曾想,在这江南风景区;正是落花的季节,能遇见你这个老熟人。

杜甫七绝压卷之作,无一生僻被誉抵得上《长恨歌》,诗圣已入化境

这大概是唐诗里最美的一次团圆吧。经历了安史之乱,中年男子杜甫饱受叛乱之苦,终于在770年春到达江南。当他穷困潦倒时,他遇到了和他一样穷困潦倒的艺术家李龟年,这使他深受感动。在另一个国家遇见一个老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我们都不快乐——直到天荒地老,他们两个人,更多的是无奈和沧桑而不是快乐。

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在齐王寨常见,但在崔之前听过几次”,都是他们早年相遇的回忆。当时,杜甫是齐王和北京贵族崔九家的客人,而李龟年是长安著名的歌手,经常出入于富贵人家。诗人用“常识”和“几次听到”来表达他们的友谊。这种友谊可能没有密友深厚,但也算是熟人了。

杜甫七绝压卷之作,无一生僻被誉抵得上《长恨歌》,诗圣已入化境

诗人没有详细描写当时宴会的热闹场面,只是像久别重逢的熟人一样互相说着闲话。但对他们两个来说,过去的风光和自由仿佛还在眼前,就像一场梦。

三四句话,诗人的笔就从记忆转到了眼睛。“是江南的美景”是一句妙语。又是一年春天,江南春意宜人。就是在这样一个欢乐的场景下,两位老朋友又见面了。两个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历经磨难的老朋友在落花中重逢,在外人看来是一件快事,但事不关己。除了喜悦,更多的是一种沧桑之感。对李龟年来说,过去的荣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成了江湖艺人。对杜甫来说,少年才子已是过去式,成了为生计奔波,四次逃亡的落魄书生。

杜甫七绝压卷之作,无一生僻被誉抵得上《长恨歌》,诗圣已入化境

全诗也就28个字,前两句写的是安史之乱前,后两句写的是时局。记忆是“常见”到“数次闻”,有听觉和视觉,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前景是江南美景,乐坛衬托心中万千感慨。

世人都说杜甫从来不擅长写七言绝句,但这首诗却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杜氏经全》对这首诗的评价是:这是美的杰作,这是一部压卷。后世很多人甚至认为这首诗不过28个字,配得上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

杜甫七绝压卷之作,无一生僻被誉抵得上《长恨歌》,诗圣已入化境

有多少诗是小时候读的,长大后才发现的?早已不是当年的理解了。这《在河边遇见李龟年》你读的时候是喜还是泪?欢迎参加讨论一,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534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