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图(女士戒指戴哪个手指含义图)

自宋代以来,出现了许多版本的《十牛颂图》,又称《牧牛图》,用于比较禅宗修行者的修行过程。其中以宋代高僧阔安的版本为开端,影响也最为突出。上面提到的第二种修行顺序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自宋代以来,出现了许多版本的《十牛颂图》,又称《牧牛图》,用于比较禅宗修行者的修行过程。其中以宋代高僧阔安的版本为开端,影响也最为突出。上面提到的第二种修行顺序与禅宗的宗旨非常一致。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据《定州梁山寺僧十牛图颂·序》记载,阔寺禅师在宋代清代禅师八牛图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幅,成为十牛图,并一一拟出相应的颂词,成为《阔寺僧十牛图颂》,流传于世。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国安禅师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之间。他是四川贺州(今重庆合川)人,是景源禅师的大弟子。他的《十牛颂图》受到后世禅师和修行者的推崇,甚至被刻在大足宝顶山著名的石刻上。它已经存在了800多年。

佛教高僧郭安的《十牛颂》是由元代高僧伊伊山宁(浙江临海人)带到日本传授的。在近代,它还被铃木大拙推荐给西方世界,是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牧牛图版本。

到了明代,由于莲池大师的作序和宣传,另一个版本的“牧牛图”,即来自福音寺的《普明禅师牧牛图颂》(年代不详,据有关资料,也属宋代),也开始在付梓流传,明清的许多禅师对其影响很大。微信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版本的《十牛颂》,简单描述一下基本意思。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放牛”的含义及其由来

中国古代所谓的“禅师”,在南北朝时期,是指专注于禅修,已达到禅定、三昧的高僧。因此,在当时,禅修被视为“禅”。到了唐代以后,由于六祖对“见性成佛”的推动,逐渐演变为“悟心见性”的“禅”,这才是“中国禅”的真正内容。而“禅师”,从此通常是指一个已经看清了自己心性的和尚。至于同时看到性,有没有禅定,有没有神通,都不会在意。

这是有根据的,正如《六祖法宝坛经》所言:

印宗大师问六祖:

“黄梅出钱买的,怎么参考?”

慧能大师回答道:

“没什么可教的,就是看性,不管禅定还是解脱。”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所以,无论禅定还是解脱,都是因为佛心被无上禅门所印,指向人心的本真。它不乱,它逍遥,它不生不灭,它有无穷的神奇功效。只要我们能完全明白这一点,知道心是菩萨,那么我们就不必依赖冥想,也不必寻找解脱。这样的禅修法与世俗的禅修(包括四念处和八思处以及各种外在的禅修)有着本质的区别,也与双向解脱法(包括耳闻四谛、感觉十二因缘法等等)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禅师往往需要在对自然有了自觉之后,再进一步的修行,才能逐渐消除各自分离的习气,逐渐符合自己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完全的开悟。这种见性之后的做法,比作“放牛”。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需要补充的是,在这样的“放牛”中,虽然禅师并不强调禅定和解脱,但其实各种禅定和三昧还是会自然发生,各种解脱智慧和神通也会随着业障习气的逐渐减弱而自然显现。即使禅修发生了,即使智慧和神通显现了,禅师也不会在意,不会在意,更不会炫耀。因为,所谓禅民,就是没地方住的人。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把修行比作“放牛”并不是禅师创造的,而是来源于佛陀和佛经的教导。

比如有一部佛经叫《养牛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在曾益阿嘎玛还有一种产品,叫牧牛。东晋时,由来自仙宾国的三藏大师瞿昙·僧伽提婆翻译。和养牛佛经大致相同,估计是同一个版本的异译。

在这两部佛经中,佛陀用“牧童放牛”来比喻佛教修行。其中牧民放牛,僧人放牛,或者说修行自己的“六”。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另一部佛经说得更清楚,就是佛教遗教经。禅师们无疑对这部经了如指掌,因为这部经可谓是汉传佛教传入的第一部必读经典。如果没有认真反复的阅读学习,请补上这一课。请仔细聆听佛陀对弟子的最后指示。

佛经相当于佛陀给弟子的最后遗嘱。虽然名为“你是比丘”,但其实四大弟子都包含在里面。除了戒律,其他修行都是相通的。

关于“放牛”的实践内容和意义,经文这样陈述:

“你比丘,已能持戒,五时不使逸入五欲。比如一个放牛的,拿着棍子,不让犯人种庄稼。”

为什么?因为:“五贼作恶多端,危害极大,不可大意。”那么,如何制服这五个人呢?要点是什么?

佛陀总结道:“心是这五根的主宰,所以你要善于控制你的心。”

至于放纵心性的人,会导致善行和他人善行的丧失:“放纵心性的人,会丧失他人善行。“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制服自己的心,让它专注于一个地方,那将是无坚不摧的,不利的:“控制一个地方,就可以为所欲为。"所以,佛陀对"放牛"的最后教导是:"所以,比丘,要勤勤恳恳,弯曲你的心。"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在佛经中,“牧童”的隐喻内容是:“牧童”隐喻一个比丘和所有修行者,“牛”隐喻一个人的“五根”,同时,也隐喻一个人的“心”,因为心是五根的主宰。

按照佛陀的教导,所谓“放牛”,就是修行者在持戒的基础上,牧养自己的身心,如法,不让自己的五欲落入“五欲”之中。所谓:眼睛贪美,是情欲;耳根贪婪于美妙的声音,这是声音欲望;鼻根贪香,是对香的渴望;舌根贪味,是味觉欲望;身体贪恋一种光滑的触感,那是一种渴望的触感。等等。)而无法自拔。一旦掉进陷阱,你就是在“创业”。以后你一定会感受到“业力”,承担相应的业力。这样,生死轮回虽然虚幻,却因为业力的延续而无法终止和超越。

修行者一旦能“制服”自己的身心,让他专心一处,勤修佛法,那么任何修行都可以成就,任何功德都是成功的。无论是开悟还是证悟,无论是佛还是祖,无论是庄严还是净土,无论是利还是弊,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叫做“体制内的一件事,什么都干。”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最早记载的禅宗公案“放牛”是这样的:

一天,妈祖易道大师(公元710-788年)问他的弟子师公大师:“你在这里做什么?”你每天在这里做什么?)

师公大师答:“放牛。”(放牛。)

马又问:“牛做放牧吗?”(这牛是怎么牧的?)

石公答道:“一旦入了草,就把鼻子往未来拽。”有一次发现它贪吃草(稻秧),突然拉了拉鼻绳,又拉了回来。)

妈祖惊呼:“我真的是放牛!”嗯,你真的很会放牛!)

石弓禅师所说的“放牛”,显然是脱胎于佛经,“比如一个放牛的人,拿着一根杖,是不会让犯人种庄稼的。”他所谓的“牛”,就是比喻“自己的心(含五,含六)”。

此后,“放牛”的禅师越来越多。北宋时有清居禅师的《八牛图》,阔安禅师加了两幅,并作了颂词,完整清晰地讲解了禅师“放牛”的全过程,启发了后世许多修行者。禅师普明的《放牛颂》是禅诗中的极品。因为他的诗“言近而意远”,他的画“传神而意深”,所以受到广大参禅者的珍爱。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含义及溯源系列(推荐收藏)

图文|灵隐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066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