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车险(中保车险电子保单查询)

本报记者胡志婷在“降价、增保、提质”的主基调下,去年9月19日开始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已经满一周年。一年内车险行业有哪些变化和调整?为消费者减少支出超过1700亿

本报记者胡志婷

在“降价、增保、提质”的主基调下,去年9月19日开始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已经满一周年。一年内车险行业有哪些变化和调整?

为消费者减少支出超过1700亿元。

银监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19日车险综合改革启动以来,我国车险消费者累计支出超过1700亿元,“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车险市场呈现保费价格和手续费率“双降”,保险责任限额和商业保险覆盖率“双升”的新局面。

上海、北京、云南、内蒙古等地多位车主对本报表示,车险综合改革后,车险保费有所降低。一位北京车主同时拥有一辆燃油车和一辆新能源车。他告诉该报,燃油车的保费一直相对稳定。现在开新能源车的多了,新能源车险保费比去年下降了20%以上。

但有上海车主向本报表示,车险保费即将到期。在保障内容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很多保险公司给出的报价都比去年高出不少。其中,交强险价格不变,商业险保费上浮27%左右。就车险综合改革而言,其车险将于10月到期,这意味着此人将在车险综合改革后第二次购买车险。

事实上,车险保费上涨的案例并非孤例。银监会此前表示,由于车险缴纳的保费取决于车型、历史赔偿记录、险种、保险金额等因素,对于多次事故理赔、维修费用畸高的客户,保险公司会给予较少的保费优惠,这样这些客户的保费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这也符合保费与赔偿成本相匹配的市场决策原则。

公司车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

截至7月底,车辆平均支付保费2774元,比改革前下降21%,88%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下降。从多家上市险企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出,受车险综合改革影响,今年上半年,“老三家”财险公司PICC P&C保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的车险保费收入均出现下滑。

其中,PICC车险保费1207.55亿元,同比下降7.8%;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下降6.9%,达到890.15亿元;CPIC产险实现车险业务收入446.42亿元,同比下降6.9%。

平安产险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车险综合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涉及条款、费率、监管制度等多个方面。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是降低价格,增加保险,提高质量。作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平安财险也受到相应的影响。作为车险财险市场绝对的主力险种,平安财险占比约为66%。改革后保费“缩水”,短期内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挑战,主要体现在整体承保利润率下降。但是,短期的压力,长期来看是一种动力。

“客户管理和车险综合改革密不可分,车险综合改革让保险公司的管理空变得很小。从实际经营结果来看,行业内相当一部分公司由于薪酬提高,无法降低经营成本而出现亏损。”CPIC财险公司董事长顾岳今年5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过去产品维度下的经营更多的是增加一个较大数量的绝对值,更多的是增加。现在客户维度下的运营,更多的是对客户平均价值的深度挖掘。

车险全面纠偏正在倒逼财险公司转型,精细化、精益化、精准化正不断成为车险行业的“关键词”。PICC副总裁、PICC P&C保险总裁于泽在PICC 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指出,下半年要继续加强渠道建设,提高客户上线率,特别是要继续加强自身渠道建设。PICC的续保服务团队,包括自己的直销渠道,充分展示了去中介化、中间环节少的优势。同时,也要逐步加强“车生活”生态圈的建设,充分发挥获客、粘客、续客的作用。

中小保险公司呢?

由于平均保费下降,赔付率上升,费用率下降,车险综合赔付率呈现阶段性大幅上升。然而,在车险市场,规模始终是公司希望保持的一个关键点。在全面改革的压力下,服务水平和成本能力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显然,中小财险公司不具备头部保险公司的规模优势和定价优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强者恒强”的逻辑在车险行业还是有道理的。PICC P&C总裁于泽公开表示,PICC P&C拥有最大的车险客户群,掌握了大量的风险定价数据。可以看出,PICC的价格优势在此次综合改革后得到了充分体现。PICC P&C保险的规模优势也很明显。保费规模优势和保费摊薄规模成本优势在行业内得到充分体现。

上述上海车主向纸面展示了两家财险公司的保险报价,其中一家财险“老三”公司给出的报价比另一家中小公司低了近百元。同时,保险中介也给予一定的优惠力度。与折扣价相比,一家“老三”公司的车险保费可以优惠近400元,而另一家中小公司的优惠力度只有不到250元。

在车险综合改革下,中小财险公司的出路似乎是一个一直在讨论的话题,却没有前进的方向。一家中小型财险公司高管对本报表示,如果把车险业务作为盈利手段,就要收缩或者选择新的路线。如果你比较谨慎,不打算做规模,分支机构可以选择会给车险带来盈利的业务。

“这种选择的结果肯定是规模的收缩。”上述中小财险公司高管表示,不过,受人为因素影响太大,有的代理负责人可以,有的不行。实现规模效应有几种可能。第一,个人目的与公司利益不一致,个人目的可以通过大规模达到。第二,总部想改变,却无法建立有效的政策传导机制,使得基层利益仍然与规模挂钩。第三,市场好转的侥幸心理依然存在。

在车险综合改革下,很多公司都提出要在这个窗口期大力发展非车业务。银监会数据也显示,通过改革,车险业务在财产险业务中的占比已降至51.8%,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占比基本接近美国(43%)、日本(50%)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平均水平。

但对于中小财险公司来说,并不是发展非车业务就能对冲车险综合改革带来的压力。一些财产保险公司的人士告诉该报,许多非汽车业务的效益甚至比车险更差。车险的另一种情况是考虑资金的存款利率。考虑到投资收益,综合成本率略高于100%还是有价值的。

但是,依靠略高的投资收益来弥补车险承保的损失,能是长久之计吗?如何才能在低利率的时刻保持较高的投资收益率?非车转型的话题由来已久。在车险全面改革的压力下,非车业务将如何做大蛋糕、做好蛋糕?如何改变中小保险公司对车险业务的态度,可能是下一阶段车险综合改革值得关注的一个点。

新挑战:如何做好新能源车险市场

事实上,在车险业务中,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燃油车的“天下”了。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对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的需求。新能源车保费收入增长较快,但总体赔付率略高于传统燃油车。多位上市保险公司高管在近期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谈到了新能源车险的问题。

CPIC财险董事长顾岳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整体赔付情况并不理想。从CPIC的角度来看,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好地按照银监会的新能源汽车条款和费率进行管控,是CPIC财险下一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

PICC P&C总裁于泽表示,预计新能源汽车费率仍将采用车型定价,不同车型之间的保费会有升有降。面对新能源汽车高赔付率或出险频率高,PICC P&C将实施新能源汽车车型定价,进一步发挥PICC的从属定价优势。

谈及如何打破新能源车赔付不理想的问题,平安产险对本报表示,在内部,平安产险在承保端开发了新能源车专属承保模式,提高新能源风险的甄别水平。理赔端,基于新能源汽车特有风险,制定新能源理赔风险控制规则,优化新能源汽车赔付成本;对外,平安产险积极探索与主机厂、电池厂合作,共同优化新能源汽车赔付成本。

车险综合改革一周年,成绩和问题备受各界关注。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表示,银监会正在对过去一年的行业形势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通过新闻发布会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编辑:郑晶鑫

校对: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063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