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截止阀(氧气减压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闫学验收,发货,装货!今年6月,由兰州高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的国内直径最大的延迟焦化装置用首批闸阀(以下简称“高览阀”)顺利交付。看着1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闫学

氧气截止阀(氧气减压阀)插图

验收,发货,装货!

今年6月,由兰州高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的国内直径最大的延迟焦化装置用首批闸阀(以下简称“高览阀”)顺利交付。

看着16台大型阀门设备装车完毕,乐静、张琳、董霞等设计团队专家既激动又感慨。经过180多个日日夜夜的匠心打造,高览阀门铸就了“国之利器”。

设计团队和生产团队见证了中国最大延迟焦化装置第一批闸阀的顺利交付。

高发(原兰州高压阀门厂)创建于1938年。2003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是西北五省唯一集高温、高压、高合金、低温、大口径(简称“三高一低一大”)阀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面对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的阀门科研生产任务,高览阀门始终坚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自主研发的高品质产品填补了国内阀门行业“与时俱进”的技术空白。

这个国家的分量非同一般。

“没有可以借鉴的例子。一切都要靠自己。”兰州高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坦言,“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牢牢把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强。”

改制为民营企业后,高览阀门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敢于冒险尝试,攻坚克难,开发出一批“精、专、特”产品,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高发开发了一批“精、专、特”产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超高压氧气阀”填补了国内空空白,成为世界航天领域压力最高、口径最大的氧气阀。已成功应用于“神九”、“神十”、“嫦娥三号”、“天宫一号”地面试验。

“高抗硫天然气高压平板闸阀”实现了“以中代中”,广泛适用于石化行业高抗硫的特殊环境,为国家节约投资10亿元以上。

中科院研制的“1500℃超高温阀门”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为国家节约资金3000多万元。

“脱硫脱硝刀闸阀”捍卫蓝天工程,先后承接了中石化8个项目,解决了工艺管道阀门介质“跑、冒、漏、滴”现象,有效推动了制造业绿色发展...

高发的R&D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天、军工等领域,为国家重大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等荣誉称号。

肩负使命,同心协力。

为什么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愿意啃最硬的骨头?

法蓝科技厅R&D部技术处处长董霞说:“因为国家的需要,项目参与者肩负的使命就是全力制造高质量的产品。”

精品的背后是一代代创新匠心的传承。

蓝阀设计团队的技术人员讨论设计方案。

现年79岁的乐静是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他从1970年开始铸造不锈钢阀门,并于1987年建成中国阀门行业第一条呋喃树脂生产线,为公司生产耐高温、耐腐蚀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现在,他依然战斗在创新阀门设计的第一线,为新产品设计出谋划策,主持修订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2006年东夏率先研发出高温耐磨渣浆泵阀门,解决了石化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高温浆液对阀体的侵蚀问题。该产品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经过26年的精心研究和创新,她参与开发设计的产品获得了36项国家专利和多项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奖。2019年获得“甘肃省质量工匠”称号,2020年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

目前,公司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新增国家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参与制定了《高压加氢装置用阀门技术规范》、《氧气用截止阀》等2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成为阀门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有力支持者和推动者。

2020年,以高览阀门乐精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工程师组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面对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齐心协力攻关,与时俱进。自疫情以来,公司的创新就没有停止过。自主研发的DN2000大口径调压阀、DN2500大口径蝶阀、毫秒级快速阀等国家重大项目,为国内首套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交付。

理论设计满足要求高,但能否在模拟工况下表现良好,还需要在制造上下功夫。

凭着过硬的手艺,在车间干了近20年的李海泉今年获得了兰州市“金城工匠”称号。同时,公司成立“匠人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一批优秀的车床工人以他们敬业细致的“工匠精神”为“高览制造”创造了奇迹。

面对国家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高要求,公司从设计到生产都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对密封件、紧固件等配套件供应商提出新的参数要求,精益求精,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法蓝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闫学摄

李海泉今年获得了兰州市“金城工匠”的称号。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闫学摄

公司成立了“李海泉金城工匠”工作室。

充分利用你的能量,产生。

铸造重装备,关键在人。在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传承中,高览阀门也持续推进人才工作建设,力求让每一个创新人才、技术人才、工匠人才都物尽其用。

22岁的李玟(音译)去年刚从兰州信息学院毕业。起初,一线高强度的技术工作让她难以适应。“平时工作量大,流程要求多,要求细致耐心。我怕得不到,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很多老师都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李玟笑着说,“和其他同专业的朋友聊天时,我发现他们很难有这样的实践机会。也感谢公司对我的信任和帮助。以后,我会和其他优秀的工程师一样,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

董霞指导新员工李玟设计图纸。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闫学摄

据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介绍,近年来,公司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孵化培养技能人才,开展“名师带徒”活动,不断激发员工创新潜能,人人争做“晋城工匠”、“龙源工匠”。

同时,公司投入使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从设计源头上使公司的产品、零部件、图纸材料化、电子化,实现设计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

(除特别注明外,图片均由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提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2830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