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诗(还有哪些关于战争的诗)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本名润之(原名永之,后改为润之),名子仁。湖南湘潭人。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独特的书法家,他们是绝配

毛主席诗词墨迹:(四)《清平乐·蒋桂战争》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本名润之(原名永之,后改为润之),名子仁。湖南湘潭人。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独特的书法家,他们是绝配。因此,毛泽东的诗不仅家喻户晓,也是许多书法家写的共同主题。

清平乐桂江站正

毛泽东

风云突变,军阀混战再起。洒在人间满是怨念,一枕黄光重现。

红旗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捡一块金瓯分田地,真的很忙。

毛主席诗词墨迹:(四)《清平乐·蒋桂战争》

主席的墨迹和解释

[桂江战争]

指1929年3、4月间蒋介石与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争夺华中的战争。

毛主席诗词墨迹:(四)《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混战再起。】

这里的风云,是对当时不确定的政局的隐喻,基于“风吹云飞,形态多变”的自然现象。前两句简单说明了当时的环境,国内军阀混战,军阀内部分裂动荡。1928年,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联合起来反对旧军阀张,打败了张,占领了京津。随即,他们分裂开来,形成了四派内部激励斗争的局面,于是在1929年三四月间爆发了蒋桂战争。“风云突变”说明了当时的动荡局势。“军阀混战”是指当时军阀之间又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毛主席诗词墨迹:(四)《清平乐·蒋桂战争》

【洒向世间满是怨念,假枕重现。】

《黄亮梦》这个故事出自唐代沈吉吉的小说《枕边人》。据说有一个落魄的书生,名叫卢生,在邯郸的一个客栈里遇到了道士卢翁,卢生感叹自己的贫穷。当时主人正在蒸黄亮(黄黍)做饭,吕翁就给了他一个枕头,说:“有了它就可以富贵荣华了。”卢生照办了,他的梦里充满了光彩。醒来后,还是一无所有。这时,黄亮掌柜做的菜还不熟。军阀之间多年的战争是官僚、买办和资产阶级争夺权力和利润的非正义战争。这种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东人民怨声载道,所以说“洒在人间的全是怨念”。这种“怨恨”,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官僚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深刻的阶级仇恨。当时的军阀虽然有帝国主义作后台,但是他们骑在广大人民的头上,称霸一方,残酷剥削压迫人民。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毛泽东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英勇的武装斗争,最终决心消灭一切邪恶的军阀。所以说,敌人霸权的终结,无非是一个空,一个“虚幻希望的再现”。

毛主席诗词墨迹:(四)《清平乐·蒋桂战争》

【红旗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汀江是福建省的一条河流,流经长汀、上杭等县。“直下”的“下”是“捕捉”的意思。毛泽东利用当时敌我矛盾,采取战略进攻的方针,积极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1929年,红四方面军三进闽西,先后消灭地方军阀郭旅、旅、鲁旅,占领长汀,攻占汀江两岸的龙岩、上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于是,毛泽东在这首词中写下了“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从《跃过》和《直落》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红军的英雄形象。这表明,革命人民一旦掌握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可以把深刻的阶级仇恨变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毛主席诗词墨迹:(四)《清平乐·蒋桂战争》

【捡一块金鸥,分田地真的很忙。】

金瓯,原意是一个小金属盆或罐子。《南史·朱彝传》:“吾国犹似金瓯,无伤无虚。”一般来说,金瓯是用来比喻国家的完整。清理,这里是“整顿”或者“恢复”的意思。“拾一片金瓯”是指国家在军阀政权下分崩离析,红军在闽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即收复了祖国的一部分。怎么清理?只要当时红军打到那里,党就在那里发动土地革命,消灭地主豪绅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建立革命政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所以“分地分地真的很忙”。这种“忙”生动地描绘了党领导下的红色根据地和解放区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翻身喜悦。

毛主席诗词墨迹:(四)《清平乐·蒋桂战争》

这个词最早发表在1962年5月的《人民文学》上。1962年5月《人民文学》发表此词时,只有词牌《清平乐》,没有写作时间。在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中,这个词被加上了“桂江战争”的标题,表明它写于1929年秋。

毛主席诗词墨迹:(四)《清平乐·蒋桂战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2198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