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和合本(圣经和合本在线听)

西方哲学传统的核心和基础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being(希腊语动词einai及其动名词on,拉丁语esse,英语动词不定式to be和动名词Being

西方哲学传统的核心和基础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being(希腊语动词einai及其动名词on,拉丁语esse,英语动词不定式to be和动名词Being,德语Sein,法语être)是西方哲学的中心范畴。从古至今的西方哲学充满了对存在意义的辨析和变化。

圣经和合本(圣经和合本在线听)插图

人们往往在自己熟悉的某个哲学家或哲学流派的论证基础上,用一个汉译的概念来固定存在的单一意义,却不知道其他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对存在意义的规定,也不知道现代西方哲学对存在意义的多样性及其联系的复杂性的讨论。用下面六个例子来说明片面理解存在而导致误解的普遍性。

01“思维和存在是一样的”

这句话来自巴门尼德的第三个残篇:togarautonoinsteintekaieinai(因为同一件事既有被想到的又有存在的)。这句话过去被翻译为“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被视为唯心主义最早的命题“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在这里,关键字组estinti(itis)被翻译为“存在”。

但实际上,它的直接含义是“你是什么”,意思是:“你所想的和你是什么是一回事。”其中,“你是什么”是指所有可以用系词“是”连接起来的判断,“你是怎么想的”是指思想内容。在这里,巴门尼德只是宣告了“思想内容和判断是相同的”这一真理。他认为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知道copula用法普遍性的人都知道。正是依靠这样一个“我会反复强调的共同出发点”(第五残),他后来关于“存在”的论证才有了某种逻辑必然性。

过去把“存在”理解为“存在”,把巴门尼德的思想理解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贴上“唯心主义”的标签。似乎他主张想到的就存在,好像这个主张没有理由。他的思想变成了武断而荒谬的理想主义。这是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滑稽诠释。

02“人是事物存在或不存在的尺度”

这句话出自普罗泰戈拉。152a用柏拉图的“Taitade”和普罗塔哥拉的话来解释,麦克道威尔的英文翻译是:“人是所有存在的思想事物和不存在的思想事物的尺度。”由于动词“是”和动名词复数“那些是”都被翻译为“存在”,所以这句话被翻译为:“人是所有事物的尺度,是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尺度。”

这个翻译造成了一个误解,让人觉得普罗泰戈拉在这里宣扬的是一个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命题:人决定万物的存在或不存在。麦克道尔在他的译文注释中说,在后半部分,“‘是’动词的不完全形式出现了四次”。它的意思是:“我知道X是(或不是)F”,“X是(或不是)F,全由我来度量。”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人是所有事物的尺度,是事物是什么的尺度,是事物不是什么的尺度。”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是,人是认识的主体,只有人才能知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从苏格拉底后来的反驳来看,苏格拉底并不反对“人是一种尺度”的理论。他只是否定了普罗泰戈拉的感觉论,因为后者的“尺度”只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尺度,相对主义的知识标准必然会取消人类的知识。苏格拉底的潜台词是:只有理性才能成为人类衡量一切的尺度。

03上帝是“自己的和永恒的”

据圣经记载,摩西问上帝耶和华的名,上帝说:我是谁,(出埃及记,3: 14)。中文圣经和中文版把这句话翻译成“我永远是我自己的”;这本书的天主教翻译是“我是我自己的人”,它在注解中说:“也可以翻译成‘我是永恒的人’,或者‘我是使万物有生命的人’”。这些翻译都是基于“存在”或“被”的翻译方法,用后来的哲学概念代替原文的意思。

旧约是用当时希伯来语的日常语言写成的。耶和华的希伯来语发音是Yahweb,意思是“耶和华”,指耶和华,意思是“我是”。主说“我是whoam”,只是说他的名字是主,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哲学意义。直到后来,按照希腊哲学中存在的范畴,早期的基督教教父把上帝理解为最高的存在,其意义就是最高的本体。

现有的中文圣经译本将上帝解释为“有”或“存在”,却掩盖了其中“本体”的含义。希腊语中有两个本体论的概念:本质和本体。早期教父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来表述上帝的本体,导致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最后达成了“三人一物”的共识,即用本质来表示上帝的人格,用本体来表示上帝的本体。如果不知道上帝的“是什么”与希腊本体论的联系,就看不到基督教“三位一体”理论的起源和基础。

“我想是的”

笛卡尔的第一原则是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中“是”(sum/am)的意思是指实体的本质,即“我思”。也就是说,“自我”的本质在于思想的属性。现在人们习惯把笛卡尔的第一原理说成“我思故我在”,这样容易产生解,以为笛卡尔通过“我思”肯定了我的存在。

其实笛卡尔的问题不是我有什么样的存在,而是我有什么样的本质。“我想”不是人的存在,而是人的本质。根据笛卡尔主义,人的存在是灵魂和身体的结合,而人体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参考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它的谈论》和更早的关于“空”)。只有“我想”才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本质。

“我想”也是人和神的区别。“我思故我在”之所以如此有力,是因为这个命题从根本上与中世纪形而上学的基本信条“我就是我”相对立。对比这两个命题,可以看出它们的句式相似,但意义完全不同。“我就是我”意味着“我”(上帝)不需要任何基础;但这也意味着我们无法从上帝本身认识上帝;但“我思故我在”是指“我”(个体)以“我思”为基础,不仅使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本质,也为上帝的存在提供了依据。由于这两个命题的明显对比,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产生了修辞效果,成为新哲学中与经院哲学明确区分的第一个原则。

05“存在等于被感知”

贝克勒说,“esseist percipi”(存在就是被感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所见即所得。他的理由是,万物都是可感属性的集合,我们只有通过感觉才能知道事物是什么。他的理性取决于对事物是什么的判断和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感属性的集合)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他并没有把外物的存在归结于感觉的意思。

但是,现在人们习惯于把这个命题说成“存在即被感知”,并把它当作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即使在西方,贝克勒也被解释为“疯狂的钢琴”,只相信自己的感情是真实的。他的理论被认为是一个谬论,用脚踢一块石头或者举起一只手就可以轻易地把他打倒。

事实上,巴克莱并没有否认感情以外的事物的真实存在。他明确表示,和所有人一样,他承认在个体的心灵之外有风景、河流、海洋、动植物和其他人,但它们不是独立于任何心灵的物质存在,而是精神实体上帝的创造物;我们对他们本性的感知也是上帝在我们心中的印记。他的感觉主义和精神现实主义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06“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是’”

这是一个新的想法。不仅希腊哲学中存在的意义是“是”,整个西方哲学,甚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的意义也是“是”。按照这种“从古至今,一”就是“到终”,“本体论”应该翻译为“存在论”,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应该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甚至海德格尔的Sein是“是”,Ontologische Differenz是“是”的区分,是关于“是”和“Seiendes”的区分。

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海德格尔总是从“存在”的角度来分析存在的意义。他一再解释说,Sein的首要和基本意义是存在的真理。而且,海德格尔明确反对把Sein的意义归结于系词“是”。他认为,人在运用逻辑判断之前,对存在的意义是有先验认识的。他说:“‘ist’(ist)的解释,无论它本身在语言中所表达的意义,还是这个词最终所表明的意义,都引导我们认识属于存在主义分析的问题的语境”。他补充道,“我们应该将‘是’的本体论意义定义为被肤浅的命题和判断理论曲解的系词。”

此外,海德格尔在《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联系亚里士多德和莱布尼茨的逻辑理论,对系词“是”的意义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将其在判断中的联系和表达归因于存在的意义。按照他的解释,“A是B”中的“是”不仅起到链接事物A及其规定性B的作用,更重要的作用是表明作出判断的“此在”与A、B的关系,如果将Sein翻译为“是”,不仅未能突出Sein与“在”的联系,而且违背了海德格尔对从系词“是”导出Sein的传统形而上学做法的批判。

来源|人民论坛网(rmltwz)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2105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