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00所高校转型(院校改革调整)

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现在2022年,应用型本科院

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现在2022年,应用型本科院校怎么样?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建设如火如荼,许多大学都在为转型做准备。

“教育部把高等学校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应用型、职业技能型。' 2或3 '实际上在发展目标、路径和模式上是不同的。《高等教育蓝皮书》主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小萍教授解释了什么是应用型大学,他说:“应用型大学恰好在其中。它们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大学。从高等教育的类型来说,应用型大学也介于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因此不得不走转型发展之路。"

2017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的意见》曾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不同定位,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整体分类,即研究型、应用型、职业技能型。同时,文件中明确“应用型高校主要从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及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事社会发展研究和科学技术应用”。

转型,官方支持

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探索地方本科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型。2014年,178所高校发布驻马店共识,推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的指导意见》,正式拉开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大幕。

2016年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提到,要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当时,全国约有200所高校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应用型大学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2021年,教育部网站回复《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议》,提到要大力支持应用型大学发展,通过“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对应用型大学改革试点成效显著的地区给予适当倾斜。

此外,2021年多个省市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频繁提及应用型大学的相关内容,包括加快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发展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全国600所高校转型(院校改革调整)插图

一些省市还专门出台文件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比如,山西省教育厅出台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山西将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经费投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重点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申报国家一流专业和国家一流课程,在设立省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课程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本科教学名师、现代产业院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给予重点支持。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近年来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性。

不同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各具特色、各具水平”,并部署了八项具体工作,其中一项是: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2021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供两类四个“评估包”供高校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是针对应用型高校,重点关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资源条件、培养过程、学生发展、教学效果等。,以促进此类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地方特色。

此外,应用型大学在某些领域的管理也不同于其他大学。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台州学院等41所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走应用型发展道路。浙江省有关部门表示,在政策导向上,该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论文数和课题数不再是论英雄的数量,而是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作为教师聘任、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和薪酬激励的主要衡量标准。

今年2月15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山东将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开展本科高校分类评估。

近日,《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出台。文件指出,江西一般将省内普通本科高校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江西将实施差异化分类评估,分别制定研究型和应用型大学两种评估指标体系。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教学成果奖、教改项目、名师等方面,设置赛马场,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建立同类型内竞争、不同类型间合作的机制,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强化分类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逐步推进分类评价结果与教育资源配置、政策支持、团队考核、绩效工资总额核定等“硬挂钩”。

委员们对如何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有建议。

如何促进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近年来,很多委员都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相关建议,今年也不例外。这些建议或许可以为正在推进相关工作的高校提供一些参考。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科技学院院长、NLD山西省委副主委梁丽萍就提到: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相关政策。截至2021年,全国普通本科高校1238所,除147所“双一流”高校(以研究型大学为导向,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外,其余1091所高校以应用型为主,占比88%。建议出台《应用型本科大学办学标准》及相关政策,明确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基本指标体系,为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提供遵循。实施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工程,切实解决应用型本科大学基础设施差、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

二是进一步规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议在现有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标准,科学指导应用型本科教育标准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估体系。建立覆盖分类评价目标、分类评价指标、分类评价过程和分类评价结果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化、专业化评价体系,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评价指标和体系同质化问题。同时,要建立评估、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纠正应用型大学建设中的偏差,引导应用型大学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今年提出了“整体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和一流应用学科建设”的建议。

葛道凯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当前高等教育系统的制度设计和财政支持体系中处于弱势中间地带。与目标明确、措施精准的“双一流”计划和“双高”计划相比,长期以来,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核心内涵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专项计划支持。

葛道凯建议,首先,实施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规划,统筹设计一揽子专项规划,配套国家财政专项引导资金,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和一流应用学科建设。其次,要构建分类评价体系,重点完善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完善综合评价等。,以立德庶人为评价标杆,以培养应用能力为评价导向,研究制定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构建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同时,从国家层面加大对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如创新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招聘和交流发展机制,充实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等。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网站、各省级教育部门、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人民论坛网、山西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850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