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限购城市名单(新车购买区域限制)

在购置税减半、购车补贴、放松限购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经济网记者王7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达到181.8万辆。在这些促进国内汽车消费的措施中,购置

汽车限购城市名单(新车购买区域限制)插图在购置税减半、购车补贴、放松限购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经济网记者王7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达到181.8万辆。

在这些促进国内汽车消费的措施中,购置税减半和购车补贴针对的受众更广,发挥的作用更大,但放松限购的效果也不容忽视。目前全国仍维持汽车限购政策的省市有8个,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庄、海南(贵阳2019年取消限购政策)。其中,“贝尚广深”和津杭是全国重要的一二线城市,乘用车年销量占全国销量的15%,在汽车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经济网记者了解,上述8个省市中,除北京、石家庄、海南外,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等5个城市今年进行了“大规模目标购买”,宣布确定的新车购买目标达到16.5万辆,还有2万辆车还在征求意见阶段。

石家庄只对家庭第三辆车限购,所以实际限购的影响非常有限;海南省摇号中签率已连续多月保持高位(2022年1-7月平均中签率超过74%),因此没有新增购车指标。

具体来看,在响应国家号召增加购车指标促进国内汽车消费的省市中,天津和广东的行动最为积极。

在增加指标数量方面,天津可能成为申办最多的城市。继5月份宣布今年将追加投入3.5万个小汽车增量指标后,8月4日,天津市发改委在《促进消费回升提振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定向投入2万人普通交通增量指标。

不同于之前增加的3.5万个增量指标,这个增量指标是有针对性的。通过一次专项摇号活动,针对仍为摇号对象,累计参加60期以上(含60期)的“未中签”申请人。该政策实施后,天津将超越上海、杭州,成为此轮限购城市中购车指标增幅最大的城市。两项累计增加指标将达到5.5万辆,占2021年天津汽车销售总量的14.6%。

在行动速度上,广东省走在前列。继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可持续回升的意见》两天后,4月27日,广东省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在通知的第一项“鼓励汽车消费”中,广东省提出,根据国家要求,广州、深圳进一步修改完善购车资格规定,增加发放汽车增量指标。5-6月,在原有基础上,广州新增3万个购车指标,深圳新增1万个购车指标。

随后,广州出台的细则显示,2022年5月至6月,新增1.5万个个人摇号节能车增量指标配置名额,年底前暂取消非本地户籍人员申请节能车增量指标,暂取消缴纳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资格条件。

深圳将省级通知中提到的新增指标翻倍,决定对仍为摇号中签且已参加60期以上(含60期)的“未中签”申请人,新增2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通过专项摇号活动配置。此外,深圳还放宽了混合动力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只允许一辆在深圳注册的汽车购买符合条件的混合动力汽车,申请上牌指标。

在其他参与增加指标的城市中,上海在5月提出增加4万个非营业性公交牌照;6月20日,杭州已通过专项摇号,向累计48次(含)以上的人员配置4万个小客车指标。

天津正式发布2万个新增定向投放指标后,全国五大限购城市今年新增指标将达到18.5万个,占其2021年总销量的7.32%。这将对当地汽车消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随着限购城市的减少,限购对汽车消费的阻碍会越来越小。在4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可持续回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务院提到:“各地区不再新增限购汽车,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资格限制。鼓励除部分特大城市以外的限行区域实行城区和郊区指标差别化政策,更多运用法律、经济、科学手段调控汽车使用,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推广汽车。

这也预示着,武汉、Xi、南京、郑州等此前发布消息出台限购措施的城市,将不再存在限购风险。但如何落实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的政策,仍需当地相关部门制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663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