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是211吗)

来源:解放军报微博作者:蒋、、周婵[人物简介]徐璐,辽宁沈阳人,2005年12月入伍,曾任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解说班班长,所带解说班曾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集体

来源:解放军报微博作者:蒋、、周婵

[人物简介]

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是211吗)插图

徐璐,辽宁沈阳人,2005年12月入伍,曾任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解说班班长,所带解说班曾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沈阳军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参加新华社“重走雷锋路”专访,被评为辽宁省“三八红旗手”、抚顺市劳动模范,在“学雷锋50周年”中,出色完成各项首长参观保障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3年9月作为全军优秀士兵提干对象保送解放军理工大学学习,现为陆军第四十集团军某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干事。

露露,辽宁沈阳人,2005年12月入伍。曾任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讲评班班长,讲评班曾被评为“全国竞赛第一名”和沈阳军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参加新华社“重走雷锋路”专访,被评为辽宁省“三八红旗手”、抚顺市劳动模范。学雷锋50周年期间,圆满完成了各级领导的出访保障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3年9月以《好兵》中干部的身份被派往解放军理工大学,现为40军某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军官。

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是211吗)插图(1)

张蕊,辽宁沈阳人,2006年12月入伍,曾任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解说班班长,先后担任全军装备建设创新成果现场会、全军舆论战现场会等多项重要活动的解说,参加沈阳军区“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斩获第二名,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2014年9月作为全军优秀士兵提干对象保送解放军理工大学学习,现为该校学员。

张睿,辽宁沈阳人,2006年12月入伍。曾任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解说班班长。担任全军装备建设创新成果现场会、全军舆论战现场会等多项重要活动的讲解员。在沈阳军区“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2014年9月作为《好兵》中的全军干部被保送至解放军理工大学,现为该校学生。

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是211吗)插图(2)

艾佳昕,2007年12月入伍,曾任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解说班班长,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等十余次现场会解说任务。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2015年9月作为全军优秀士兵提干对象保送解放军理工大学学习,现为该校学员。

艾佳欣,2007年12月入伍,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解说班班长,先后十余次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解说任务。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5年9月作为《好兵》中的全军干部被保送至解放军理工大学,现为该校学生。

他们把青春的光芒献给火热的军营,用动人的声音讲述雷锋的事迹、传递雷锋的精神,是雷锋正名的“代言人”。

他们有着同样青春靓丽的外表,相似的人生经历,同样的讲解雷锋事迹的热情。

他们是原沈阳军区雷锋纪念讲解班三届班长,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学生。三个班长,他们创下了连续三年被提升的辉煌历史。在他们成长的背后,是他们致力于诠释雷锋的事业。从聚光灯下“指路”的解说员,到军队高等院校“不知疲倦”的大学生,不变的是他们对雷锋精神的坚持。

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是211吗)插图(3)

图为“三朵金花”在雷锋纪念馆 徐璐(右一)、张蕊(右二)、艾佳昕(右三)

图为“三朵金花”在露露、雷锋纪念馆(右一)、张睿(右二)、艾嘉欣(右三)。

以青春的名义为雷锋代言,

他们讲故事,讲真话。

张睿不记得她讲过多少次关于雷锋的故事了。这个在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当了七年讲解员的女学生,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和雷锋的故事有不解之缘。”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每次讲雷锋的故事,都能像春风一样润物细无声,给人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力量。“5月的一天,是电闪雷鸣的一天[/k0/],下着倾盆大雨。雷锋因为接到上级的任务,不得不冒雨去沈阳……”去年,我院自编自导自演的张睿《讲雷锋故事》节目,在动人的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了深情的讲述。话一出口,观众就准备好了。精彩的旁白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一致好评,在文艺创作的23个节目中获得第二名。

大家都知道学院里的“学姐”雷锋讲故事讲得好,但都不知道练出这样的本事需要多少痛苦、悲伤和磨炼。一万多条评论要一字不漏背下来。为了让自己的解说充满真情实感,张睿一遍又一遍地苦练,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假唱,邀请其他姐妹做她的观众,为她指出问题。纪念馆里没什么人。有时候,我们一天要讲好几次,把嗓子弄得沙哑干涩。第二天,我们继续“战斗”在解释的第一线...

能讲故事,讲好故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的工作就是讲故事,讲的都是雷锋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家喻户晓。告诉他们如何让他们品尝,让他们受欢迎,影响人们,这并不容易。”同样在雷锋纪念馆做解说员的露露,想起自己在雷锋纪念馆的日子,很有感触。露露认为,最重要的是对雷锋有敬意。为此,她出了很多主意。她一方面践行雷锋精神,用省下的钱帮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把雷锋精神带进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她从心底里害怕雷锋。由于对雷锋的事迹了如指掌,露露从头到尾阅读了纪念馆里所有关于雷锋的书籍和资料。一边读书,他每天写一篇读书心得。每天早上,露露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和班里成员一起仔细擦拭纪念馆里的雷锋铜像;每次雷锋生日的时候,露露都会给雷锋买一个生日蛋糕。因为对雷锋的敬仰,每次讲雷锋的故事,她都能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与张睿和露露相比,90后的艾嘉欣对雷锋有着特殊的感情。有一件事一直在影响着艾嘉欣。2008年1月8日上午,艾嘉欣值班讲解。一位74岁的老人在雷锋生前所在团的雷锋铜像前摆放花篮。岁月早已在老人的脸上积累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但此时,老人显得容光焕发。后来艾嘉欣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雷锋生前的工人易秀珍。她和雷锋从湖南到鞍钢支援国家建设。五年前,同样寒冷的一月,是她目送雷锋登上了参军的列车。老人抚摸着雷锋铜像,眼里噙满了泪水。她久久地凝视着雷锋铜像。最后,她颤抖着手,将55页的回忆手稿送到纪念馆收藏。拿到稿子后,艾嘉欣认真地读了每一个字,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因为,55页手稿寄托了易秀珍老人55年对雷锋的向往和热爱,凝聚了她50多年学习雷锋精神的心路历程。这篇稿子震撼了年仅18岁的艾嘉欣,让她经受了一次精神洗礼,体会到了雷锋精神的真谛。

八年后,艾嘉欣认识了陈广生、戴、乔安山、等人。这些人都是雷锋的战友,对雷锋的事迹相当熟悉。每当艾嘉欣解说雷锋牺牲的那一刻,她都会情不自禁地看到这些尊敬的领导、叔叔阿姨们眼中的泪水,内心一次次被感动,这让她在解说雷锋事迹时总是充满真情实感。

从讲师到军校学生,

他们改变的是自己的角色,但保持的是自己的坚持。

“我不仅想成为一名军校大学生,还想让更多的人真正理解雷锋精神,真正践行雷锋精神。”三年前,露露来到了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在学院主题团日“强军故事会”上,刚入校的露露作为主讲嘉宾,透露了自己军校传递雷锋精神的计划。很快,她惊喜地发现,学校在弘扬雷锋精神方面做得比她想象的要好得多。比如“雷锋常驻夫子庙”、结对帮扶打工子弟学校、“情系贵州”等活动早已成为常态,成为驻地学雷锋活动的知名品牌。露露觉得他应该也必须做点什么。团委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进校园活动,露露义务在驻地周边中小学和兄弟院校宣讲雷锋精神。丰富的信息、生动的讲解、真挚的感情,让观众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饱满。她能够详细回答观众的问题。听完讲座,周围的中小学生都认识了这位“雷锋姐姐”,有的甚至当场预约。徐璐回团的时候会亲自去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

如果说露露让我们看到了传播雷锋精神的真挚情怀,张睿和艾嘉欣则亲身诠释了雷锋成功的钉钉精神。由于讲解经验丰富,他们被学院邀请担任历史学院的解说员。在这里,红军总校的光辉历史成为他们讲解的对象,革命先辈王政在逆境中奋起的战斗精神,通信先驱毕德贤勇攀高峰的学术精神……通信工程学院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辈和革命者,传承着永恒的“烽火”文化,激励着他们成为岗位成功的军校大学生。刻苦训练,废寝忘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已成为他们军校的常态,积极参加院校各类竞赛也是常事。

选拔大学生军事人文知识竞赛主持人的海报贴了出来,张睿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为了达到最佳的主持效果,她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学习题库上。每天到半夜,她都在社团裹着大衣背知识点,体验主持技巧。学生们甚至惊讶于这样一个表面上柔弱的女孩能在generate中发挥出如此大的能量。“雷锋总是干得好,爱干得好,钻得好。我不能只讲雷锋精神,遇到一些困难也不能退缩!”经过大家的努力,张睿主持的比赛顺利、生动、精彩,成为全校的一大亮点。这次活动让张睿认识到了人文修养和知识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内外兼修,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了全校的“金话筒”。她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家生动诠释了立足岗位的雷锋精神。

传递你手中的“接力棒”,

他们交出的是事业,留下的却是永恒。

在军校的两年时间里,露露把雷锋精神传遍了校园和周边社会。在她的长期宣讲下,更多的人主动践行雷锋精神。不仅在雷锋日,就连平时,也有人主动发起“一滴水”“爱巢”学雷锋活动。她的宣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真诚响应。

2015年7月,学了两年军事科技的露露毕业了。回到团里,她给纪念馆带来了新思想、新观点、新活力。“让我受益最大的是学校里‘忠义、武德、学术、人文、法治’的十字精神。我在学校的两年不仅夯实了我的文化基础,也通过全面的塑造让我梦想成真。”目前,露露已经将“非典型”学生故事会等学院的品牌文化活动搬到了联赛的舞台上,让校内的文化清风吹向雷锋精神的沃土。

露露的事迹,坚定了艾佳欣来到军工科技不久就要学习成才的志向。来到校园后,学院除了接过露露班长与中小学共建的接力棒,资助农民工子弟小学外,还在扩建“烽火”文化展览馆和学院历史博物馆,培养新的解说队伍。艾嘉欣主动提出要当球队的“主教练”。在团队成立仪式上,她表示,参与学院历史文化的讲解是了解和热爱学院的最好方式。我想通过这种自我教育尽快融入学院。目前,在艾嘉欣的带领和帮助下,新解说团队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当然,对于军校生活的开始,她还有很多规划。她希望不辜负团里官兵的重托,在学校充实自己,为宣传和践行雷锋精神展现一种新的不一样的风采。

时光飞逝,精神如磐石。他们以雷锋接班人的使命为己任,在学校实现了精彩的接力。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继续“背书”,雷锋精神在校园里开花结果,不断结出新的果实;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他们认真跑好学校里的每一根棍子,期待成为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到未来实现强军梦的宏大实践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608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