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调查()

本报记者赵思伟童渊快递的“内鬼”涉及泄露40万条快递客户信息,这可能只是快递行业的冰山一角。本报(www.thepaper.cn)连日调查发现,快递用户信息泄露

本报记者赵思伟

童渊快递的“内鬼”涉及泄露40万条快递客户信息,这可能只是快递行业的冰山一角。

本报(www.thepaper.cn)连日调查发现,快递用户信息泄露现象不仅涉及童渊,还有一个在网上出售快递用户信息的“黑产”链条,可能涉及申通、德邦、EMS、大云等多家快递公司。

在贩卖快递信息的链条中,不仅有专做这一行的“号贩子”,还有做代购的参与者、为商家送货的快递网点工作人员,甚至还有快递员、自称管理号的工作人员等快递公司的“内鬼”。包括快递客户姓名、地址、电话等大量信息被打包在网上出售。每件价格从0.8元到10元不等,有的一次能卖出上万件,甚至提供特定区域的快递客户信息。

还有的自称在邮政系统工作,管理“转单号”,可以检索当天快递中的大量信息。“每天几千都没问题”。出售的部分信息在快递员取包后不到2小时就被盗。

记者根据多个公开信息发现,这些被贩卖的快递信息最终流向了从事诈骗活动的不法分子,为他们从事诈骗活动提供了信息支持。

北京市安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王芯蕊对此进行了分析。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用户有权要求收集其个人信息的快递公司删除其个人信息。如果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受到损害,可以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代购,网点,“内鬼”,信息漏洞无处不在。

因为疫情,QQ用户“邵庄”的国际代购生意不好做。而是做起了贩卖用户快递信息的“生意”:在网上发帖,将原始用户快递信息打包出售,每条八毛钱。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邵庄”说现在不做国际代购了,不然能拿到30万条。

11月17日下午,经过试用,“邵庄”以210元的价格向记者提供了261条快递短信。这些信息是邵庄从他的工作邮箱中“剥离”出来的,并整理在文件中,他的名字、联系方式和地址列在三栏中。“邵庄”看出了记者的意图,然后问他能不能“吃掉”几万张单子。他声称自己至少有12000条快递信息要卖。

很快,他发了第二批1287条快递消息,号称是他手里资源的十分之一。同样,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和地址,可能精确到房间号。“邵庄”说,这些信息是上一个顾客下单后留下的,是真实的。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1)QQ用户“邵庄”发来的1287条快递消息,自称是手中资源的十分之一。同样,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和地址,可能精确到房间号。

为了求证真伪,记者随机拨通了其中一位山东淄博的毕女士,发现表格中所列信息完全准确。毕女士回忆,之前确实在国外找人买东西,但没想到信息被泄露了。另一位信息被泄露的快递员顾女士在向记者核实信息显示无误后,也感到很惊讶。

从下单开始,商家、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快递员等物流人员就掌握着用户的快递信息,信息泄露的源头往往来自这些方面。

给商家送快递的网点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便利,将快递信息打包出售牟利。

昵称为“主持浅话”的QQ用户称,他们为JD.COM、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的“刷单”商家发送“小礼物”快递,涉及申通、童渊、大云等。虽然我入行时间不长,但已经积累了上千条“刷”用户快递信息。“没有规定如何处理。都是发货后放在后台的。”它的名字。

记者花85元购买了用户的121条快递消息,这些用户都曾“刷”过电商平台。其中一名用户赵女士告诉记者,他之前在拼多多“刷单”,单子上的信息显示正确。

各种“号贩子”也活跃在互联网的各个社会角落,寻找合适的客户。

微信上一个昵称为“专业做单”的“号贩子”告诉记者,他手里有大量快递用户号,可以通过快递公司内部人员查询该号对应的快递信息,每条用户信息10元。“我得把钱给快递公司的‘内部人员’。”看到记者的还价。他解释说,自己的单号是可以真实查的,不是那些“刷”出来的“空包裹,假物流”。那些只有单个数字,没有其他信息。

为了证明自己的“优质资源”,他说自己的快递信息都是有运单号的,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你要哪个城市,哪个快递,我给你找”。

记者在上海花100元买了10个快递单。“专业制单”很快就以图片的形式发出了10条收货地址为上海的“德邦快递”信息,包括单号、收货地址、收件人、联系方式等元素。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2)记者100元,从微信上昵称为“专业做单”的“一号经销商”处付费购买了10个快递单。“专业制单”很快就以图片的形式发出了10条收货地址为上海的“德邦快递”信息,包括单号、收货地址、收件人、联系方式等元素。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3)记者查询这10个订单的快递单号发现,快递是由天津下辖的南开、宝坻、武清、西青、北辰等地的德邦快递网点发出的,时间都在今年4月13日左右。

记者拨通电话查询信息后,收件人蔡女士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这位“贩子”说,只要客户想要资源,就可以找到市面上常见快递公司的订单信息。“从事这项工作风险也很大。现在有些‘内部人士’不敢接手工作,但总有‘不怕死’的。”它的名字。

记者以“贩卖快递单”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在百度贴吧、QQ、豆瓣等平台都有不少“贩卖”快递信息的网帖。几乎每个网帖都有其他用户说要“资源”,也有用户选择留下联系方式或者直接私信。在百度贴吧,有些网上的帖子是直接发到“快递吧、童渊快递吧、童渊吧、快递吧、客服吧”等关联性强的社区。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4)记者以“卖快递单”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在百度贴吧、QQ、豆瓣等平台都有不少发布“卖”快递信息的网帖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5)在百度贴吧里,一些“收售”快递信息的网帖,直接发到关联度很强的社区,比如“快递吧、童渊快递吧、童渊快递吧、快递吧、客服吧”。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6)几乎每个帖子下,都有其他用户留言说要“资源”,也有用户选择留下联系方式或者直接私信。

偷运单,批量调用,“内鬼”说每天有几千条信息。

在“YTO快递40万快递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中,快递公司的“内奸”充当了信息窃贼的角色。

11月17日,YTO快递称,“怀疑部分加盟网点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利用员工账号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窃取运单信息,导致信息泄露。”然而,童渊的回应并没有明确指出“内鬼”向快递用户泄露信息的规模和销售额。

事实上,这不是童渊第一次泄露用户信息。据媒体报道,2013年10月,网上有近百万条童渊快递个人信息,单号数据24小时更新;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有人利用爬虫软件从童渊公司网站非法窃取公司快递信息,获利100万元。

今年11月4日,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警方发表文章,披露了又一起快递公司“内奸”案:今年8月,该局接到邯郸某快递公司报警,调查发现,该快递公司内部有人泄露内部系统查询登录账号,每天以400至500元的价格将账号信息出租给邢台沙河市男子张某。张某伙同高某多次发布购买、出租快递查询系统账号的信息,并将获取的账号信息以每天1000元的价格出售给河南籍男子马某。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除了童渊,市场上其他快递公司也存在“内鬼”参与出售快递用户信息的现象。

在申通快递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的一家快递网点,张平(化名)负责投递辖区内的包裹。据他介绍,每天投递的包裹数量在300件左右,投递系统里可以保存一个月的快递数据。

11月17日晚上10点,记者按照每条1.5元的价格,从其购买了100条快递短信,截止到11月17日。张平通过拍照的方式从网点给记者发来了100张包裹运单,上面既有收件人的信息,也有寄件人的信息,有的还直接注明了包裹里的货物是什么。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7)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申通快递的一个快递网点,张平通过拍照的方式给记者发了100份包裹运单。与前面提到的一些“卖家”不同,她直接拍下了快递运单页面的照片,既有收件人的信息,也有寄件人的信息,有的还直接注明了包裹里的货物是什么,信息要素更加齐全。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8)其中一个随机输入的快递运单号显示,该快递是17日下午5点半签收的,也就是说仅仅4个小时后,该快递用户的信息就被当天下午给他送快递的快递员在网上出售了。

自称在申通快递工作,昵称“初冬微寒”的QQ用户表示,可以根据需要指定特定区域的快递用户信息。18日下午,记者以每条3元的价格,从江苏南通、浙江杭州、江苏苏州购买了90条申通快递用户信息。

其中,来自苏州的申通快递用户吴先生告诉记者,他确实在11月16日寄出了一份申通快递,但收件人至今未收到。另一位来自杭州的申通快递用户方女士说,她前几天有一个来自安徽的快递包裹,但她在18日下午选择了拒收。短短几天她不知道信息是从哪里泄露出去的。

一位昵称为“-”的QQ用户告诉记者,他在邮政系统工作,负责“调整单号”,因此可以获得大量快递用户的信息。“我在这里很安全,每天几千都没有问题”。他说前期每天可以交易100条,过几天熟了可以多买。但如果要买“货”,需要提前说好,他只能下午6点以后发。“白天同事太多了。”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9)“-”说自己在邮局负责“调单号”,信息真实可信。第一笔交易后,记者随机输入了5个奇数,显示这些快递都是邮政快递员在18日下午4点56分左右来取的。这意味着,快递员取件后不到2小时,快递收件人的信息已经泄露。

11月18日下午6点25分,记者以每条1.5元的价格购买了100条邮政用户信息,均显示发自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说这些数据是他和同事在电脑前调的,是当天的快递。可以查看单号进行验证。记者随机输入了5个奇数,显示这些快递是在18日下午4点56分左右被邮政快递员取走的。这意味着,快递员取件后不到2小时,快递收件人的信息已经泄露。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10)自称在邮政系统工作、昵称为“-”的QQ用户,以每条1.5元的价格向记者出售了1700条邮政用户信息。

11月19日下午,“-”再次向记者发送了1600条快递用户信息。邮政单号查询发现,这些快递单也是18日下午发出的。

除了纸媒记者的调查,快递公司“内鬼”泄露的用户信息细节,此前也多次出现在警方公告和法院公开文件中。

2018年5月,湖北荆州中院曾宣判一起涉及公民信息泄露案。本案中,顺丰员工是信息泄露的主体,快递代理、文化公司、无业人员、骗子等多方参与,利用微信、QQ等软件平台出售、提供、非法获取包括顺丰快递单号、面单等公民个人信息。为了“卖”。法院宣布了对19人的判决,其中包括11名顺丰员工。

该案查获涉嫌泄露公民个人信息1000多万条,涉及交易金额200多万元。同时,查获一个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网络集团。

卖假保健品,谎称订单有问题,泄露的信息成为诈骗“鱼料”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除了有人“出售”快递信息,还有人高价“接收”信息。

昵称为“敏”的QQ用户联系记者,称需要购买“归龙膏、益黄通络胶囊”等保健品快递用户的大量信息,声称用于电话回访,宣传自己的产品。当被问及是否会从事“诈骗”等违法行为时,对方予以否认。

记者梳理多份公开文件、警方公告和媒体报道发现,快递用户信息被泄露出售后,会流入诈骗分子手中,为其诈骗活动提供信息支持。

邯郸市永年区警方披露的前述案件中,快递公司的系统账号被卖给“诈骗分子”查询公民个人信息。在荆州中院宣判的顺丰“内鬼”贩卖快递用户信息案中,据荆州市公安局介绍,一条完整的快递单号信息最高可以卖到10元。在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已发现有人实施电信诈骗。"他们通过销售假冒保健品、销售假冒收藏品或返还收藏品来行骗."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11)Documentary.com公布的另一个案例显示,2016年4月以来,张峰(化名)在QQ群里打广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然后用QQ号联系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人,以每条2-3元的价格购买公民个人信息2330条。之后,张峰将购买的包含买家姓名、电话、商品名称、收货地址、快递单号等信息资料进行销售。向每个QQ号加价1-2元进行网络诈骗的“下家”客户,赚取差价,获利12000元。

另一份刑事裁定书披露了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快递用户信息实施诈骗的过程。

个人信息调查()插图(12)一份公开的刑事裁定书揭露了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快递用户信息实施诈骗的过程。

从2017年2月15日开始,莱文(化名)等人共购买了约400条“鱼料”(淘宝订单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地址、留言等。,通过QQ从“豪商”以每张9元的价格。此后,莱文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向网络买家谎称其订单物流有问题,需要从支付宝的“蚂蚁借呗”、“来来分期”、“微信贷款”等平台操作退款,以此方式行骗。

黑名单,高额罚款,建议立法,如何堵住信息“漏洞”

国家邮政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已超过700亿件,国内快递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

然而,随着快递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不时曝出的快递用户信息泄露就像一颗“炸弹”,让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产生担忧。如何在立法、监管、技术等方面扎紧“篱笆”,堵住信息泄露的“缺口”,成为近年来多方讨论的话题。

2016年以来,全国70家大型快递物流企业联合建立了快递物流“黑名单”查询系统,将盗窃快件、泄露客户信息、倒卖客户信息等12种违法行为列入黑名单。参与快递物流企业“黑名单”制度的企业承诺5年内不使用“黑名单”上的快递员。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递分会副会长徐勇透露,该制度建立5年来,共有2.7万名快递从业人员被列入黑名单。近两年,快递物流企业违法行为下降95%以上。

在制度层面,2018年5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快递行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正式生效。《条例》规定,从事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在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罚款10万元。

全国人大法工委今年10月21日就《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草案第六十二条提出,违反法律法规处理个人信息,或者未按照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一百万元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据北京市安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王芯蕊分析,贩卖快递用户个人信息的“网友”和购买个人信息的人,都违反了《网络安全法》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用户有权要求收集其个人信息的快递公司删除其个人信息。如果他们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受到损害,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他指出,非法出售、非法获取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编辑:马

校对:刘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304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