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

根据珠峰最新测绘成果,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峰变高了,新高度为8,848.86m(积雪高度),比1975年8848.13(积雪高度)的数据高出73cm。(200

根据珠峰最新测绘成果,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峰变高了,新高度为8,848.86m(积雪高度),比1975年8848.13(积雪高度)的数据高出73cm。(2005年测得雪盖下的岩石高度为8844.43米)。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

有人可能会质疑,仪器的误差,冰雪的覆盖,都会导致珠峰的高度变化。那么如何才能确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真的在增长而不是一个错误呢?此外,珠穆朗玛峰是一座山。山是怎么长高的?

测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今年有一部大型的《登山者》,讲述了我国在1960年和1975年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并完成测绘工作的故事。无独有偶,中国珠峰测量队的工作人员也在今年登上珠峰开展测绘工作。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中国技术这么发达,科学这么先进,为什么我们还要像45年前那样,手动爬珠穆朗玛峰测绘?

其实这是因为,虽然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但是它有一个缺陷,就是测量的是从峰顶到地球的高度,是基于地球的椭圆球面,而不是我国的海平面基准线。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1)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海平面基准线是不同的。我国海平面的零点位于青岛,也就是说珠峰的高度是以青岛的零点为起点,以峰顶高度为终点计算的。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2)

此外,卫星遥感测量的精度在高程方向为1-2m,而人工测量的精度可达厘米级,测绘成果更加科学、严谨、有说服力。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3)

至于为什么不用直升机,那是因为珠穆朗玛峰空气体稀薄,气候恶劣,风速会达到十几级,无人机和直升机到不了这里。因此,我们不得不手动携带测绘设备到山顶来完成测绘工作。

虽然这次测绘工作和45年前一样,但在这次珠峰高程测量中首次使用了中国的北斗系统。工作人员登顶后,会在登顶处架设GNSS接收机,依托北斗系统和外围GNSS监测网进行在线同步观测,获取准确数值,使测得的高度更准确,误差更小。基于以上硬核技术,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珠峰新高度为8848.86米。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4)

珠穆朗玛峰是怎么长高的?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而且它还在增长。与人类不同的是,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不是取决于食物,而是取决于板块运动。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5)

板块运动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相互挤压。如果两个板块的密度和厚度差不多,那么两个板块就会不断挤压,使地形隆起,形成山脉。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6)

如果两个板块的密度和厚度相差太大,密度较大的板块就会潜到密度较大的板块下面,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的时候,俯冲边界会形成海沟,比如马里亚纳海沟,这是已知最深的海沟。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7)

另一种运动方式是彼此分离。当两个板块不断分离的时候,东非大裂谷、湖泊甚至海洋都会在这个时候形成。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8)

珠穆朗玛峰之所以“长高”,是因为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欧亚板块。

早在恐龙繁盛之前,地球上只有两个超大陆,一个是劳亚大陆,一个是冈瓦纳超大陆。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9)

侏罗纪晚期,两个大陆开始松动,印度次大陆逐渐与冈瓦纳大陆分离,向北漂移。大约一亿年前,印度次大陆开始与喜马拉雅山脉接壤,并且还在向北漂移,挤压欧亚大陆。

我们知道,当两个大陆的厚度和密度相同的时候,板块挤压的时候,板块之间的地形就会上升。就这样,喜马拉雅山脉不断上升。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10)

据考证,大约在4000-5000万年前,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达到了1000米,之后慢慢增长。在过去的500万年里,珠穆朗玛峰迅速上升,达到了现在的高度。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11)

珠穆朗玛峰及其所在的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中国的气候环境,加强了中国的夏季风,避免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沙漠景观。要知道,全球南北纬30左右,很多都是热带沙漠景观。

珠穆朗玛峰现在多高(中国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插图(12)

而且青藏高原上有大量的冰雪,这些冰雪的融水成为了黄河、长江、澜沧江等亚洲众多水系的发源地,所以青藏地区也被称为“亚洲水塔”。

总结

现在,我们通过一系列测绘手段获得了新的珠穆朗玛峰高度,这不仅意味着珠穆朗玛峰长高了,也意味着印度板块还在挤压欧亚板块,未来珠穆朗玛峰高度可能还会有一次突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217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