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速度测试(如何训练自己的反应能力)

原标题:不用App手机就能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当泸定6.8级地震发生时,四川和重庆的一些居民提前在手机上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其中一张来自重庆网友的预警截图,刷屏了各

原标题:不用App手机就能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当泸定6.8级地震发生时,四川和重庆的一些居民提前在手机上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其中一张来自重庆网友的预警截图,刷屏了各大网站。“64秒后,地震剪切波到达重庆江北区,震中是四川泸定。预警震级6.9,震感强烈”。时间,“你手机的地震预警功能打开了吗?”“只需10秒教你如何开启手机地震预警”等话题迅速充斥热搜。

什么是地震预警?手机如何实现地震预警功能?9月7日,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地震预警与多灾预警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珂做了解读。

“预警”不是“预测”。很多国产手机都内置了这个功能。

“地震预警常与地震预报混淆,但一字之差,差之千里。”王珂说,地震预测是在未来地震发生之前,通过研究和分析,预测未来地震的震级、时间和地点。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目标区域之前,提前几秒或几十秒发出警报。

手机如何实现地震预警功能?王伟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前期在震区密集安装了地震预警监测仪。震中发生地震时,监测人员利用电磁波快于地震波的原理,实时采集和分析各地地震预警监测站的数据,快速评估地震参数。如果发现是大地震,会对震中周围的人发出预警。“对于没有受到影响的用户,系统可以通过手机发送弹窗,提前几秒到几十秒报警。他说。

“泸定6.8级地震时,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局共同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发布了地震预警。”王伟介绍,目前国内很多手机已经接入了地震预警功能。手机操作系统接入地震预警,让手机用户无需安装地震预警App即可享受地震预警功能,解决了人们难以下载灾害预警App的问题。“手机操作系统级访问还可以使地震预警信息按照最高优先级传递,最大限度减少通信延迟。”王伟说。

盲区更小,响应更快,未来手机或地震监测基站

王伟说,自2010年以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部、地震部联合建立了覆盖24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地震预警网络,已成功预警破坏性地震73次,包括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7级地震。

目前系统采用第二代大陆地震预警网,响应时间更短,可靠性更高,覆盖范围更广,台站更密集,服务区域更广,四川震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9%。

“第二代地震预警技术对前端预警站、中端传输响应通道和基于分布式处理的终端处理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云计算运营中心进一步优化算法,利用5G通信技术提升系统响应速度。”王伟说,第二代预警网将预警盲区半径缩小了15%,预计局部地区盲区半径更小,虚警率和误触发率也同步下降。

为进一步减少预警盲区,提高预警效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目前正在联合国内手机企业试行手机地震监测预警功能,以构建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络。王伟告诉记者,其原理类似于传统的地震预警网,但实现了用手机内置传感器替代传统预警监测器的目的。

“智能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知震动。手机一旦监测到地震信息,就会向预警中心服务器发送信息。预警中心服务器会结合众多手机信息来判定是否发生了地震,并在判定后以秒为单位测量地震预警震级、震中位置、地震发生时间,向震中周边受灾群众发出预警信息。”王伟说,未来有望“有人的地方就有地震预警能力”。

王伟表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正在布局多灾预警的“天空-空-地面-地下”一体化监测预警技术,将致力于提供立体的灾害监测信息,服务于自然灾害的安全和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的决策。(记者邹云石、陈科)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088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