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文学(欧类幼儿)

虽然女生的感情永远是诗,但不是每个女生都把自己的青春写进诗里。余幼幼做到了。14岁时,余幼幼写了一首诗《那条缝》,让诗评家看到了她非凡的感觉和诗歌天赋:“门上有

虽然女生的感情永远是诗,但不是每个女生都把自己的青春写进诗里。余幼幼做到了。

14岁时,余幼幼写了一首诗《那条缝》,让诗评家看到了她非凡的感觉和诗歌天赋:“门上有一条缝/我经常透过它看/向外窥视/一个改变了形状的缩影/一个尖尖的、长长的/嵌在我的视线里/无数的灯光穿过/进入我的房间”。从14岁到21岁,她写了许多诗。在床上,她写道“我在我的身体里/游荡/各种各样的床/有时/木头躺在上面/草躺在上面/玻璃躺在上面/我喜欢我平躺的样子/这样/作为一个女人的结构/应该符合/一些故事线/有时弯/有时直/有时断”。在《女人是自以为是的麻雀》中,她又写道,“她们把身体送到受惊的树枝上/平静地暴露自己过冬/如果能把心扔掉,最好/用石头把它们混在一起,这样就不会被认出来/母亲是女人的一种类型/她们在血肉面前把骄傲缩进翅膀里”。

余幼幼诗歌中早熟、敏感、犀利的语言迅速引起了诗坛和出版界的关注。2012年,四川文艺出版社以七年的名义出版了她的150首诗集。长期以来,余幼幼被称为“中国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幼幼文学(欧类幼儿)插图“重口味”美学

读余幼幼的诗,不难感受到她的大胆和率真。从她诗中的名字来看,如性早熟、初潮、红色、b超室等。,我们可以感受到她诗歌中所表达的女性身体成长的敏感意识。年轻的余幼幼,以“年少”为名,写的诗不是小清新,而是“重口味”,它们之间的对比反而形成一种奇特的美。更有甚者,很容易写出俗气的关于身体的诗。把握一种感觉,写出一种诗意的纯粹感和超越感,并不容易。如何写这些诗,余幼幼的回答也很直白。她没有经验。"就是凭直觉和本能去写那些句子."

不难发现,真正接触过余幼幼的人,性格和举止都非常传统,甚至保守。“一开始,我的诗受到很多人的批评。这些作品与我自己并不完全统一。我希望用我的作品来弥补我在生活中的保守状态,做我为自己做的事,但都是真心的。我希望在诗歌中作为另一个个体生活,从自我中分裂和剥离。”

“其实我的这套东西不是固定的,一直在变。它随着我的年龄和经历而变化。我觉得我后来写的诗比以前好,但是提到的那些好像是那些早期女性意识萌发的作品。这说明大众审美倾向仍然是带有动物本能的性意识,或者说女性仍然是物化和消费的对象。对我来说另一个可悲的事实是,人们并不关心我现在写了什么。”

“诗歌是输出精神世界的载体”

余幼幼开始写诗,可以追溯到13年前,那时她还是一名初中生。与诗歌的联系是她自己回忆的,“除了读书,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互联网。那几年bbs论坛特别流行,文学论坛也很多。这是一个你可以自由发表作品的地方,没有任何门槛或限制。在这种刺激下,你慢慢接触了诗歌,然后开始写诗。”有写的冲动就有供给的冲动。一边写一边读,她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2006年,她申请开设自己的新浪博客。它“成了我灵感的秘密基地,我不停地写,不停地贴,”直到被一家诗歌刊物的编辑发现。

现在,余幼幼不再在新浪博客上发表诗歌,而是继续在自己的微信官方账号上写作。还配了自己的画。油画和素描都各有特色。画面诡异大胆,很配她的诗。对于诗歌,她有开放的看法。她不写诗,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在她看来,诗歌其实是一种输出精神世界的载体。既然是载体,就像你从A地到B地,你可以走路,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目的是你从a到达B,“只要我具有与生俱来的诗性,其实我无论做什么都有诗的参与,前提是我伪装成某种姿态或装束。比如绘画,是我把这首诗变成了意象而不是文字。道理是一样的。”

身处媒体发达的社会,很容易被社会信息化大潮所裹挟。找到自己吸收营养的渠道很重要。作为一名诗人,余幼幼坦言自己精神营养的来源主要是“看书、看电影、四处走走、和一些‘神’玩玩。”。但是她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年龄越大,越宽容,越挑剔。包容,是因为放下了很多东西,人变得从容淡定;挑剔正变得对审美、生活质量、交友都苛刻。”现在她发现读一本书或看一部让她感动的电影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她会醒来:“我麻木了吗?”但是当一些感动你的东西出现时,她就释然了。“不是我麻木,而是之前的那些东西真的不够好。”交朋友也是一样。她的朋友都很固定。“这么多年,他们基本上是同一批人。虽然大部分都不从事写作,但是大部分都很有趣。你可以听到许多传说,并从中学习到许多东西。”

“写作是自我的创造”

一个有抱负的诗人需要花很多精力在与语言的斗争上。如何在现实中安身立命,显然是任何诗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余幼幼曾在高校做过行政人员,但工作一年后,她感觉很不好。“写作数量和创造力明显下降,这是一个非常诚实的自我评价。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被各种琐事困扰,被无数现实包围。职场中学会的隐忍,是对天性的压制,是对创造力的消化。这种体验非常深刻。”她辞职了,创业了,转了一圈,发现动荡的生活不适合她。她回到成都,选择了在出版社工作。现在买了房,有了稳定的爱人。但是稳定的生活和诗歌的创造力会带来磨损吗?毕竟写诗一般都要求有点极端,有点飞,有点飘。与稳定的现实生活有一种张力和矛盾。当诗人和过好尘世生活哪个更重要?

在这些问题上,余幼幼显然是有过深思熟虑的。“稳定的生活确实有其两面性。生活有了保障之后,就可以更专心的写作了。但是,从生活的起起落落中获取创作的素材,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素材,肯定要困难得多。因为每天面对的重复,无聊,乏味,很难有什么东西刺激你的神经。但有些人擅长写重复,枯燥乏味,让人佩服。作家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平凡’变成‘神奇’。我想试试第二种,更难的写法。而且,就我而言,写作不仅仅是文本的创造,更是自我的创造,创造一个生活中不存在的自我。这是我特别享受的。”

自从她14岁开始写诗,余幼幼并没有夸大她与写作的关系。有时候她甚至感觉不到写作在她心里的确切位置。“有时候我觉得它比什么都大,是我的全部生活。有时候觉得这也没什么,没有它也能过得很好。”但她心里还是很感激写的。事实上,没有写作,就没有现在的我,也就无从谈起未知的我。我更愿意把写作看作是一种平行的关系,而不是包容的关系。我能胜任写作。它不只属于我,我也不只属于它。但是我可以看着对方,看到的时候总有一种安全感。"

对话:

“希望我是个有才华的人,不会浪费我的爱情。”

当代书评:有很大的困惑吗?什么事情通常会困扰你?

余幼幼:最大的困惑是:人类何时灭亡?困扰我的是:我为什么要赚钱?

当代书评:你怎么看90后诗人?你对年龄敏感吗?你害怕变老吗?

余幼幼:几十年后,这种划分是懒惰和狡猾的。人们根据年龄被打成一堆。众所周知,人与人不同,充满个性和人格特质。其实作品也是一样的。这种划分不能体现文学的丰富性。我对年龄不是很敏感。总觉得自己还没长大,没有做大事的欲望,但是又怕老,因为我是女的。

当代书评:在你的审美中,你欣赏或向往达到什么样的诗意品质境界?你会如何描述那种状态?

余幼幼:状态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诗歌本身已经达到了语言的最高形式。感人的诗歌是相当感人的折磨,能让人兴奋,紧张,狂喜,难受。整个过程就像王朔的一部小说的标题《上瘾后死亡》。

当代书评:通常什么情况会触发你写诗?

余幼幼:这就像问灵感什么时候会来,但我不知道。是偶然概率事件!

当代书评:你相信诗歌需要相当的天才吗?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如何?

余幼幼:当你读一种作品时,你希望有一天能和它一样好。还有一种作品,读着读着就觉得不用写了。这就是天才~尤其是艺术需要天赋。天赋是天意,也就是完美的胚胎,但还是需要技术去雕琢。没有诗的技巧,就没有诗的技巧。技术是基本功,任何基本功都需要刻苦练习。但是,如果你只有技术没有天赋,那就和工匠没什么区别了。我认为你可以两者兼得。当然,天赋太难得了。希望自己是个有才华的人,不枉我的爱情。

字符文件

姓名:余幼幼

1990年出生于四川

2004年开始写诗,现已出版诗集《七年》《我是诱饵》。曾获《诗选》杂志年度先锋诗人奖,2012年明星诗歌奖年度大学生诗人。作品曾在《诗刊》、《明星》、《今日》、《天南》等刊物发表。

华西报-封面新闻记者贾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949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