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格式(妃子晋升圣旨格式)

有句话叫:“无此福不生于庭。”坐在龙宝座上的皇帝,对宫中争权夺利的可怕,一定体会最深。他一方面要使自己安全,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别人篡位。皇帝的第一道诏书“邓吉恩诏

有句话叫:“无此福不生于庭。”坐在龙宝座上的皇帝,对宫中争权夺利的可怕,一定体会最深。他一方面要使自己安全,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别人篡位。皇帝的第一道诏书“邓吉恩诏”和最后一道诏书“大行遗嘱”是巩固皇权的重要文件。通过发布圣旨的总动员仪式,向世人宣告皇帝对政权的期望和看法。现在可以读来近距离了解当时皇帝是如何思考眼前的各种问题的。

圣旨格式(妃子晋升圣旨格式)插图

在清朝,当国家发生重要事件或重大庆典时,如皇帝登基、婚礼、亲政、宾客日、重大灾变等,皇帝都要颁布“圣旨”,向天下公布与国家制度发展有关的政令,这是一种规范性、制度性的宣传行为。清代圣旨的书写格式以“奉天马车,皇帝圣旨”开始,以“宣中外/天下,让咸民知晓”结束。这两句话在历史剧里还是挺耳熟的,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圣旨格式(妃子晋升圣旨格式)插图(1)

圣旨格式(妃子晋升圣旨格式)插图(2)

其实清朝的诏书尺寸都很大,需要两个成年人各持一端才能完全展开,不像电视剧里只是一个小卷轴。圣旨原件要在标题和缝上加盖“皇帝的宝贝”印章,也叫“宝贝圣旨”。以颁布异地翻印的复本,称之为无“帝宝”印章的“抄黄”。判断一个人手中的圣旨是真迹还是复制品,要看年号和接缝处是否有“帝宝”的印章。

圣旨格式(妃子晋升圣旨格式)插图(3)

满族作为多民族统治的征服王朝,也要链接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所以清朝的公文一般都是汉满文并用,中文从右边往中间写,满文从左边往中间写。圣旨也采用了这种满汉结合的书写形式。

圣旨格式(妃子晋升圣旨格式)插图(4)

虽然可以通过对比右边的中文来把握左边满文的意思,但是历史研究者学习满文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清朝的公文并不是都是满文和中文的结合体。比如在朝臣给皇帝的密奏中,可能只用满文或汉文书写,而在西北,军情紧急时,只用满文报告军情。

圣旨在北京市中心隆重颁布。除了盖有皇帝珍贵印章的圣旨原件之外,礼部还会制作一些副本。官方会带着一封宝信和一些黄信的复印件,在指定的地方宣读,然后把宝信带回中央。

圣旨格式(妃子晋升圣旨格式)插图(5)

大清帝国之玺大清帝国的印章

各地收到宝函或黄函副本后,应按日签发,并报部审核。如有必要,将复印一些黄函,发往辖区各地。根据距离的不同,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明确规定了圣旨官员往返各地的时限,如从京城到河南、山西的往返时限为30天。

圣旨送到地方,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圣旨的内容要由官员大声念出来,让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听到皇帝的指示。

虽然现在还不清楚赵璇官员的选拔条件是需要高颜值还是需要特殊训练,但应该是说话清楚声音大的人。因为那时没有麦克风,赵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于清朝疆域辽阔,光绪年间虽然有电报,但在此之前,只能通过实体文书传递,从首都到桂林来回需要105天,所以难免会出现政不同步的情况。比如一个地方政府接到圣旨,就要播放表示什么时候接到圣旨,开始哀悼。不同地方的丧葬礼仪制度会有所不同。

现在政府官员在全国各地旅行都要带护照或者相关证件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在清朝则是用“勘测”的公文在全国各地发诏书,证明自己是政府官员。因为恐怕各个驿站都不知道智信的官长什么样,需要以调查为准。但是,直官员是不可能带这么多袋子往返各地的。因此,各驿站应提供口粮、侍从和马匹,以应付调查中记录的数量,以帮助直官员顺利完成送信任务。

圣旨格式(妃子晋升圣旨格式)插图(6)

兵部火票。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七日。纵50.2公分,横44.2公分。军用消防票。四十三年,十月十七日。长50.2厘米,宽44.2厘米。

道光十五年(1835年)废除钦差,诏令通过各驿站发送。然而,仍然需要一份官方文件来传达诏令。这时,用来传递一般公文的“兵部火票”被取而代之。兵部的火票右上方有一个汉字写着“马上飞”,右下方也有一个满文写着“马上飞”。看到这四个字,你就知道你要跳上马,把公文送到目的地了。

一般清朝的圣旨是一天三百里。最紧急的情况下,会明确写明“日行600里”,一天500多米,相当于一天骑行颠簸300公里左右。体力消耗和屁股疼痛是无法想象的。

马失蹄,人失蹄,历史上也有过文书丢包的情况。四十二年(1777),掌管吏部的大学士舒赫德给皇帝写了这份报告。兵部里“一日六百里加紧”的公文,发了,丢了!到了驿站,只看到兵部的火票,背包里没看到公文。Shuhurd认为这种事情会受到惩罚,他被解除了临时县长的职务。如果健忘的人回到清朝,就不要去邮局找工作了,不然吃不饱会有麻烦的。

在皇帝发布的诏书中,最重要的有两条:皇帝的首诏和末诏,皇帝的首诏和末诏。

皇帝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命令,关系到皇位继承是否正统,关系到国家如何绵延。在邓吉恩昭,新任命的皇帝将带来一个新的面貌,通过给予宽恕的罪过,但仍然有一个令人发指的统治者。犯下谋反、叛逆、不孝等滔天大罪的罪犯,依然会受到惩罚。慈悲适用于一体,圣旨会列出符合赏赐的情况,符合的人会得到礼物。清朝皇帝继承父业,孝子要善继父志。所以,被委以重任的新王一开始很少做什么独特的事,也不会做什么太突兀的事。

圣旨格式(妃子晋升圣旨格式)插图(7)

清圣祖康熙遗诏,17221722年清朝康熙皇帝的遗嘱

虽然清太祖努尔哈赤或者清太宗皇太极在田斌之后都没有立遗诏宣天下,但是因为当时满清皇室没有这个习俗,所以清太祖顺治皇帝挪用了皇帝遗诏的理论预设,自己做了一个义王。明朝崇祯皇帝自杀后没有留下任何遗诏,也就是说他没有说要把皇位传给谁。清军抓住机会,为明政权的丧失主张法理依据。于是判定南方的文武官员都是伪新朝,而埋葬崇祯的顺治皇帝和清军,采用了“邓吉恩真”诏书,通过诏书告诉天下:“我清军入关,奉新命,我是新王!过去只要明朝人归顺我,我都可以收他们为臣民。”

顺治皇帝在临终前与朝臣王茜讨论了遗诏的内容,发布的这份遗诏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份,痛苦地将弊政列为自我赎罪的表象。顺治皇帝死的时候才24岁,作为一个感情丰富的双鱼,想了很多。他自然会反思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不足,希望自己的继任者能在建国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希望国家能在焦虑中成长壮大。

圣旨格式(妃子晋升圣旨格式)插图(8)

与顺治皇帝的有罪诏书相比,清王朝的圣祖康熙皇帝的最后诏书强调了他一生的奉献,强烈捍卫了传统的帝制和清朝的正统。在康熙的遗诏中,多次提到“诸葛亮”这个人物,因为作为皇帝,没有休息的情况,肩上的担子很重。一般臣子到了60岁就会做官(退休),但是皇帝是不能退休的,所以康熙希望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能把命烧到最后一刻的仁政来辅佐他。听起来有点像投诉?这是皇帝的高级担心。

虽然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康熙帝已经口头召集了所有的王公大臣准备他们的遗诏,但是并没有提到继位的人选。所以他在临终的时候,仓促地说要把皇位传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也就是清朝的世宗雍正帝),并且写在康熙的遗诏里,让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一人生历史事件就像一场争夺皇位的戏,是当今历史剧最喜欢的题材。比如电视剧《如履薄冰》,就点缀了四爷胤禛的继承权之争。当时无论是宫中还是民间,都有很多人对这个决议不满。所以雍正帝即位时,上书表明“我是阿玛皇帝最宠爱的继承人”。

雍正帝给邓吉恩的信是用白话表达的,大意是警告:“康熙虽曾立过皇太子(二哥),但废了,废了,又立了,他已经神志不清,不称职了,所以康熙把承袭大将军制度的重任托付给了我。各位弟子,请不要觊觎皇位!”有人认为雍正帝改了康熙的遗诏,夺取了皇位。除非现代人能回到过去,否则他们永远不会知道真相。但是历史学家从其他史料中可以看到,雍正帝在做太子的时候,布局非常用心,野心也很大,最后能够从那么多太子中脱颖而出。

在清朝,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以前任皇帝的名义发布遗诏。1795年,84岁高龄的乾隆皇帝立第15任犰狳皇帝为皇太子,准备隔年官退。隐含的意思是,嘉庆皇帝(也就是犰狳)是台面上的小王,乾隆皇帝成了幕后老板。但是他怎么能让大家知道他的意图呢?其实,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皇帝在郑丹颁布的圣旨中写得很清楚:“凡军务重要,行政人事大,吾不累而勤,不敢逃。”翻译成白话就是“军务重要,用人为政”。我没那么懒,也没必要给别人帮忙。士兵的使用和大臣的任命都交给我来决定责任,别人不能插手。“虽然当时嘉庆皇帝已经30多岁了,但大权在握的宝剑还在乾隆皇帝手里。直到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以“太上皇”的名义崩了,只有皇帝才能颁布诏书。所以在名义上,朝廷颁发的是“太皇御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627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