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刘旦宅画马)

内容整理完毕。中国文化中有诗画同源的传统。诗人为画写诗,甚至直接写在画轴上,画家会根据诗人的诗句在诗中描绘画意。在两者的互动创作中,诗人和画家都在相当程度上进行

内容整理完毕。

中国文化中有诗画同源的传统。诗人为画写诗,甚至直接写在画轴上,画家会根据诗人的诗句在诗中描绘画意。在两者的互动创作中,诗人和画家都在相当程度上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绘画和诗句进行新的诠释。美国汉学家艾·朗诺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诗歌研究。7月6日,在北京语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办的“方法与视角:语言学与文学系列讲座”上,艾作了题为“杜甫题画诗所绘清初几首诗”的讲座,阐释了杜甫题画诗与杜甫后期诗歌的互动关系。讲座在网上进行。

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刘旦宅画马)插图罗纳德·伊根·诺,生于1948年,现任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汉学家,前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主任,美国东方学会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史、美学和宋代文化。著有《欧阳修文学作品选》、《苏轼的话、像、事》、《钱钟书作品选译》、《关传编:钱钟书的文学与思想》、《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美学思想与追求》等。图为2017年艾在北京大学文学艺术学院讲学。

杜甫的“题外”题画诗

杜甫的题画诗很多。据许在《中国艺术的精神》一书中统计,《杜工部集》中有18首题画诗,有一幅画被赞。分别有五景、两松、四马、一赞、三鹰、一鹳、一鹤、一佛。艾朗诺认为,杜甫的题画诗往往可以与现实中的真实事物相联系,相比较。然而,画像与实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固定的说法,两者的关系在不同的诗歌中是不断变化的。

在杜甫的题画诗中,他经常用画来表达他对现实的看法,但对画本身的内容不够重视。

如《薛少保画泉县宅墙后鹤》:“高堂未倒,客常慰。裸露在墙外,风雨频繁。红云有真骨,喝池水可耻。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谁能驯服你?”县政府的建筑完好无损,但墙上的鹤因为风吹雨打而残缺不全。画中的鹤不能像真鹤一样翱翔天际,不受限制。艾朗诺认为,这是杜甫题画诗中“画像不如实物”的观点。但也有诗人表现出“画像超越实物”的诗句。

如《壁画上马歌》云:“一蚱蜢嘶马坐观千里如霜蹄。世道险恶的时候真的是这样吗?和别人同生共死!”这是诗人的画家朋友魏延在成都草堂为诗人画的双马。魏延当时是一流的马画家。诗人在对朋友画的马表示赞叹的同时,也不禁感到悲哀:时势险恶,天下大乱,哪里能画出这么好的马?这首诗写于唐肃宗甘源元年(公元758年)。安史之乱并未消失,诗人忧国伤国的情怀又重新浮现。面对不同的画,诗人对画中的主题和对象的不同看法是变化的,因为诗人自己的感受在其间投射。比如姜的《宋》画角鹰,画像中的鹰虽然“杀出一片密林,到达一处幽僻之处”,却不能真正起飞,困在画中。最后诗人感叹“梁健的燕子不惧,也不战/[/k我们不得不用古书中的英雄,而不用现实中的人才。

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刘旦宅画马)插图(1)唐汉干的牧马人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杜甫《题画诗》中的画不是今天流传下来的,不能证明诗人对原画的描绘有几分真实。但至于杜甫对绘画艺术的鉴赏,据当时人的记载,并不十分高明。张彦远是生活在中晚唐时期的著名绘画理论家,著有中国第一部一般绘画著作《历代名画》。杜甫著名的“丹青引曹巴将军”说:“你的追随者韩干,也同样熟练地表现了马的各种姿态。惟画肉而不画骨,以至于精绝气绝”,诗人认为韩干的画马肥,其水平远非乃诗草坝。张彦远并不认同杜甫的判断。他在《历代名画》卷九中说:“杜甫认识画家吗?韩妈胖的时候有画肉的天赋...当他擅长艺术时,韩军出生了,所以他被命令去了解他的好运...所以他在古今是独一无二的。”

被冠上“古今无双”四个字,说明当时韩干的马画水平是很高的,也说明杜甫的绘画鉴赏能力确实有些差强人意。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中国诗歌的一个传统,那就是“诗言志”。杜甫在题画诗中改变物象关系的标准,都是因为他通过绘画表达了对时局的悲哀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如《曹将军府上画马图》,作者面对画中的马,想到唐太宗和骑过的名马,“今画中见两匹马,识者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是战马。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可能面对一万年,它们使白色的丝绸伸展到广阔的沙漠中去”。我还回忆起开元天宝年间,玄宗在新丰宫吉祥时的热闹情景,当时国家正繁荣昌盛:“我记得先帝向他的夏宫走来的时候,东边的天空中吹着翠花。三万匹马,腾跃、飞奔、时髦,每一匹都像这幅画中的马”。

现在玄宗死了,国家大事,还有什么呢?“金粟堆前不见松柏,一只鸟在风中悲叹皇帝的马已不在”。明明我只欣赏马的画面,诗人却借它来玩。从玄宗朝讨论到现在,与原画偏离千里,可谓“悲者有他臂”。清代王渔洋《蚕尾集》:“六朝以来,题画诗甚少。唐朝和李太白那一代一样繁荣,但却不擅长工作。杜子美本来就是作为画松、画马、画鹰、寻奇、补自然的杰作而创作的。”在这里,王渔洋对诗人题画诗的评价是非常含蓄的。所谓“制笔”,表面上是诗人文笔极佳,充满奇思妙想,但实际上是指诗人的题画诗并没有过多描写画中的内容,都是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王世民:将杜甫诗歌中的不确定图景具体化

宋代以后,士大夫不断提高杜甫的地位,出现了许多对杜甫诗歌进行注释的书籍,所谓“百家注释杜甫”。与此同时,文人画也在此时兴起。当时也有人根据杜甫的诗开始绘画创作,如宋代宗室儒士赵逵的《杜甫诗画》(现藏上海博物馆),流传至今。这种创作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当时著名的文人画家都创作了杜甫的诗意画卷。明代的如董其昌、宋、程家穗、陆野、唐寅、陈洪绶等。清代有王世民、王毅、石涛、张文涛、杜鹤年。艾拉诺论述明清王世民、清初石涛创作的杜甫《诗谱》。

王世民

(1592—1680)

选取杜甫诗中的一句七句对联进行创作。艾·朗诺认为这些都是杜甫诗歌中颇具难度的场景。因为中国诗歌呈现的境界比较暧昧,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画面想象,七言律诗的“223”结构自然比五言律诗的“221”结构有更多的想象画面。在艾看来,王世民试图修复诗中的不确定性,选择了七句,这是画家故意的挑战。虽然画家只关注了一副对联而忽略了整首诗,但画家对一副对联的刻画还是相当谨慎的,画面准确地呈现了这首诗。

比如《落石出,听枫叶声,橹回卷菊开》一书中,画家还原了落石出水的情景。一片红枫之后,他还画了一个回头的船夫,为客人指点岸上盛开的菊花。艾·朗诺认为船夫的这种姿势相当不自然,但画家为了最大限度地构造诗中的场景,还是把这种姿势强加给了渔夫。再如根据《秋八首·下篇》中“请看石上藤,洲前苇已映”所画的诗意图画。画家将自己的想象完全融入其中,完成空白。在展现了山石、藤蔓、沙洲、芦花、明月之后,又增加了两个人划船的场景。艾朗诺认为,诗人在《秋八首》中并没有揭示乘船的场景。这里要考虑到艺术家“请看”的感受。

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刘旦宅画马)插图(2)王庆世民《杜甫诗集》,《秋山枫菊》第十版。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刘旦宅画马)插图(3)王庆世民,杜甫诗歌集,第九版,“沧腾月地花”。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石涛:改造杜甫原诗的情感

石涛晚于王世民

(1642—1707)

他还创作了杜甫的《诗意图集》,但其画面中的诗意呈现却大相径庭。与王世民不同,石涛选择杜甫诗中的五言句进行解读,但这并不意味着石涛对画面的想象不如王世民。他用减法。

比如石涛在《屏迹三首》中以“竹光围野色,蛇影流河”为基础的诗画。画家只是画了诗人在山中的小屋和他附近的河。至于竹灯如何“围”住野色,影子如何“溢”在河中,作者没有加墨。因为瞬息万变的光影让人捉摸不透,不如留给观者去想象填充。

王力可·施敏、石涛只着眼于一首诗的创作,而忽略了整体内容。他甚至是在创作,使得画面中呈现的场景与原诗中的情感完全相反。如《建水空山路,柴门老树村》一书中,画面中诗人倚棒在村外老树下、山涧旁吟唱,呈现出一派闲适的景象。然而,诗人的本意并非如此。再来看《记小儿子》全诗:“季子尚隔春,鹦哥暖旺。不要惊讶,谁聪明?柴门老树村建水空山路。忆运河,只觉背倚清轩。”这首诗写了两年。

(公元757年)

安史之乱时,诗人被困长安城,思念在兖州的儿子季子。

(杜甫长子文综之言)

空山涧流水,老树柴门这首诗,是作者想象中的儿子在家乡的情景,但石涛在这里改变了诗的本义,把它呈现为诗人行走的情景。

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刘旦宅画马)插图(4)石涛《杜甫图册》诗中的“建水空山路,老树村,柴门”。日本私人收藏。

此外,《东屯易贝》中还有“走在风里吹着面,看着松露滴下来”的诗意表达。且看全诗:“贼困浮生,求异俗穷。空村子里只有鸟,夕阳却没有遇见所有人。一步一步,风吹面,见松露滴。回远山白首,战地黄尘。”这是一首作者觉得贼扰民,政府剥削的诗。秋在杜诗的详注中评论此联:“谷风松露,说秋景凄凉。”然而在石涛的画中,这种意境也是转化的。诗人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看着汹涌澎湃的河水,滚滚而去,一副平静安逸的样子。艾朗诺认为这是画家有意的“曲解”——“他比王世民在创新上迈出了大得多的一步”。他不仅摆脱了文中场景的束缚,就连诗人的情绪也被他逆转了。

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刘旦宅画马)插图(5)石涛《杜甫诗图册》说:“你看松露滴在脸上。日本私人收藏。

艺术家们对杜甫诗歌“断章取义”的解读,最初让艾感到困惑:为什么画家们脱离了诗歌,只关注整首诗?王世民也能注意到景物的细节,石涛甚至在诗中改变作者的情感。这种解读是否是对以往文本的不负责任和不尊重?然而,当他回头看杜甫的题画诗时,惊喜地发现杜甫也根据自己的需要偏离了题画诗的内容。“在中国文化中,诗与画的互动往往是这样的。对前人作品的解读总是需要添加新的意义。如果不是,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观点。石涛不尊重杜甫吗?我感觉石涛很尊重他,尊重杜甫是他的理想人物,一个能认同他的人。"

收拾王塞北。

编辑张进

校对李香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538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